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光源可以看到,光的傳播路徑看不到。

2、火焰和閃電是物質嗎?

3、大量光子聚集是不是就形成了光源?


1:手電筒不管開與不開都看得到(光源),光子飛離過後什麼都沒有留下,當然你就看不到傳播路徑了!

2:你看到的火焰和閃電肯定是先看到光,但這個光是由我們所常見的物質發出的,在物理界光也是物質,所以火焰和光可以說是物質,但也伴隨著能量;

3:光源不以光子聚集來確定,而是說能發出光子的就可以說是光源,哪怕只有一個原子呢!


1 不是看不到你而是密度大 存在空中每一縫隙,反例就是激光筆

2是

3 可以這麼說


①光源之所以可以看到是因為它在向四面八方發射光子。只要你處在光源的投射面上,就會有光子射向你的眼睛,你看到了光源。

對於第二個小問,光路其實是可見的,只不過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光路可見是由於光在傳播過程中會被空氣分子散射,其中一部分散射光進入到我們眼中,就能夠看見光路了。但為什麼生活中我們常常看不見光路呢?假設你在一個不透光的小屋中,你面前有一個燈泡。你打開燈泡,這時有一個散射光子A進入到你眼中,既然接受到了散射光子,理所當然能看到光路,但這沒完。這間屋子的牆壁是會反光的,還有一個光子B從光源出發,射到你面前的牆壁上反射到你眼中。這時,你接收到了兩類光子,一是你正前方散射而來的A類光子,二是從你正前方反射而來的B類光子。由於反射的B類光子的光強往往大於散射而來的A類光子,所以A類光會被更強的B類光掩蓋住(就像白天太陽的強光掩蓋住了更弱的星光)。既然散射光被掩蓋住了,我們就無法看見光路了。

另外,根據上文的敘述,想要看到光路就必須把來自其他地方反射的光強盡量減少,以減弱強光的掩蓋。比如可以拿個手電筒去鄉下(鄉下的晚上一般一片漆黑,沒有其他光源的幹擾),把手電筒照向天空,理論上講就沒有反射光,你就可以看到光路了。

②火焰是等離子體。常溫下的原子周圍有電子在固定的區域內運動,而等離子體內的電子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區域來限制它的運動,就相當於電子在原子周圍瞎飛,因此等離子體也更易與導電。

閃電本質上是電子流,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的各色閃電就是一堆高能電子。

③並不是光源。光源能被看到本質上是我們看到了它發出的光子,所以說要想成為光源首先要發射光子。而僅僅是把光子聚集起來而不發射就無法形成光源。


不懂得專業的回答,就不顯醜了。

但是第三條感覺有點彆扭,光源不是光子的聚合體,光源是一堆物質,然後從中產生光子。

沒記錯的話,在微觀角度下電子進行能級躍遷時釋放能量,即產生光子。


記住一句話,你看到一切,都是光進入你的眼睛。沒光進入眼睛,你啥也看不見。看不到光的路徑,那是沒光對準你的眼睛,當發生漫反射的時候,就能看見了。


實際上你能看到光源的時候 就是等於看到傳播路徑了。


一個人從你眼前經過時,他身上不斷有光反射到你的眼睛裡,所以你能看到他的路徑。一束普通光從你眼前經過,這束光不會一邊向前傳播,一邊向四周再發射另外的光子。所以呢?你就看不到這束光的路徑,即使就在你眼前穿過。(不要跟我說空氣或灰塵反射之類的現象,我說的是穿過眼前的光)

從光源射入你眼睛裡的光線密度最大、強度最高,你當然能判斷出光源的位置了。不過也只是大概位置。如果你離光源很遠(比如5公里以上),你是判斷不出來你和光源的距離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