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資源在國家文物資源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繼承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保護好、利用好革命文物是新時代文物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據統計,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近3.5萬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0萬餘件/套;全國革命博物館紀念館800餘家。如何保護利用好這些革命文物,考驗着地方管理者的智慧。

  2016年,筆者曾跟隨國家文物局調研採訪當年紅軍長征走過的一些地方。從江西到雲南,再到貴州,一路走來,筆者看到各地在革命舊址保護利用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創新。

  作爲長征的起點,江西省有衆多與長征相關的文物和舊址。於都的贛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暨長征前夕毛澤東同志舊居,維修後已經免費開放,成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館藏採用了文字、圖片、實物等展示手法進行了復原陳列,生動展現了長征前夕贛南省蘇維埃政府及毛澤東同志在此爲戰略轉移做準備的活動情況。

  瑞金是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革命文物非常豐富,絕大部分革命舊居舊址得到修繕後進行了綜合利用,既成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給百姓提供了文化休閒場所。比如,在瑞金四中一角的賀龍入黨處舊址,目前已經成爲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教學基地。記者調研時,同學們正在舊址裏上歷史課,情景交融,更是激發了同學們對那段歷史的興趣,加深了對革命精神的理解。

  又如,中國工農紅軍學校舊址坐落在瑞金市象湖鎮楊氏宗祠裏,2016年,瑞金書畫院進駐該舊址,成爲當地藝術家的創作基地,也是瑞金的文化產業基地。瑞金當地部分書畫家租用了舊居中的一間房子作爲創作工作室。一位書畫家告訴筆者,選擇這裏作爲工作室,主要因爲這裏是紅軍長征時的舊居,能使自己在創作上更有激情和動力。

  可見,在長征文物舊居舊址的開放利用上,江西做了許多嘗試和創新。應當強調的是,在保護的前提下,讓革命文物活起來,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除了復原陳列這種模式,還可以將舊居轉化爲公共服務場所,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革命文物凝結着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最重要的是做好舊址和文物本身的保護,在保護好的基礎上,可以考慮開展合理的創新利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成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爲@)。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