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海南被稱爲蠻夷之地,是貶謫官員和流放犯人的地方,不過近代到當代卻是一個開放旺地。

  如今的海南,既有黎、苗、壯等少數民族,更有大量福建移民,這些移民遍佈海南全省,尤其是近海區域,靠近省會海口的“科技之城”文昌福建移民最爲集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保留閩南語的發音習慣,可以和閩南人用閩南語作基本日常交流。

  福建人歷來有愛拼纔會贏的基因,不管在本土,還是在海南都曾經出現過大批量的移民潮。

  海南的移民潮主要出現在清末民初,其中以文昌的移民數量最多。

  文昌既有“椰子半海南”之說,也有聞名世界的文昌雞,新加坡著名美食文昌雞飯便是海南移民根據文昌雞的特點結合南洋飲食習慣創造而來的。

  在文昌,有很多洋溢濃郁僑鄉文化的地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南老街,它位於文城鎮的老城中心,形成於清末民初,主要由歸僑所建。

  文昌地處海南島東北端,氣候溼熱,早期鄉民下南洋首選的也是氣候相近、距離不遠的南洋地區,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佔比最大。

  文南老街上有很多雕塑,形象地反映了當年文昌商業的繁榮昌盛和下南洋的盛況,以及致富後榮歸故里的深情場面。

  老街上的壁畫和雕塑,一方面反映華僑往返故里的場景,另一方面重點突出華僑在異國的生活狀況。

  很多華僑初到南洋之時都是從最底層做起,代寫文書、製作海南雞飯、開雜貨店、開藥鋪、開米鋪等各行業都有所涉獵。

  文南老街是典型南洋風格騎樓街,吸收了南洋同類建築的精髓。這種建築最大的特色是一樓爲開放式商鋪,二樓以上爲居室,其中一樓所有商鋪都是凹進式的,門口有一連廊,雖然很窄,但在上面行走可以避免風吹日曬雨淋,非常人性化,不過正因爲連廊的遮擋,這種建築的一樓商鋪採光性打了折扣,白天如果不開燈的話,室內會很暗,這大概是今天很少城市再建造類似建築的原因。

  現在呈現在遊客面前的文南老街是經過修復的,不過基本保留了歷史風貌,一些久未回鄉的老華僑到這裏遊覽時總是不自禁垂淚。對於他們來說,這條街道不僅充滿異域風情,還承載着一段舊記憶。

  文南老街不算長,從頭走到尾最多半個小時,走馬觀花十分鐘就夠了。三角街的文昌白切雞不錯,有多間餐廳在製作。

  夜幕降臨後,河邊有很多夜市小攤檔,這裏出售的海南美食價廉物美。

  相比起三亞的超高人氣,文昌旅遊一直不溫不火,文南老街也很難得見到幾個遊客,不過保留更多本土文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是件好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