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版的周易爲何偏向文化功能?

  孔子通了易經之後,卻不主張以預測爲主,所以周易偏向文化。

  爲什麼?因爲他發現了“易之失也賊”,“易爲君子謀,不爲小人謀”,小人懂周易,亂臣賊子出。

  周易的預測已經不是主要功能,但是也有預測;

  周易的預測,直陳因果,帶有修正糾偏之意。

  所以周易的功能是:修德寡過之學。

  例如:蹇卦: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否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

  《繫辭下傳》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

  《履》,德之基也;

  《謙》,德之柄也;

  《復》,德之本也;

  《恆》,德之固也;

  《損》,德之修也;

  《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

  《井》,德之地也;

  《巽》,德之制也。

  《周易·坤·文言》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白話】

  (初六)積累善行的人家,必定留下喜慶;積累惡行的人家,必定留下禍殃。像臣子殺害國君,兒子殺害父親這種大罪,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逐漸積累而成的,只是由於沒有及早辨明而已。《易經》說“履霜堅冰至”,說的就是事物發展的趨勢。

  這就是孔子的周易因果觀。

  作者:高鬆(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來源:《山海經與古易經》

  聲明: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