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一種筆法,都會細分爲若干種寫法。如果說結構是人的骨骼,那麼筆法就是每一個細胞。

  今天,神祕俠客給大家講講行書筆法之——落筆。望大家細細品讀,定有收穫!

  1

  折鋒收筆

  折鋒收筆,指的是在字的最後一筆的末尾迴腕折鋒出鋒離紙。因此,最後一筆的收筆處出現回鋒的勾挑,如“再”、“至”、“北”字的最後一筆橫畫的末尾。

  折鋒收筆如果在一個字中,則是爲了開啓下一筆;若在一行字中,則是上一個字爲了開啓下一個字。因此,如果上筆是折鋒收筆者,則下一筆往往是搭鋒承筆,來承接上一筆的筆勢。這樣一折一承,形成一種很自然的筆勢呼應。這種相互呼應的用筆方法,在書法上稱爲折搭取勢。

  2

  回鋒收筆

  回鋒收筆就是在筆畫的末尾收筆時要回鋒。回鋒收筆和逆鋒起筆同樣都是篆、隸書的用筆法。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楷書時也強調回鋒收筆。但楷書的回鋒收筆與行書的回鋒收筆不同,楷書回鋒收筆的筆鋒是藏在筆畫裏的,不露鋒芒,而寫行書時的回鋒收筆可以不露鋒芒,也可以略露鋒芒。

  這樣用筆更好,既含蓄又生動,更能體現出行書的特色,如“王”、“五”、“並”等字,底橫使用的就是回鋒收筆,稍微迴帶勾挑,露出鋒尖。

  3

  出鋒收筆

  出鋒收筆即筆畫末尾處露鋒而也。這樣收筆“以耀其精神”。這種出鋒收筆人多數使用在筆畫末尾呈尖狀的筆畫,如撇端捺尖處等。

  如“足”、“之”、“人”等字即是。出鋒收筆實際上是楷書的用筆法,行書用出鋒收筆書寫時較爲快速婉轉。

  4

  抽鋒收筆

  抽鋒收筆,就是在筆畫收筆時一筆抽鋒而出。抽鋒收筆與出鋒收筆相似,但抽鋒收筆比出鋒收筆要放縱些,所以無論是撇還是豎,用抽鋒收筆寫出的字氣勢奔放。

  如“半”、“巾”、“鋒”等字即是。在使抽風收筆書寫時不能猶豫,要肯定簡直,力送筆尖。

  5

  殺鋒收筆

  殺鋒收筆,多數使用在反捺上。殺鋒收筆在落筆得勢以後,應依靠腕力,由左上向右下,由重到輕至出鋒收筆,一筆勁直按下,力要送到筆尖,且要收得住筆。殺鋒收筆類似抽鋒收筆。只是更爲乾脆、更爲強勁,故稱殺鋒收筆。

  用殺鋒收筆書寫出來的反捺,其形狀如同國畫中的竹葉,如“文”“故”“足”等字。正因爲殺鋒收筆的反捺形同竹葉,非常乾脆、強勁,所以落筆時要簡潔明快,乾淨利索,不能同其他筆畫用牽絲相連結。

  6

  駐鋒翻筆

  露駐鋒翻筆就是筆畫收筆時,用力一頓,然後用腕力翻筆直上,翻筆必須先駐鋒,以蓄勢得力順勢接下一筆。這種用筆方法多用於橫畫的收筆處。翻筆前先駐鋒,目的是爲了蓄勢得力。

  駐鋒翻筆向上,爲的是便於書寫下一筆畫。如“英”、“李”、“先”等字。

  7

  頓鋒回筆

  頓鋒回筆即是收筆前順勢一頓,然後回鋒收筆。頓鋒回筆與出鋒收筆正好截然相反,頓鋒回筆書寫的筆畫是圓形的,而出鋒收筆寫出的筆畫是尖的。如果以豎畫爲例,使用頓鋒回筆,書寫出來的就是“垂露”豎;若用出鋒收筆,書寫出來的則是“懸針”豎,從形態上看,頓鋒回筆書寫出來的垂露豎較爲凝重,而後者較爲灑脫。

  頓鋒回筆,必定是先頓筆後回鋒,而且回鋒時往往是向左上。如“中”、“華”,“峯”等字。

  8

  環鋒踢筆

  環鋒踢筆就是行筆環鋒接連收筆踢出的用筆法。多用於寫鉤筆。由於用環鋒踢筆寫出來的鉤形如蟹爪,故也叫作“蟹爪鉤”。由於用筆順着一定的環勢運鋒,最後踢筆向上收筆,所以稱這種用筆法爲“環鋒踢筆”。

  使用環鋒踢筆書寫蟹爪鉤時,應注意不宜均勻用力,要在逐漸提鋒收筆的同時,每一轉折都要作一小停頓,做一小折筆,最後踢筆而出,才能書寫出盡其妙趣的筆畫。如“寺”、“專”、“封”等字即是。

  環鋒踢筆寫出的蟹爪鉤有向左的,也有向右的。方向雖異,筆法相同。

  (本平臺注重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