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土尔扈特腰刀,有著特殊的历史意义。

土尔扈特腰刀
土尔扈特腰刀

乾隆三十六年,27岁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领他的部众约十七万人,冲破沙俄数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千辛万苦,行程万余里,历史半年,完成了回归祖国的伟大壮举。

在避暑山庄,乾隆皇帝接见并宴请了渥巴锡等人,渥巴锡将他用以指挥部众的腰刀进献给了乾隆皇帝。

土尔扈特腰刀通长85厘米、宽3.5厘米,刀鞘由鲨鱼皮和牛皮呈螺旋状相间制成,中间饰以银丝。刀柄头为银质,中间镶嵌有一颗红珊瑚珠。刀鞘上的皮签写有「渥巴锡进」几个字。

乾隆皇帝对这把腰刀视为珍宝,将它存放于宫中,以示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重视。

遏必隆刀
遏必隆刀

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有一把看起来并不显眼的绿鲨鱼皮鞘腰刀。

在刀柄上,系有一块象牙牌,其中一面刻有:「遏必隆玲珑刀一,乾隆十三年赐经略大学士公傅恒平定金川用过」;另一面刻:「咸丰」印一方,并「神锋握胜」四字。

这把腰刀本是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前之物,刀因人而得名。后来,这把长60厘米的小腰刀,被清代皇帝当做「尚方宝剑」使用。

乾隆十二年,遏必隆之孙在第一次金川之战爆发之时兵败,乾隆皇帝怒夺其职,改派大学士傅恒率军出征,并赐他遏必隆刀。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时,咸丰帝也曾特赐遏必隆刀给赛尚阿,以壮军威。

乾隆御用大阅刀
乾隆御用大阅刀

上面这把大阅刀,是仅供乾隆皇帝在大阅庆典、亲征、凯旋等重要场合中佩戴之用。

刀身全钢锻造,刀体开双槽,装具镂空雕刻。在乾隆十三年之后,皇帝在正式场合所佩腰刀都必须采用钦定的制式,包括腰刀的尺寸、纹样、颜色等,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而且,根据不同的场合仪式,分成了皇帝大阅佩刀、皇帝吉礼佩刀和皇帝随侍佩刀三种。

乾隆十三年,总管内务府造办处遵旨制作共60把刀剑,包括30把天、地、人 腰刀和30把天、地、人宝剑,共耗时十年才铸造装饰完成。其后,在乾隆四十四年、五十八年、六十年,又分三批制作天、地、人腰刀,每一把的形制、样式、纹样、质地等,都要经乾隆帝亲自授意、修改和审定。

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
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
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

这把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在2012年秋季的嘉德拍卖会上,以4830万元成交。

刀身呈S型,上面以错金、银、铜丝饰以祥龙在云间飞腾的图案,框内还嵌刻「天字十七号」和「宝腾」刀名,另一面为「乾隆年制」款识。刀尖上扬,刀銎镀金镂雕,刀鞘为木质,外蒙金桃皮。

寒锋腰刀
寒锋腰刀
寒锋腰刀

上面这把寒锋腰刀是乾隆四十四年所造,长96厘米,与「章威、流光、逐指、摇电、飞蛇」等共十把刀为第二批制作。

乾隆地字一号「出云」剑
乾隆地字一号「出云」剑

上面这把乾隆地字一号「出云」剑,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长100厘米,剑身钢质,接近剑柄处,为以金、银、铜三丝组成的图案:一面为隶书「地字一号」及剑铭「出云」;另一面为隶书「乾隆年制」及云纹图象。木质刀鞘外蒙红鲨鱼皮,剑箍镂雕吉祥图案。

神锋剑
神锋剑

上图为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镶鱼皮嵌石把铜边鞘神锋剑,长63厘米。

神锋剑上的宝石采用的是一种濒临失传的蒙镶工艺,被满族广泛使用在宫廷器物的制作中。剑身采用戗金技术饰以「神锋宝剑」及「乾隆年制」金字。

乾隆天字三号「孔纯」刀
乾隆天字三号「孔纯」刀

乾隆天字三号「孔纯」刀,通长94厘米,青玉刀柄。这把刀的特色是它的铁鋄金镂空如意圆盘护手,内部有四条可以活动的奔龙。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十分钟情于猎刀。自古以来,春搜、夏苗、秋狝、冬狩,是古代帝王重要的狩猎活动。搜、苗、狝、狩,分别就是古代对春夏秋冬四季狩猎的称谓。尤其到了清朝,为示武于天下,借田猎以讲武,乾隆每年都会对八旗官兵进行「围猎骑射」考核。

猎刀,刀身更为锋利,型制更为短小,一般长10厘米到40厘米不等,挎于腰间,方便狩猎后进行剥皮、切割等工作。

图片来源:匠人工坊手锻大马士革刀官网
图片来源:匠人工坊手锻大马士革刀官网
图片来源:匠人工坊手锻大马士革刀官网

这种猎刀,并不是作为实战之用,主要为狩猎和收藏把玩之用。下图为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帝御用猎刀,工艺精良,装饰华美。

金烧蓝镶钻石宝石绒鞘猎刀
金烧蓝镶钻石宝石绒鞘猎刀

金烧蓝镶钻石宝石绒鞘猎刀,刀柄采用金烧蓝工艺,并镶嵌有各色宝石、钻石、祖母绿。

玉雕花把皮鞘猎刀

乾隆帝御用的玉雕花把皮鞘猎刀,玉质刀柄雕作花型,外镶金丝,内嵌红、蓝等宝石。

玉雕花把红绒鞘匕首猎刀

清宫造办处制造的乾隆帝御用猎刀。碧玉刀柄,上面雕成白玉花三朵。

玉把包金鞘猎刀

乾隆御用的玉把包金鞘猎刀。

乾隆皇帝还命令使用上好的羊皮做成皮签,系结在刀剑上,上面记录名称、制作年月、进献者名等信息,以便宫廷保管。

而且,乾隆帝还特制楠木箱,专门盛放收藏这些刀剑。楠木箱上,分别镌刻 「功全利器」、「湛锷韬精」、「神锋握胜」、「霜锷含清」、「宝治凝涛」等字句,藏于武库。目的是继承先帝遗志,训谕后世,以记武成:

「内廷制胜鸿宝,武功良具,昭功纪获……,于以见我朝宣威制胜之盛,昭垂法守,远靖迩安,永永无极」。

公众号:大马士革刀研究所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