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福建高考新方案來了!


新高考科目設置

將採用“3+1+2”模式

總分750分


2021年參加高考

(2018年秋季學期入學)的高中學生

將成爲迎接新高考方案的

第一批考生




總分升爲750分


新的高考模式中,總分值將改爲爲750分。


考生總分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


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每門150分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100分,其中,物理、歷史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以等級分計入總分學生所選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其所選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必須達到合格。


什麼是“3+1+2”模式


“3”是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

“1”是指考生在物理、歷史兩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1個科目;

“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2個科目。



在這種模式下,物理和歷史的學科地位將得到極大地突出。


與此前兩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實施的“3+3”模式不同,“3+1+2”模式在保留學生一定選擇性的同時,將扭轉考生棄難就易、扎堆選擇帶來的個別學科遇冷和選考人數過低等問題。


對全體考生來說,對比前兩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3+3”的幾十種組合,“3+1+2”模式降低到了12種組合。


“3+1+2”規則的12種排列組合



趕緊一睹新改革方案的具體細則吧——


方案提出,要完善高中階段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主要有兩個方面:


1.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自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入學新生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爲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等14門科目


選擇性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學生可從中選擇3門參加考試


合格性考試每門滿分100分,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60分及以上爲合格。合格性考試各科目(含操作測試項目)成績合格是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合格性考試原始成績作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的依據。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物理、歷史以原始分呈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形式呈現。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維度,評價結果作爲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2.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自2017年秋季中等職業學校入學新生起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分爲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考試3個部分:


公共基礎知識中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滿分200分,計算機應用基礎滿分100分;專業基礎知識滿分150分;專業技能考試滿分100分。


考試成績以原始分記載、以等級呈現,共分A、B、C、D、E五個等級(其中E爲不合格),作爲評估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重要依據,是學生畢業的依據之一。


等級性考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中的語文、數學、英語、德育和專業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等級性考試滿分合計100分;專業基礎知識滿分100分。考試成績以原始分記載,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成績作爲高職院校錄取新生的依據之一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學業成績、能力素質等方面。綜合素質畢業總評分由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學業成績、能力素質積分構成。綜合素質畢業總評合格是學生畢業的必備條件,評價結果作爲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方案提出,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主要有4個方面:


科目設置


2021年起,普通高考科目由統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


統一高考科目爲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


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


這個科目設置,可以簡稱爲“3+1+2”模式。


考試安排


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考試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選擇性科目考試統一在每年6月份舉行。


外語科目考試含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待條件成熟後實行“一年兩考”


考試成績


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


其中,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物理、歷史成績採用原始分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成績依據轉換規則轉換後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轉換辦法,第三批啓動高考改革的8個省市採用統一方案。


每門原始分爲100分,轉換滿分爲100分,賦分起點爲30分。


將每門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爲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爲15%、35%、35%、13%、2%。


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這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段,得到考生的轉換分。



招生錄取方式


2021年起,高等學校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


普通高校依據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考生自主選考的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本科院校招生實施“院校+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院校招生繼續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方案提出,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主要有兩個方面:


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招生方面


高職院校依據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錄取總成績750分,其中公共基礎知識(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的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成績300分(合格性考試成績滿分200分、等級性考試成績滿分100分),專業基礎知識的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成績250分(合格性考試成績滿分150分、等級性考試成績滿分100分),職業技能測試成績200分。


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招生方面


高職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班學生,學生須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職業適應性測試結果擇優錄取。考生錄取總成績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各佔150分,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每門各佔100分。


看了以上這些,大家對這次改革是不是有了一定了解了呢?


小明琢磨了一下,覺得新高考的選考模式,確實能夠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但是同時也給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新高考環境中的學生,要注意提高自主選擇的能力,形成自律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針對感興趣的專業,選擇具體的高考科目。


例如,有的學生對軟件工程專業十分感興趣,那麼在高考的3+1+2選考模式中,這位學生必須要選擇物理專業。因爲選考模式中的大學招生,在具體專業上不再區分文理科,而是區分具體的高考科目,如果考生沒有相應的科目成績,那麼就難以報考相應的專業。


所以2018年入學的高中生,現在就要開始研究起來啦!


最後,一張圖帶你讀懂福建高考綜合改革——



來源:福建日報、揚子晚報、中國福建、福建教育電視臺

編輯:CC /校對:格格、南瓜

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

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優質靠譜的人才與職位

三明人找工作都愛用的人才站

戳二維碼 馬上發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