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年,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裝劇不多,高口碑的現實題材劇如《大江大河》、《正陽門下小女人》、《最美的青春》卻接連湧現。2019年第一季度,《都挺好》憑藉對原生家庭的高度還原收穫較高討論度,成爲開年第一爆款。

  如何才能創作出高品質的現實題材電視劇?3月27日,導演鄭曉龍、《芝麻胡同》導演兼製片人劉家成、《都挺好》編劇王三毛、演員李立羣、青年演員宋軼以及新浪娛樂副主編張本齊聚一堂,共話現實主義精品劇打造的方法論。

  從左至右:張本、鄭曉龍、劉家成、王三毛、李立羣、宋軼

  對於《都挺好》的熱議,編劇王三毛表示:“該劇播出的20多天,我也在網上看了大家的留言。電視劇把大家折騰得夠嗆,很多人因爲《都挺好》生氣,甚至一個家庭兩代人看劇看不到一起,給大家帶來不便我向大家道歉。當然,如果這個戲能給有些觀衆帶來解決家庭問題、家庭困惑的啓示,我也感到很欣慰。”

  “爭議”和“啓發”是王三毛給出的現實題材電視劇關鍵詞。其中,姚晨飾演的女主角蘇明玉爲了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一路在生活和職場中披荊斬棘,她的堅持和倔強讓其成爲了現代女性的代表,蘇明玉式的經歷也得到了無數女性觀衆的同情。眼下,熱衷於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大多爲年輕觀衆或者女性觀衆。那麼,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是否應該擁有受衆偏向,多一些女性觀衆喜歡的套路呢?

  蘇明玉(姚晨飾)

  《都挺好》的編劇王三毛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其實我們在創作的時候,是不帶任何收視羣體的觀念去創作的。我們還是忠實於人物,忠實於這個故事,期待給觀衆帶來思考、震撼、共鳴。”

  劉家成也同意這個觀點。他以自己的作品爲例來說明不能盲從大衆的需求:“我拍《正陽門下小女人》時,很多人說導演你真偉大,你塑造了一個偉大的女人,女人的史詩。拍完《芝麻胡同》,網絡開始有不同的聲音,說我對女性不尊重。所以我今後的創作仍然是按照人情走,不會按照輿情走。按照輿情走,我的個性,我作品的生命就沒了。”

  《芝麻胡同》劇照

  過去電視是一個大衆媒體,然而隨着時代潮流的發展,觀衆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大衆”發展爲“分衆”難以避免。鄭曉龍從目前電視劇創作的現實境況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分衆現在成爲可能了,但對我們來講還是努力先做大衆,因爲你想做大衆說不定最後只做成了分衆。如果從一開始就做分衆,說不定你最終什麼衆都沒有,這是特別難的。”囿於年齡、閱歷的限制,全面性大衆題材挑戰太大。在真實創作的時候,他建議還是應該面向所有的羣體,避免過於聚焦而帶來的滑鐵盧。

  《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生產的國產劇類型中,現實題材佔比最大,佔全年產量的63.19%。其中,都市情感、家庭倫理、生活職場這幾個題材尤其受到影視製作人的青睞。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上,現實題材影視劇繼續領跑,《破冰行動》、《青春鬥》等劇成爲重點劇目。

  然而,現實題材電視劇中仍有極大部分套路明顯,劇情狗血、脫離現實,屬於披着現實主義的皮,實質是“流量明星+行業題材”的愛情劇。《創業時代》、《談判官》、《幕後之王》等劇就是如此。對比偶像劇,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對於演員演技要求更高。然而部分流量明星因爲年紀、閱歷、經驗的不足等原因無法完美契合人物,從而降低了觀衆的看劇好感。

  《創業時代》劇照

  對於選角,導演鄭曉龍和劉家成態度一致。他們認爲,演員的選角需要從電視劇角色出發,選擇最合適的演員。“朱一龍是流量嗎?”鄭曉龍表示,“流量小生並不是收視率的保證,演員和劇情纔是支撐觀衆看下去的動力。”青年演員宋軼也從自己的角度發表了對流量的看法,她把流量視爲年輕演員的附加品,在對角色進行判斷時應該多從演員的角度出發,至於演技的好壞應該交由觀衆去判斷。

  最後,對於破除套路,鄭曉龍導演表示,套路之所以被認爲是套路,是因爲被很多粗製濫造的劇強行使用,纔有瞭如此誤解。如何判斷劇情是否有套路,主要還要看情節是否符合情感邏輯,故意的、虛假的套路很難讓用戶產生共鳴。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是調整創作的方式,着眼於現實創作,致力於內容精煉,“有話不能長,無話不能短”。再就是對套路的細節進行精細化處理,抓住好的細節,把套路變得合情合理。

  劉家成則指出了套路的“可取性”。他認爲,套路是不斷重複產生的,某些價值觀也可以是套路,比如善良這種套路就值得堅守。李立羣指出,自己90%以上的戲都是套路,他的核心套路就是“往真了靠”,讓人覺得合理且不矯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