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劇透!!

好吧正篇開始:

就是我今天突然思考起來。。。

當初被這部漫畫吸引大概是因為畫風很棒而且劇情引人入勝吧,一個可以重置人類記憶與情緒的裝置,裝置中世界的萬物都由系統管理員創造,而管理員為了不為自己創造的世界迷惑,因此需要一個「確認」的動作:當管理員將香煙在掌心撚息卻感覺不到痛時,其便能得知這是在Moritat的虛擬世界之中。

不過第二部完結後我就在想,第一部中所說的Moritat被創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不再為痛苦的記憶所苦」,所以抽掉痛苦發生當時的情緒與記憶,但保留自己為何使用Moritat的理由。

(也就是說你知道發生了這件事,但你再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而感到任何憤怒與悲苦)

以下就是圍繞在這個前提下所做的討論:

一、

假設這個前提為真,那麼以Moritat的運作方式觀之,只有管理員的痛苦是得不到救贖的。

因為管理員必須掌握一切事實,並排除掉那些「對受試者精神健康有害的因素與記憶」,也就是說在這個裝置的世界中,所有事情均是經過管理員細心安排,而他會觀察你的反應,決定下一次要讓你看見怎樣的世界。管理員就是Moritat世界的神。

在Moritat裡,賽斯忘了一切,而勞記得所有消失在賽斯意識中的東西。現在的賽斯並不是原來的那個賽斯了,而是經過勞悉心塑造、並刻意植入悲慘回憶、使其依賴自己的人。

二、

養成一個人的性格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呢?

我自己覺得是「經歷」。

我認為每個人的一生中,只要缺少或多出了任何經歷,那麼這個人都不再是原來的自己了。因為每次的經歷都會形成你的一部份,有句話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你的眼神中,可以看見你看過的書、你走過的路、你愛過的人。」

也許勞也是這麼認為。他愛上的是補朗家族的少爺,他愛上的是那個狂妄的天之驕子,而非裝置中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疑神疑鬼的脆弱少年。

脆弱少年或許會因為一時矯情,而選擇和勞一起結束生命,會永遠和勞在一起,至死不渝。

可是他認識的賽斯不會啊。

儘管我們以讀者的身分得知了當時的賽斯對勞也付出了真心,可是賽斯終究沒有選擇勞。他選擇遵從母親的安排離開勞。他離開自己珍視的人,沒有勇氣哪怕只是爭取一點。

而被拋棄的勞在遭受背叛後,和女僕羅絲琳聯手,在公眾面前揭穿了布朗家使用下人測試Moritat的非人道實驗,而賽斯扛下因Moritat而生的風波,黯然離開公眾舞台。

裝置中的賽斯不再是賽斯,只不過是勞卑微的幻想而已。裝置中的賽斯做了勞一直希望他做的事:

「我只是想要你選擇我啊」

 

 

綜上兩點,儘管裝置中的賽斯如勞所期待的選擇了他,可由於勞是管理員,無法在身為系統管理員的情況下自欺欺人,說服自己賽斯愛他。

所以勞殺死了裝置中的賽斯,在絕望中關閉了Moritat。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繼續愛著離開自己的那個人,還是願意被一個符合自己期待的人偶所愛呢?

 

在第二部的最後,勞選擇了前者,只是賽斯的離開讓他感到痛苦,所以他要羅絲琳將他的記憶設定在他與賽絲初次相見的時候。那時的他,每週的聚會都能和賽斯見面,而賽斯也會陪著他。

人生若只如初見。若是你永遠都不會離開我。

我想起了Shall We Dance的歌詞:

Sing me with your tender voice
Like we were never apart

勞雖知Moritat裝置的危險性,最終卻仍以非管理員的身份進入虛擬實境,因為唯有放棄世界的主宰權,他們才能在Moritat中永遠在一起。

也許這就是為何我看到那畫面時竟想哭泣吧。勞是用生命去愛的,都說先愛的先輸,勞面對沒有勇氣追求珍視物品的賽斯,一直輸得一敗塗地。

 

只盼望這世界執著的愛,仍是唯一。

 


暫時先打到這裡吧......下次再打其他的。之後應該還會繼續發Moritat的其他解析,也會發些小說、漫畫、電影的心得。

最近看了日本幕末電影《御法度》,這部也拍得好隱晦,下次有機會再打字放上來XD

我愛武田真治所扮演的沖田總司

其實對於撐起Moritat整個世界觀的唯心論也有一些感想,不過上面已經打很多了,而且跟這次主題也不太相關,就下次再說吧

推薦Moritat!

同好歡迎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