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馬尼亞袋獾是一種頑強的小生物,它們通過從對手的臉上撕下大塊大塊的肉來顯示它們的魯莽兇猛。它們是動物世界的傑森·斯坦森,可能只有蜜獾才能與它們的兇殘抗衡。但是在過去的20年裏,這些兇殘的小傢伙一直受到攻擊——不是來自捕食者,而是來自一種叫做“袋獾面部腫瘤(DFTD)”的疾病。事實上,這種疾病已經對袋獾羣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使袋獾這個物種的生存處於危險之中。2014年,專家們發現了第二種可傳播的癌症(DFT2),這種癌症嚴重威脅到了塔斯馬尼亞南部動物的生存。

  幸運的是,美國生態學會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這些小傢伙在適應自然選擇的過程中進化出了對抗癌症的能力。根據塔斯馬尼亞大學學者羅德里戈·哈米德的說法,一些袋獾的免疫系統已經強大到足以對抗袋獾面部腫瘤。

  在這項研究中,哈米德和他的團隊使用基於10年來全島流行病數據的計算機模型預測了袋獾面部腫瘤的長期影響。這些模型使他們能夠預測未來100年內可能發生的三種情況:第一,袋獾面部腫瘤使袋獾滅絕;第二,袋獾面部腫瘤消失,袋獾倖存;第三,袋獾進化到可以和袋獾面部腫瘤共存的程度。

  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中,袋獾滅絕的可能性是21%,袋獾面部腫瘤消失的可能性是57%,袋獾進化到可以和袋獾面部腫瘤共存的可能性是22%。

  哈米德告訴英國廣播公司:“在過去,我們總是盡力控制袋獾的數量防止它們滅絕。而現在,我們正逐步轉向適應性管理戰略,加強選擇性適應,推動袋獾進化的進程。”

  這種適應似乎在過去的五六年裏出現了,使一些袋獾對感染有了更高的耐受力,甚至可能有了抵抗力。這是自然選擇“解決”問題的一個完美例子,那些表現出較高耐受力的細胞能夠在腫瘤中存活並繁殖,繁殖出理想的基因特徵。研究人員報告了多起被感染的袋獾患病兩年以上的病例,這使得袋獾能夠繁殖兩倍以上,並將其促進耐受性的基因傳遞下去。除此之外,已有23例小袋獾完全康復。雖然袋獾的數量還沒有恢復到袋獾面部腫瘤出現前的盛況,但是至少已經穩定下來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適應發生的速度。袋獾面部腫瘤在1996年首次被發現後,袋獾只用了僅僅16年就具備了耐受和抵抗感染的能力。該研究的合著者,法國癌症生態與進化中心的研究人員弗雷德裏克·託馬斯告訴《國家地理》雜誌:這不僅對袋獾的未來來說是個好消息,甚至可能有助於科學家瞭解人類自身與癌症的關係。

  本文譯自 iflscience,由譯者 Lough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