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0年写在facebook里面的观影心得,没公开分享的原因,也许是当时有某些隐私的心情想保留。昨天再重看此文,无论当时心情也好,或小说及电影内容也好,早就不复记忆,总觉得像是陌生人所写的东西。我常在facebook上乱删文章,还好此篇没有被删除,那就公开贴来看看好了。而且日本作家吉田修一最近在台湾很红呢!(以下当然会有雷,慎入!!)

趁著参加恶人网路观影团之便,顺便连小说一起买了。我通常会先阅读完小说,再观看电影,这次比较例外。根据过去的经验,通常先看过小说再看电影,会让我对电影产生幻灭的感觉。好佳在,这次顺序倒过来后,觉得电影还蛮不错的,演员演技也很到位,只是觉得欠缺了什么东西,让我不太满足。还有电影前三分之一铺陈剧情时,让我有点昏昏欲睡(可能我真的是老了)。

看完小说后,让我对恶人产生有别于观看电影时的想法。首先,在看被害者佳乃威胁祐一的情节时,在电影中,她不停的喧闹,会让我有种死了活该的感觉,但透过文字的表现,我只是觉得还好,虽然还是认为佳乃很活该,但不会让我有强烈的情绪感受。这是看电影过瘾之处,当然导演是主要说故事的人,他想引导观众进入什么样的情境,那是他的自由。

电影中,光代邂逅了祐一后,在脚踏车边悲凉的哭泣时,这情绪让同是女性的我产生共鸣,但是,其实小说中并没有这段叙述。相反的,对于他们第一次及第二次见面,是有更深一点情感上的交流,不单单只是上个床就结束了的关系。所以看电影时,会让我觉得情绪不太连贯,再怎么样也不太可能上一次床后,光代就愿意和祐一来个爱的大逃亡吧!我真希望电影中关于两人的甜蜜交流及对话能够再多一点,而不是用大量的床戏搪塞,不然这剧情教我觉得好哀伤喔!

而说到床戏,我很喜欢小说中里的一段描述--

祐一破坏似的粗鲁地爱抚光代的身体。然后又像要修好她似的,紧紧地拥抱住。 破坏又修好,然后再破坏,再修好。光代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是被破坏了,还是打从一开始就坏掉了。 如果是祐一破坏的,她希望祐一再破坏得更彻底一些。如果本来就是坏的,她希望祐一亲手温柔地修好它。

这段内心的转折,在电影中也是表现不出来的。透过文字更能把光代的心理渴望了解的更透彻。我觉得女人追求情欲往往不在于身体的宣泄,而是更渴求被了解、被疼爱。

在佳乃父亲欲找大学生增尾理论时,曾对增尾的同学说这么一段话,让我觉得很震撼--

『你有珍惜的人吗?』
『只要想到他幸福的模样,自己也会跟著高兴的对象。』
『没有的人太多了。』
『现在这个社会上,连珍惜的对象都没有的人太多了。没有珍惜对象的人,自以为什么都办得到。因为没有可以失去的事物,自以为这样就变强了。既没有可以失去的事物,也没有想要的事物。可能是因为如此,才会自以为是个逍遥自在的人,用瞧不起的眼神去看那些患得患失、忽喜忽忧的人。但不是这样的。这样是不行的。』

我会觉得震撼的原因是,我曾经期待我是那样的人....。

小说中的结局,不,应该是光代心中的转折,和电影有点不一样,应该说电影并没有交待的太多。小说中的光代,在被祐一极力撇清和她的关系后,幽幽的为自己下了个注解-「一定是只有我在一头热」。只是我想著,那又如何呢?人生曾走过的路,尽全力也是无法抹去的,即使是不被别人认可,它仍是清清楚楚的存在著。每个人,一定要是一头热,梦想才能延续、生命才能延续。只有热情才能将爱点燃。

至于谁是恶人嘛?似乎已不是那么重要,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历程中,可能有意无意间都扮演著别人的恶人,轻重程度的分别罢了。是非善恶,也只是一时之间他人的评断而已。我只想这么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