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梁山集团的核心人物,宋江的每一个举动都关乎梁山的发展。上一任寨主晁盖生前,梁山上的大厅叫“聚义厅”,晁盖死后改成“忠义堂”,这个轻微的改变可以看出两人的主导思想不同。晁盖重情重义,这种人领导的梁山讲究的是绝对公平,大家过得很开心。可是宋江上台后,明显那种“义”似乎有了第二种含义。

  那就是忠于朝廷。宋江为什么要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呢?“忠”指的是要忠于赵宋朝廷,而不是忠于山寨。虽然梁山在晁盖死后依旧是有酒有肉分金银,但是那种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梁山兄弟排了座次,你第一我第二,这明显就有了一种阶级感,让人有了尊卑。宋江满口都是道义,但让人觉得这种道义让它像一个土皇帝。

  还有一处,那就是梁山的杏色大旗也有了变化。之前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之后就改成了“顺天护国”。为什么旗子的颜色要用杏色?因为天子的龙袍就是杏色,这里面的联系自然就紧密了。不管是替”天“还是顺“天”,都是顺应天子,而不是天道。顺应天子行道义,顺应天子的意思打仗护国,都是为了大宋朝廷在卖命。

  之前虽然有人坚持反对朝廷诏安,那不就是要让宋江不能建功立业了。还有人支持宋江诏安,但哪些人不一定是顺从宋江的小九九,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梁山上的人毕竟还是山匪,即便是好人,但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一直揹着强盗的骂名吧。如果朝廷一直想要征剿梁山,宋江并不能保证每一次都可以打败官军,大宋随时都有可能将水泊梁山夷为平地。

  宋江是个口才非常厉害而且很会收买人心的人。他硬是能把那些不愿意诏安的兄弟头领说服,减少其中的摩擦,让他的团体显得更“和谐”一点。梁山内部也有很多矛盾,比如朱仝,为了让他上山,李逵杀了小孩子才让他上山,还有秦明,本来可以做官军,也被上山入伙。时间久了,自然也会有矛盾。所以诏安后,大家就可以一起效忠朝廷,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成了利索应当。自然也就摒弃前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