吴蕙名/亲子互动专家、家庭教育讲师

华人父母和西方父母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教育上的理念不一样,孩子成年后的表现也大不同。

华人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标驱使下,期待孩子在学校能得到好成绩、未来拥有好工作,因此,早早为孩子规画了成长蓝图。因认为自己很清楚,什么样的安排对孩子未来最好,所以,主动替孩子做很多决定,并希望孩子能照单全收。

以前,这方式还行得通,但在网路发达的现代,孩子因方便获得各种资讯,不但变得早熟,个人意志也提早萌生。导致怀抱高度期待的父母,在努力维持孩子走在自己盘算的成长路时,常常会引发亲子间的争吵,尤其,孩子越大,拉扯力道越明显。

心急的父母,在抱持著「为孩子好」的心态,很容易变出各种威胁利诱的方法,来迫使他「回归正道」。虽然小孩很多时候斗不过父母,但被操控的不舒服感受,却从未消失且日益增温,累积到顶点时,必然会爆发,做出让父母惊吓的行为。许多小时乖巧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反常态成了随时都会变身为凶神恶煞的不定时炸弹,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正在「加倍奉还」过去所受的委屈。

怎么办?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父母的带领,但引导力量该如何拿捏,才能兼顾家长的期待和孩子的意愿?

我们可以学学西方父母的作法。他们会尽可能尊重孩子的个别性与自主权,除了给予小孩较大的发挥空间外,同时,也允许他有失败的经验。

在这作法中,华人父母比较难做到是,看著孩子失败,因为舍不得他受苦。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再怎么样保护孩子,都避免不了他未来必会遭逢失意摔倒的一天。「失败」,也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养分。

【过来人老实说】

我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盼望。当时,我看到儿子不善交友,于是,自以为是地帮他安排多次与同学出游的机会。没料到,这些精心的计划,却成了我们母子争吵的导火线。

现在回顾起来,我竟然丝毫没有想过,要在安排活动前,事先和孩子讨论或征求他的意见。说不定,他和这位同学在校的关系就不好,是我一厢情愿要把他和不喜欢的同学硬凑在一起,难怪他会这么抗拒。或者,孩子对于我计划的活动内容,完全不感兴趣,又被我强拉出去,才让固著的他,用消极抗议的方式来回应。我从小最讨厌被强迫,没想到,自己竟对唯一的孩子,做出我最厌恶的事,好汗颜...

如果,当时我懂得要「忍住」想帮他的冲动,允许他跌倒,并耐心等待他的主动求救。这样,不只可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而我的协助也才能生效。

因为你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能预知小孩可能遭遇的危险。在你提出分析建议后,若被孩子拒绝时,只要他跌跤的后果不是太严重,就放手让他摔吧!

当他失败了,自然会反省并打从心底相信你的建言是正确的。如此一来,孩子不但会更愿意考虑你的想法,日后,还会主动向你讨教!

【必胜小秘诀】

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让他承受选择后的自然后果。刚开始这样做时,你可能会很不忍心,但是,坚持下去,相信你会换来一个独立、有自信的阳光孩子。加油!


情绪曲线可协助家长掌握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动向,以成功避开亲子冲突。该理论由美国知名学校安全及暴力预防专家杰夫.科尔文(Geoff Colvin)博士所提出。更多相关讯息请参阅《暴走小孩,淡定父母: 与特殊孩子的情绪共舞》143页

新闻照来源:Pixabay

《更多汇流新闻网报导》

【吴蕙名专栏】不想骂小孩 但还是忍不住骂了…实战对策:骂孩子前一秒 强迫自己深吸一口气

【吴蕙名专栏】给18-30岁的你~带著已「有」的资源和本领,往成功走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