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主流加油機家族中,轟油-6的性能其實是相對不足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受限於其平臺。

1963年飛躍美航母的蘇聯圖-16轟炸機,該機就是轟-6的原型機

資料顯示,轟油-6是在1990年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開始在轟-6基礎上進行改裝,1991年12月31日完成與與殲-8型戰鬥機的首次空中對接,其早先版本還保留有PV-23火控系統,因此還可進行導彈發射,不過之後將火控系統移除。

為殲-10A戰鬥機進行授油的轟油-6

對於我空軍裝備的轟油-6,從其最明顯的外部特徵--封閉式機頭,就能看出其使用的是較新型的轟-6平臺。不過,受限於轟-6這款來自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舊設計,且其本身作為轟炸機的屬性,在和目前以運輸機或客機為主流的加油機對比中,轟油-6的短板還是較為明顯的。以下就以美KC-135為參考進行對比。

KC-135加油機

KC-135是以波音367-80平臺改裝的加油機(該平臺的商用發展型為波音707客機),以KC-135R型為例,單機通常由3名機組成員負責運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46噸,最大燃油負載約90噸(包含自身飛行燃油),且幾乎所有燃油都可通過吊杆對受油機進行輸送,授油方式也同時兼具硬管式和軟管式。此外,KC-135加油系統上方的貨艙甲板還可承載乘客和貨物,根據攜帶燃油配屬不同,KC-135最多可運輸38噸貨物。

轟油-6

作為對比,轟油-6的大致性能為,最大起飛重量約76噸,載油約19噸,授油方式則全部為軟管式。另外,轟油-6由於狹長的機體,在沒有尾艙門的情況下,運輸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在作為加油機使用後,由於火控系統移除,也不再具備導彈搭載能力,使用也就變得相對單一。


中國空軍未來需要多少架加油機?

加油機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可以說是軍迷心中的一個仍然在流血的傷口。迄今為止,我國的主力加油機還是來自上個世紀70年代的轟油6。轟油6的載油還不到20噸,是世界上載油量最少的加油機。屬於空軍海軍各一個空中加油機團/旅的編製下的轟油6也區區二十來架,全國上千架三代機根本就不夠用。

而近幾年,我國在引進蘇35等等的同時一併購買了伊爾78,這是一款基於伊爾76的大型加油機,在作戰半徑1000千米的時候,供給空中加油的儲油量可以達到40噸以上。而殲10系列戰鬥機的內油僅僅3600千克左右,一架伊爾78可以供10架次以上殲10加油。奈何,伊爾78隻有2架,還有1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貨。與俄羅斯簽訂的購買34架伊爾76MD和4架伊爾78的合同也被凍結,所以伊爾78加油機在我軍中的裝備量很有可能就這3架了。

反觀美國空軍,KC130的裝備量達到100架,KC135的數量達到232架,而KC10的裝備量雖然最少,也有59架。而我國空軍算上現役的兩個加油機團和3架伊爾78也一共不到40架。考慮到總數已經上千的三、四代機和未來的戰術、戰略需求,中國空軍至少需要120架運20改裝的大型加油機,100架運30或者是C919改裝的中型加油機,才能滿足未來的需要。

加油機在各國空軍的眼裡都是極其重要的一種機型,能延長戰鬥機的航程、滯空時間,除了配備加油機以外就是掛副油箱。不過,掛副油箱會佔用比較重要的重載掛架,在長途作戰中,武器的數量遠比航程的多少重要。所以發展加油機至關重要,尤其是大型加油機。未來中國空軍需要的加油機的數量,將會達到220架以上。


圖註:轟油6空中加油機

轟油6空中加油機於1988年開始立項研製,由於試驗改裝的運8飛機加油機與空軍主力戰鬥機殲8D較難配合,因此最終選定轟6中程轟炸機作為加油機研製改裝平臺。在空軍試飛團團長湯連剛等努力下,於1991年12月23日11時24分,中國空軍首次空中加油成功。1997年第一個空中加油機團正式在廣州軍區成立。

轟油6最大起飛重量75.8噸,輸油量18.5噸,作戰航程5600千米,與俄羅斯的IL——78、美國的KC—10等空中加油機相比,其最大起飛重量、載油量、作戰航程等都較低,但在飛行速度方面卻佔有一定的優勢,轟油6最大速度可達1014千米每小時。另外,轟油6採用了軟管加油技術,相比於硬管加油技術,其加油速度雖然較慢,但卻可以同時為兩架飛機加油,而硬管加油技術則只能為一架飛機加油。此外,轟油6在左右掛架兩側與左右起落架短艙內側的尾錐內、後機務艙兩側各裝一個白光燈,可以實施夜間加油。

在戰術導航系統上,轟油6裝有新穎的戰術導航系統,它是一種雙向採測儀,可以在200千米範圍內自動準確計算出加油機和受油機之間的方位角和距離,大幅提高了飛機在空中進行加油作業的成功率。同時,轟油6擁有較為先進的航電系統,其加裝了航向姿態系統,機頭裝有氣象雷達,通信系統增加了兩套超短波單邊帶電臺、兩部保密電臺和救生電臺。此外,轟油6還擁有較強的電子對抗能力,其電子對抗設備中增裝了雷達告警設備和箔條/紅外誘餌投放器,電子對抗能力較強。

雖然轟油6空中加油相比於美、俄等國的同類加油機而言,總體性能比較落後,但轟油6的服役,對於我國空中作戰能力的增強,仍然具有重大意義,並且為我國未來加油機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轟油6是我國的第一架空中加油機,由轟6改造而來。本來,我國準備將運8改造成加油機,但由於它速度慢,較難於殲8配合,所以就選擇了轟6。

轟油6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立項研製,在1990年開始首飛。在最初的空中加油中,轟油6有過好幾百次的對接失敗,但這並沒有阻攔到偉大的技術人員。91年12月,我國完成首次空中加油。

轟油6的最大載油量37噸,在世界加油機中包括同等重量級加油機中處於較落後狀態。美國的KC135/10的載油量分別是52噸和89噸,俄羅斯IL78載油量為65噸。轟油6隻能為4架殲8作空中加油,並不能使我國真正具備遠程戰略打擊能力。

轟油6採用軟式加油的方式,儘管軟式加油可以同時為兩架戰機加油,但是軟式加油的加油速度不如硬式加油,軟式加油每分鐘只能加1500升,且效率底下,硬式加油每分鐘能加4680升左右。

但是,轟油6的出現解決了我國加油機有無得問題,在研製轟油6的基礎上,我國首次自行研製了具有空中測距功能的塔康,撓性平臺抗擾系統,空中加油系統,受油系統,空中加油吊艙,為我國後續研究加油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空中加油機是衡量一個國家遠程作戰能力的標誌,可使戰機增加航程,提高滯空時間。現在我國開始研製大飛機,運20的成功有可能給我國帶來更新更強的加油機,增強我國的遠程打擊能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