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已經結局了,很多人或許還在爲小黑子吳友諒的黑化而憤憤不平,但在小編看來這部劇中最有始有終堅持本心的就是他了。即使是身爲下人時,他爲了愛情也敢和老爺及救命恩人嚴振聲硬剛;在解放後,他又敢因爲5000大洋而和嚴振聲翻臉;他是思想轉變最快,最早從下人思維裏解脫出來的人。

其實仔細想想,小黑子要求的並不過分。他欠嚴振聲的命的確在1948年夏天親手殺了大哥吳友仁那天還清了,至於養育之恩,這麼些年做下人和後來與寶鳳一起照顧沁芳居和嚴家上下時也算還了。當然,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能用簡單的回報和報答多少來衡量,但同樣也不能因爲一時施恩,而始終凌駕於另一個人的利益之上,於小黑子是該有恩必報,於嚴振聲也該是做好事不求回報。

小黑子的兩次反叛集中在情感與經濟利益兩方面,其實歸根結底也是他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小黑子對寶鳳的情誼不是一天兩天,跨院每個人都看得出來看,所以當得知嚴振聲要藉着爲俞家傳宗接代娶寶鳳時,他惱了。勸不住想飛上枝頭的寶鳳,他只能另謀出路,想單獨開個醬菜園子完成自己的做老爺夢想。這雖然看去有點不仁義,但並不過分,感情世界裏沒有高低貴賤,如果不能扭轉姑娘的心意,轉投自己的門下沒毛病。

第二次反叛是因爲當初借下的5000大洋,嚴振聲不吭聲地充了公。這件事有必要替他申辯下,小黑子其實惱的不是合營本身,而是嚴振聲的自作主張,以爲他還是老爺身份,還能這麼自由地處置沁芳居。這點沒毛病啊,5000現大洋入股後小黑子是沁芳居半個老闆,本來他就有知情權和處置權,被莫名剝奪後不爽很正常。

後來要求嚴振聲一家退出多餘的房子也沒問題,畢竟解放了,嚴振聲退出多有的房子也符合歷史潮流。小編覺得實在沒必要如秀媽、寶鳳一樣依然覺得低人一等,住着上好的房子有虧。再換言之,其實大家是被秀媽的“下人思維”洗腦了,黑子的懂得爭取才是更符合時代要求的。

當然,也不能說小黑子一點問題沒有,在有些事情的處理上,他做的確實不合適。不論小黑子和嚴振聲有多大仇怨,他都不該拿嚴謝和鶴年的身世來反覆要挾,畢竟禍不及家人,這倆孩子都是小輩,實在沒啥要爲長輩恩怨埋單的必要性。而且最後關頭還要感謝小黑子,是他看不慣嚴謝的不忠不孝之舉,差點說出真相點醒嚴謝,才逼得牧春道出了原委,由此避免了嚴謝的黑化。

所以,綜上所述,小黑子其實並沒有很壞,他只是趨利性很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懂得盡力去爭取,才顯得有點不近人情,但其實本質他還是個好人,有道德底線的好人。文/小花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