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摧毀納粹德國的戰爭基礎。中國俗語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二戰後期英美對德國進行的大規模戰略,正是看準了希特勒的軟肋——支撐戰爭的軍工廠、機械廠,後來更是無差別轟炸,連德國民眾的生活設施、基本建設一同摧毀,就是釜底抽薪黑虎掏心讓德國的「糧草」匱乏枯竭。

二是震懾德國民眾的戰爭信心。想當初二戰開始後,納粹德軍的閃電戰如秋風掃落葉,德國戰車馳騁歐陸碾壓羣雄,一舉膨脹了德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德國民眾連同希特勒夢想中的大德意志似乎傲視世界一覽眾山小。可盟國的戰略轟炸一舉把德國民眾的美夢擊碎,德國人做夢也沒想到轟響在別人頭頂的炸彈會如雨般落在自己的頭上!德國人的戰爭信心開始動搖,希特勒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成了鏡花水月。

這樣,德國納粹動員起來的舉國體制堡壘開始坍塌,戰爭資源日漸枯竭,武器裝備開始難以為繼,希特勒德國的喪鐘也開始敲響了。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擴軍備戰中,空軍學術思想得到了空前發展,並逐漸形成了各國不同的流派。德國、日本、蘇聯屬於強調戰場支援的一派,主張空軍主要用於戰區支援陸、海軍作戰。英、美屬於強調戰略轟炸的一派,主張以戰略轟炸為主,摧毀敵國戰爭潛力,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也就是典型的「空軍制勝論」。英國皇家空軍參謀長(1940—1946年)波特爾認為如果能炸死德國200萬人,並使2500萬人無家可歸,即可取得勝利。美國空軍上將斯帕茨認為盟軍反攻時,只要在西歐佔領灘頭陣地,固守這些陣地,等空軍把德國工業全部破壞,陸軍就可輕易地推進,直搗柏林。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英、美兩國在二次大戰中一直重視和堅持空軍的戰略使用。對德戰略轟炸始於1940年1月,但規模較小。而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則始於1940年5月15日,99架英機轟炸了萊茵河以東的地區,史學家把這一天作為對德轟炸的開始日。1942年8月,美國加入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但因出動兵力不大,轟炸效果並不明顯。1943年1月,英、美雖然加大了轟炸規模,但由於沒有遠程戰鬥機護航,未能奪取制空權,遭到德國防空力量的抗擊,轟炸機損失很多,轟炸效果不大,德國的軍工生產仍在上升。從1944年2月起,由於遠程戰鬥機護航,才逐漸奪取丁德國上空的制空權,擴大了轟炸效果,並有力的保障了6月的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實施。此後,轟炸規模日益擴大,給德國造成巨大破壞。英美對德國石油工業大規模轟炸是1944年5月開始的,轟炸開始後,德國的石油供應情況便急劇惡化。5月-8月, 合成汽油產量下降57.7%,9月—12月,進一步下降85%,到1945年3月,已損失了96.4%。這就是說,德國的石油工業基本上被炸跨了。而在1944年9月,英美開始轟炸德國本土的鐵路運輸系統,到12月,鐵路運輸量就下降了48.5%,到1945年3月,下降到了93.7%。這就是說,其鐵路運輸系統已基本上癱瘓了。結果是使德國的原料、部件和半成品的交換與分配發生混亂,它們無法正常地進人生產線,從而造成生產停頓。可見,從1944年下半年起,德國工業生產迅速下降,經濟瀕於崩潰。到1945年4月16日美國駐歐戰略航空兵司令斯帕茨宣告對德轟炸結束時,此次行動共歷時5年多。英美聯合進行了44.4萬次轟炸,出動轟炸機144萬餘架次,殲擊機268萬架次,投彈270萬噸。德國人被炸死炸傷100餘萬人,無家可歸者750萬人,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空中浩劫。

從英、美對德國的大規模戰略轟炸的結果來看,雖然戰略轟炸需要巨大的航空力量,掌握制空權,經較長時間才能奏效,但它能給敵方的戰爭潛力以嚴重的打擊.創造最後戰勝敵人的重要條件。 通過對德轟炸的實踐檢驗,各國的戰略轟炸思想互相吸收,並在新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對德轟炸也是對杜黑的學術思想的一次揚棄。儘管最後戰勝德國不是由於空中進攻而是依靠地面軍隊的進攻,不是杜黑設想的空中先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地面軍隊收拾殘局、佔領敵國的那種空中戰爭,但是經過這次戰略轟炸,人們從另一方面真正認識到杜黑曾極力倡導的建立一支獨立空軍的戰略價值。


一,摧毀德國工業基礎,從後勤上摧毀德國,扼殺德國持久戰能力(其實本來就沒有)

二,對戰爭初期德國轟炸的回敬(這個比較牽強)

三,癱瘓德國基建,搞垮德國民生,壓制德國士氣(這也是德初期對倫敦轟炸的目的,但德空技術太差,想炸港灣卻炸了議會,欲炸工廠卻炸了民巷,直接不小心開啟了無差別轟炸時代)

四,海軍方面:RN方面,擊沉提爾皮斯,同時盟軍轟炸U艇工廠,幾乎消滅了德國水面艦艇,並配合海上的反潛活動,壓制了狼羣。陸軍:英皇陸和美陸有個壞毛病。。。不炸彈洗地她們是不會上的。(少數幾個城市需要用炸彈毀滅後才能解放,但連毀滅了城市都佔領不了的德國防衛軍就更沒臉了)。空軍:德空慘啊,趴窩不行要挨炸,上天又是找死。。。。後期已經不存在早期的微薄優勢了(實際上大不列顛空戰後德空就沒優勢了)

大轟炸是二戰不可缺少的部分,雖然飄揚在阿登高地的是陸軍所屬的星條旗,攻入柏林的是布兵靴和履帶,停在東京灣的是各國特混艦隊。。。但,飛過的炸B,從高空墜落的炸彈早已在軸心國的土地上敲起來喪鐘。


從軍事角度看,戰略轟炸:1,嚴重削弱敵方的後勤保障,2,有效打擊敵方士氣,3,大量殺傷敵方人員,減少兵員,4,加速戰爭進程,5,進一步擴大戰略主動權…。政治上同蘇聯爭奪戰場控制權,以增加戰後討價還價法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