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說夷陵之戰是蜀漢滅亡的種子?看看諸葛亮11年都在忙些啥?

  蜀漢在三國之中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政權,因爲蜀漢的建立和滅亡都很突然,曹魏是曹操一點點打下來的,東吳是孫權從孫策手裏繼承過來的,只有蜀漢是突然從別人手裏搶過來的。劉備從劉璋手裏搶到益州,從曹操手裏搶了漢中後,接着沒多久就建立了蜀國,但是建立沒多久就迎來了滅頂之災。很多人說滅頂之災是丟了荊州,其實丟掉荊州只是丟掉一塊戰略縱深,雖然難受,但是不致命。丟掉蜀漢之後,如果全力發展保存實力,還是能發展得更好的,但是事情偏偏往壞的地方發展,也就是讓蜀漢傷筋動骨的夷陵之戰。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名義上是爲了給關羽報仇,但是傻子都明白,誰會拿一國根本來賭兄弟感情的?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其實是接着關羽的死來奪取東吳的地盤,或者說是奪回荊州。此戰也是應該是劉備深思熟慮過的。關羽公元219年被殺,曹操公元220年去世,有藉口而且曹魏新君剛立,正是入侵東吳的好時候。

  劉備算的是挺好,但是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極大,衆多謀臣將領陣亡,5萬精銳陣亡傷亡,3萬投降,基本上算是全軍覆沒。爲啥說夷陵之戰爲蜀漢滅亡埋下種子呢?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在夷陵戰敗到去世的11年都在幹些啥。其實主要有4件事,而且都是因爲夷陵之戰而發生的。

  第一件事,外交。夷陵之戰讓孫劉聯盟徹底破裂,兩個弱小的國家開展收益的一定是曹魏,所以修復聯盟是頭等大事。諸葛亮掌權後,第一時間就派遣鄧芝前往東吳重新和好,結爲聯盟。第二件事,發展。夷陵戰敗後,蜀國精銳全軍覆沒,無數糧草被東吳所得,對原本就不強盛的蜀漢就是巨大的災難,諸葛亮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才讓蜀漢國力逐漸恢復。

  第三件事,平叛。劉備去世那年,孟獲發動了叛亂,可是蜀漢內憂外患,無力平叛。知道公元225年,諸葛亮才動身平叛。第四件事,北伐。這也是諸葛亮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蜀國地域偏狹,難以長久,想要強大必須擴張。可是對外只有兩個勢力,一個曹魏一個東吳,東吳肯定不行,就只能攻打曹魏了,一直到去世,諸葛亮連續進行了五次北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