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湾就会提起凤凰城-台南府城,而说到台南就会记忆起台南大饼...............

 台南-是台湾最闻名结婚礼饼"台南大饼"的制作发源地 ,谚云:「呷好饼,嫁好尪,台南大饼尚大方」。台南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古老都市,在这里有许多知名的小吃,及最早的糕饼产地,有据说是三、四百年承传下去的「老」式糕饼,诸如:椪饼、凤片糕、凉糕、麦粉酥、沙西饼、台南大饼、口酥饼、面茶……等。

除夕,是中国人传统的全员大扫除的日子。.

这天,看到爸爸在工场,里忙著把各式各样的工具,搬出来清洗整理。好奇的我,凑合著挨近爸爸的身边,看看爸爸到底在忙什么。只见到爸爸把一些好大的糕模、饼印跟一些动物造型的模具,小心的清洗、擦拭、排列、晾干。当我好奇的伸手要去触掽那些大饼印时,爸爸很紧张的告诉我要小心,因为那些饼印是很重的。我调皮的问:爸爸那有多重啊?,爸爸回答我:那个饼印,可以制作一个五斤重的大饼呦,你说重不重啊!。听到这里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饼啊!,爸爸说:因为台南出大饼啊!

     

我ㄧ脸茫然的表情望著爸爸,于是,爸爸就慢慢告诉我一些我们家传统台南大饼的历史由来:

爸爸告诉我,我们是从高祖父那一个十八世纪末(清光绪年间)的年代,因清末动乱,就从福建-福州移民过来,于台南市民权路(日据时期称为本町)所建立,先期以肉制品起家,制作香肠、腊肉、肉干、肉脯、胆干、平鸭……等。

在第二代负责人的经营下,于日据时代- 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正式悬挂招牌,更加入烘培糕饼的制作,以生产台湾汉式传统糕饼、寺庙祭祀礼品与年节婚庆礼饼为主。由于位于民权路之旧舖,因于战乱中炸毁,于是由曾祖父(第二代负责人),另觅得海安路95号的前址,继续营业。

民国82年,因配合海安路拓宽拆迁计划,再迁移至现址-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343号。至今有登记证明的时间,已经超过4代,八十个年头了。

在这期间,我们家族经历了日据时代、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轰炸、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迁台、见证过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而来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不管时局仳变或世代更替,我们都是靠著贩售一块块的台南大饼生活下来的。

当年,台南府城的大饼全省闻名,习俗上是一块饼一块糕,每块都是五斤起跳,最重曾达十斤一块,每每婚庆嫁娶的主人家,都要订制大饼装在谢篮里,扛到女方家,与大家一起分享,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能沾染主人家里人生进阶的喜悦。

 

大饼-

 

即汉饼,依台南习俗嫁女儿吃大饼,而且通常以斤计算,单块饼之净重有五斤、六斤、八斤至十斤不等。内容以一块大饼与一块大糕仔(后来改为蛋糕)为一份,以分送告知所有亲族。

 

因此,订婚当天男方扛大饼到女方家数量愈大愈体面,所以大饼通常是订婚时做面子用的,以知名且传统的老字号饼舖,来做大饼,可以帮女方家做足面子。数量、重量越大越能衬显女方体面。

  

 

合婚饼-

 

即盒饼,为分送左右邻居或好友,通知有女出合喜事之礼。

  

 

内容规格多为六块汉饼,或部分西点蛋糕相互组合的盒饼。而以六为基数,是取六和的意思。双数有双双对对之意,因此十二个也可以,但切勿拿四或八个,因为数字不吉利。

 

    

 

在台南的婚嫁中,喜饼是一份攸关新人或双方家长「面子」与「里子」的东西,所以分送盒饼一定要充足,故往往会有分送盒饼数量不足的状况发生。

以往若发生此情形,主人家因婚期关系,往往无法再赶制盒饼﹐所以就以当时铁盒制的小西饼,即所谓的(铁盒仔饼)递补分送。

 

小糕饼包-

 

一包饼(口酥饼)、一包糕(咸糕)所组成。用于新娘归宁时的伴手礼。

 

 

 

米香饼-

 

为当时物资缺乏下的另一种喜饼形式,在台湾乡间颇为常见。通常以米爆成,做成圆型状。现在新人送米香饼的不多,不过呢,米香饼郤是很传统的喜饼。

 

俗话说:「吃米香嫁好尪」意即吃了米香饼,就能觅得一位好夫婿。

 

 

 

面盆糖-

 

以糖及糖粉制成,代表甜甜蜜蜜,表面画上装饰并写上合婚或大字,配合圆脸盆,代表圆满。用于女方回给男方的回礼。

 

爸爸说:我们做糕饼的,除了货真价实之外,还要有一份诚信服务的心!当客人慕名而来,将他们人生大事的需求交托给我们,我们就必须把客人的面子问题,看做比我们自己的还来的重要。坚持传统的原料与工序,不乱添加人工原料、不作假,是我们基本诚信的要求!除此之外,更要赋予每批商品,都能呈现出浓厚的礼俗文化象征意涵,及客人们对于喜悦感情的传达,体现出台南人对传统礼节的尊重,与人际交流的豪气」。

 

我想,台南大饼之所以"大",除了主人家的面子问题以外,更展现出台南人的内蕴精神就是-分享就如同分送喜饼的闽南话幸饼一般。在二战时期的台湾,因为有粮食管制,有时候,没有充裕的糖、面粉等原物料可制作喜饼,所以主人家便会有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商借物资来制作喜饼的行为,而于喜饼制作完成,主人家会将大饼切开,分送喜饼给借物资的人,即所谓的借原物料而还饼,而为求喜气的口语,即成幸饼一语。

 

其相互帮助、互惠互利的共享精神;百姓之间帮忙主人家完成终身大事的物资,而主人家回报喜饼,让大家分享主人家「人之大伦」的喜气。除了保留传统的府城糕饼风味之外,此种精神,我想才是台南大饼更能传承下去的要因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