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主食之一。但是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不敢去吃它了,因爲到處都在說米飯含糖量高,常吃會得糖尿病。

  當然啦,也有些老一輩的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聲稱活了幾十年了,從來沒聽說吃米飯會得糖尿病的,改革開放前的四十年,大家天天吃米飯,也很少有人得糖尿病。

  那麼到底哪種觀點是正確的呢?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給大家好好說一下這個問題:

  一、常吃米飯會得糖尿病嗎?

  必須要承認,多項研究都表明,不管是在哪個國家,白米飯吃的越多,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就越大。原因也很簡單,精白處理的大米飯,太容易被人體消化了,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非常快。

  但是說常吃米飯就會患上糖尿病,那就不對了。就像前面長輩說到的那樣,常吃米飯也不一定會患上糖尿病。只要我們的胰島素反應還算是敏感的,而且也會用一些足夠的運動去消耗掉這些血糖,就不會惹上糖尿病的麻煩。

  二、怎樣才能放心的吃米飯呢?

  既然前面提到吃白米飯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我們就不能隨便吃米飯。那麼怎樣才能更加健康的吃米飯呢?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給大家提2個建議:

  1、用粗糧代替部分米飯:

  很多營養學家提倡吃粗糧,日本也推薦用一半白米和一半糙米混合起來煮米飯。這是因爲粗糧的營養比白米飯更豐富,而且由於富含膳食纖維,吃完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比較慢,利於糖尿病人病情的控制。

  至於吃多少粗糧比較合適,我國的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天攝入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粗雜糧佔全部主食的1/3~1/2,是比較合適的。

  2、吃米飯的時候搭配高纖維的蔬菜:

  想降低米飯對於血糖的影響,大家也可以在吃法上下功夫。吃米飯的時候可以慢一點,配合大量高纖維的蔬菜一起吃。纖維豐富的蔬菜,比如說西蘭花、小白菜、菠菜、芹菜等等,能有效的降低血糖反應的效果。

  而如果我們採取這樣的吃法,米飯就會被高纖維的食物所阻隔,吃到肚子裏的速度就會比較慢,自然就不會讓血糖上升的那麼快。

  各位朋友,你喜歡吃米飯還是饅頭呢?你覺得米飯和饅頭哪種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