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菌草」技术由中国专家在巴新推广成功;

后来,「菌草」成了巴新前国防部长女儿的名字。

再后来,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更多的「菌草」技术在两国合作的农业示范园区推广开来.......

近年来,中国与巴布亚纽几内亚关系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经贸投资合作方兴未艾,取得了长足进步。相信随著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业合作将大有可为。

自然条件「优」,基础设施「差」的双面巴新

巴布亚纽几内亚地处赤道,气候终年温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生产条件十分优越。这里不仅出产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咖啡和可可,还有格外香甜的热带水果和香草等。其咖啡广为人知,品牌知名度颇高,但由于加工条件受限制,目前年产量仅7万吨,供不应求。香蕉、西瓜、木瓜、芒果、椰子等食用之余还可以出口。但是巴新只具有初加工能力,且交通不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巴新种植园成熟的咖啡红果(来源:搜狐)

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巴新有800万人口,大多居住在农村地区。番薯、木薯、土豆、玉米、芋头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受益于气候和土壤,不需要精心打理,作物就可以自给自足。因此,巴布亚纽几内亚农业发展状况较为落后,土地和资源都严重开发不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农业产值占巴布亚纽几内亚国内生产总值的27%,因而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著重要意义。为此,未来5年巴新政府计划重点发展农业,并将农业财政预算提高到6.659亿基纳(约14.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2%。还设立了总额达1亿基纳的农业商业化基金,其国家开发银行也提供了1亿基纳用于农业中小企业贷款。税收政策上给予的优惠也十分诱人。例如,农业领域投资可享受10年免税;农业科研和农业服务的支出可享受150%税前扣除;农村企业所得税率下调为20%等。

中国巴新农业合作由来已久、越走越宽

▲2016年12月12日,《中国巴新综合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来源:中冶科工)

中国巴新的农业合作始于巴新脱贫路,走向了「一带一路」的共同富裕。

2000年签署《福建省援助东高地省发展菌草、旱稻生产技术项目协议书》后,中国福建在该国成功推广了菌草技术和旱稻宿根法栽培。菌草技术是由中国专家原创的一项以草代木栽培食用和药用菌的综合性技术,不需要使用和破坏森林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选择。当时,巴新的示范基地还属于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不少人仍过著「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的日子。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菌草生产从示范基地扩展到巴新的3省10区,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户的生活。巴新前国防部部长卡拉尼激动地为女儿改名为「菌草」。

2018年6月,巴新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双方在农业投资、农产品加工开发、技术合作和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批农业企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资金,帮助巴布亚纽几内亚农业朝著现代农业迈进。「一带一路」中国-巴新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占地6000余亩,计划建成集种植、养殖、深加工、检验检疫、进出口许可、自主报关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

巴新正在发挥自身优势,凭借其环境污染小,大量肥沃的土地能达到世界最顶级的无污染、有机食品的土壤要求,积极寻找能够消化这些农产品的高端市场。而对食品健康需求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无疑可以成为巴新的合作伙伴。巴布亚纽几内亚总理奥尼尔称,希望在经济发展方面借鉴中国经验。中国驻巴新大使薛冰在受访时表示,巴新矿产、林业和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这些都是开展「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优先领域。

今年,巴布亚纽几内亚将主办APEC峰会,奥尼尔称这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会,将极大地推动巴布亚纽几内亚经济社会发展。随著中国巴新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业合作将大有可为。

中国一带一路网:项目丨让吉布地GDP五年增两倍,这个自贸区如此神奇!?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中国一带一路网:尼泊尔同中国签「历史性」港口协议,今后可通过中国贸易?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