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土爾扈特腰刀,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土爾扈特腰刀
土爾扈特腰刀

乾隆三十六年,27歲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率領他的部眾約十七萬人,衝破沙俄數萬軍隊的圍追堵截,歷盡千辛萬苦,行程萬餘裏,歷史半年,完成了回歸祖國的偉大壯舉。

在避暑山莊,乾隆皇帝接見並宴請了渥巴錫等人,渥巴錫將他用以指揮部眾的腰刀進獻給了乾隆皇帝。

土爾扈特腰刀通長85釐米、寬3.5釐米,刀鞘由鯊魚皮和牛皮呈螺旋狀相間製成,中間飾以銀絲。刀柄頭為銀質,中間鑲嵌有一顆紅珊瑚珠。刀鞘上的皮簽寫有「渥巴錫進」幾個字。

乾隆皇帝對這把腰刀視為珍寶,將它存放於宮中,以示對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的重視。

遏必隆刀
遏必隆刀

在故宮博物院,還珍藏有一把看起來並不顯眼的綠鯊魚皮鞘腰刀。

在刀柄上,繫有一塊象牙牌,其中一面刻有:「遏必隆玲瓏刀一,乾隆十三年賜經略大學士公傅恆平定金川用過」;另一面刻:「鹹豐」印一方,並「神鋒握勝」四字。

這把腰刀本是康熙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前之物,刀因人而得名。後來,這把長60釐米的小腰刀,被清代皇帝當做「尚方寶劍」使用。

乾隆十二年,遏必隆之孫在第一次金川之戰爆發之時兵敗,乾隆皇帝怒奪其職,改派大學士傅恆率軍出征,並賜他遏必隆刀。

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時,鹹豐帝也曾特賜遏必隆刀給賽尚阿,以壯軍威。

乾隆御用大閱刀
乾隆御用大閱刀

上面這把大閱刀,是僅供乾隆皇帝在大閱慶典、親徵、凱旋等重要場閤中佩戴之用。

刀身全鋼鍛造,刀體開雙槽,裝具鏤空雕刻。在乾隆十三年之後,皇帝在正式場合所佩腰刀都必須採用欽定的制式,包括腰刀的尺寸、紋樣、顏色等,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

而且,根據不同的場合儀式,分成了皇帝大閱佩刀、皇帝吉禮佩刀和皇帝隨侍佩刀三種。

乾隆十三年,總管內務府造辦處遵旨製作共60把刀劍,包括30把天、地、人 腰刀和30把天、地、人寶劍,共耗時十年才鑄造裝飾完成。其後,在乾隆四十四年、五十八年、六十年,又分三批製作天、地、人腰刀,每一把的形制、樣式、紋樣、質地等,都要經乾隆帝親自授意、修改和審定。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

這把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在2012年秋季的嘉德拍賣會上,以4830萬元成交。

刀身呈S型,上面以錯金、銀、銅絲飾以祥龍在雲間飛騰的圖案,框內還嵌刻「天字十七號」和「寶騰」刀名,另一面為「乾隆年制」款識。刀尖上揚,刀銎鍍金鏤雕,刀鞘為木質,外蒙金桃皮。

寒鋒腰刀
寒鋒腰刀
寒鋒腰刀

上面這把寒鋒腰刀是乾隆四十四年所造,長96釐米,與「章威、流光、逐指、搖電、飛蛇」等共十把刀為第二批製作。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

上面這把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長100釐米,劍身鋼質,接近劍柄處,為以金、銀、銅三絲組成的圖案:一面為隸書「地字一號」及劍銘「出雲」;另一面為隸書「乾隆年制」及雲紋圖象。木質刀鞘外蒙紅鯊魚皮,劍箍鏤雕吉祥圖案。

神鋒劍
神鋒劍

上圖為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鑲魚皮嵌石把銅邊鞘神鋒劍,長63釐米。

神鋒劍上的寶石採用的是一種瀕臨失傳的蒙鑲工藝,被滿族廣泛使用在宮廷器物的製作中。劍身採用戧金技術飾以「神鋒寶劍」及「乾隆年制」金字。

乾隆天字三號「孔純」刀
乾隆天字三號「孔純」刀

乾隆天字三號「孔純」刀,通長94釐米,青玉刀柄。這把刀的特色是它的鐵鋄金鏤空如意圓盤護手,內部有四條可以活動的奔龍。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還十分鐘情於獵刀。自古以來,春蒐、夏苗、秋獮、冬狩,是古代帝王重要的狩獵活動。蒐、苗、獮、狩,分別就是古代對春夏秋冬四季狩獵的稱謂。尤其到了清朝,為示武於天下,借田獵以講武,乾隆每年都會對八旗官兵進行「圍獵騎射」考覈。

獵刀,刀身更為鋒利,型制更為短小,一般長10釐米到40釐米不等,挎於腰間,方便狩獵後進行剝皮、切割等工作。

圖片來源: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官網
圖片來源: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官網
圖片來源: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官網

這種獵刀,並不是作為實戰之用,主要為狩獵和收藏把玩之用。下圖為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乾隆帝御用獵刀,工藝精良,裝飾華美。

金燒藍鑲鑽石寶石絨鞘獵刀
金燒藍鑲鑽石寶石絨鞘獵刀

金燒藍鑲鑽石寶石絨鞘獵刀,刀柄採用金燒藍工藝,並鑲嵌有各色寶石、鑽石、祖母綠。

玉雕花把皮鞘獵刀

乾隆帝御用的玉雕花把皮鞘獵刀,玉質刀柄雕作花型,外鑲金絲,內嵌紅、藍等寶石。

玉雕花把紅絨鞘匕首獵刀

清宮造辦處製造的乾隆帝御用獵刀。碧玉刀柄,上面雕成白玉花三朵。

玉把包金鞘獵刀

乾隆御用的玉把包金鞘獵刀。

乾隆皇帝還命令使用上好的羊皮做成皮簽,繫結在刀劍上,上面記錄名稱、製作年月、進獻者名等信息,以便宮廷保管。

而且,乾隆帝還特製楠木箱,專門盛放收藏這些刀劍。楠木箱上,分別鐫刻 「功全利器」、「湛鍔韜精」、「神鋒握勝」、「霜鍔含清」、「寶治凝濤」等字句,藏於武庫。目的是繼承先帝遺志,訓諭後世,以記武成:

「內廷制勝鴻寶,武功良具,昭功紀獲……,於以見我朝宣威制勝之盛,昭垂法守,遠靖邇安,永永無極」。

公眾號:大馬士革刀研究所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