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休耕大戶年領二百六十萬說起

【聯合報╱社論】
2012.12.16 03:29 am

農委會正在推動休耕農地「活化」的改革,希望能提高農地的合理利用,卻遭民進黨指責為可能導致產銷失衡的「滅農」政策。平實而論,「滅農」這頂帽子未免扣得太大,難道民進黨寧可坐視過半的「假農民」領走休耕補助,卻假裝政府是在照顧弱勢農民嗎?

現行休耕政策是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實施,當時一是為了讓土地休養生息,二是因應農產品開放的轉型需要,對休耕的農田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一年兩期實施十五年至今,此一休耕政策已產生了許多後遺症,例如:休耕補助毫無門檻限制,使得許多原本耕種的農民也棄耕,進而導致我國糧食自給率降到僅剩三成的低水準。更有甚者,根據農糧署的調查,在領取休耕補助的十六萬人當中,僅有三成是真農民,六成多是「假農民」。

立委丁守中最近揭示了一項令人吃驚的資料:在政府補助的休耕戶中,排名第一名的大戶擁有桃園廿九公頃的休耕地,五年來已領走一千三百萬元的休耕補助,平均一年超過兩百六十萬元。亦即,這名大地主什麼事都不必做,只因名下有大筆田產,每月即可坐領政府廿萬元以上的補助。這樣手段與目的悖離的政策,還能不改革嗎?

一個擁有廿九公頃農地的人,照理說應該是個積極從事農業經營的大戶,如今竟被容許領取高額休耕補助,顯示休耕的制度設計本身大有問題。不僅如此,據地方官員推斷,這位「大戶」可能是財團早年透過人頭戶低價蒐購了大片農地,如今一邊坐享休耕的大把補貼,一邊養地等待農地變更為建地。由此看來,如果休耕政策最後只肥了這樣的「真大戶,假農民」,那才是名副其實的「滅農」,消滅了農民,也荒廢了農地。

撇開如此荒誕的案例不談,從國土保育或農業發展的角度看,漫無限制或純粹為獎勵離農、棄農而發的休耕政策,基本上都太過消極而無為。這種休耕政策,不僅徒使良田荒蕪,也誤導了農業尋求突破的方向,更成為近年許多「有志農業、卻無田可耕」的年輕人進入農業的絆腳石。也因此,農委會計畫自明年起尋求休耕的「活化」,將每年原本兩期的補助改為一期另一期要求農民將土地出租或自行耕種,這其實是相當溫和的改革,也是對農民和農田兩利的政策。

簡單地說,現行休耕政策完全著重於對農民的補貼,企圖透過補貼增加農民收入,來降低農民的不滿,同時也降低政府在農業產銷失衡時的責任;相形之下,農地的合理利用即遭到漠視。一九九七年李登輝時代推動休耕時,全台休耕面積為六點三萬公頃,到兩千年政黨輪替時已倍增為十二萬多公頃在陳水扁任內,這個數字更膨脹至廿四萬公頃的高峰休耕面積節節上升,意味農地寸寸荒廢;而政府每年編列一百多億元的休耕補助,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卻跌至三成的低谷,比起中國大陸的七成,日本韓國的四成,明顯偏低。

進一步看,如果加上五百億的老農津貼,台灣農業部門每年的預算有八成六經費是花在補貼休耕和老農之上,這全是拜朝野多年來競相加碼喊價之賜。試想,如此扭曲的資源分配架構,如何為農業營造一個健康、優質的發展環境?如此充滿「散財」和「均霑主義」思維的政策,又如何激發台灣農業的未來競爭力?

今天的台灣,出現了一批能將知識和科技融入農業的新世代生力軍,他們除了具有更豐富的市場資訊,也多半擁有強烈的土地關懷,足以為農業營造出更多元、創新的面貌。政府要做的,是讓這些人有取得或租得土地的管道,讓他們有揮灑心力與血汗的空間。亦即,想到農業即浮現愁苦農民或老牛犁田的刻板印象已經過時,必須重新調整了。

至於民進黨把產銷問題和休耕政策混為一談,這是思維的混亂。殊不知,只知補貼的農業政策,才是「滅農」的始作俑者。

【2012/12/16 聯合報】@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569353.shtml#ixzz2FLNhZkAi

===========================================================

對照新聞:

2012-12-04 自由電子報 農民提醒農委會 留意產銷失衡

2012-12-10 自由電子報 休耕的三個無奈與對策

2012-12-11 自由電子報 休耕的七個原因

相關文章:

2011.11 台灣經濟研究院 社論 有安心農民才有健全社會 - 農業直接給付已成國際趨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