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姊:

 

    大姊我发现,排在疯仔的BLUE! Monday系列后面压力好大呀!

 

    不过我们做学问的要有志气,迟早有一天要打败他!

 

 

    今天要介绍的主题是「科学革命」。我想先介绍一本书给大家,Steven Shapin的《科学革命:一段不存在的历史》(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5917),如果有机会能看的话,不仅对所谓「科学革命」这段历史,甚至于对历史学本身,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先来谈谈各位对科学革命的第一印象。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并称为「三大革命」,而这三个「大革命」则是造就今日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在过去的时代,宗教神学的力量是凌驾于所有权力之上,甚至连国王都无法与教皇对抗,而这三个革命最大的共通点便是,讲求「理性」、「人文」与「科学」,都是与神学分庭抗礼的学问与想法,因此史学家们最初将它们称呼为「革命」是有其意义所在。

 

    但如同我上篇所说,命名是要很小心的,科学革命的英文是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在英文中,the代表冠名词,用意在于强调一件事物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开头字母用大写S与R,也有同样的用意。可是这样的用法是要很慎重的,通常我们这样命名,是在很确定这段历史的独特性,例如秦朝(Qin Dynasty)、美国独立战争(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或American Revolution),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写字母才会合理。我们来看看科学革命,其实它是一段历经长时间努力下的成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像最直观的革命「碰」的一声就产生巨大改变,而且当代的科学家并没有计划,也没有一起约定好说「嘿,待会儿我发现地心引力,你就负责提出地动说,然后咱们来轰轰烈烈地搞一场科学革命吧!」此外,在十六到十八世纪,这段充满「巨大变革」的时代,如果细心一点便可发现,这些改变其实只局限于所谓的上层阶级。科学的知识虽然被科学家们不断发掘,但并没有普及到民间;所谓的启蒙运动,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风潮,也仅仅是贵族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家常,就好像总统今天提倡马拉松运动,乡下农夫只会说「挖哩刹洨哩」一样,所以如果要说当时整个欧洲正弥漫在「科学革命」的氛围中,我想是要打上一个大问号的。因此「科学革命」这个专有名词才会被最近的科学家提出来质疑,认为不应该有这么一个固定的名词来定义这个时代。

 

    这样可能有人会问,那我们学历史,如果每件事都被质疑,每个名词都采取怀疑的态度,那不是太累了吗?我只能说,其实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困难性,起因就在于语言本身的局限性,我们时常很难用单一字眼来描述我们所见到的事实,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的名字,或是外号,是否就能代表一个人?又或者我们自己有没有办法用少许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其实都是有其难度的,所以我们并非真的要在鸡蛋中挑骨头说每个名词都必须被怀疑,每个名词都必须被重新检视,而是希望透过这种反复讨论思考的过程,来还原一些单纯从名词中看不到的现象和内容,透过不断的检视,也才能让叙述更加完整。

 

    希望今天的讨论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喔!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提问,或是想听哪方面的议题也欢迎多多留言讨论!

 

    下次的议题暂定为:周公是否有称王?以文献纪载来讨论礼教的提倡者周公在兄长初死,继位者尚年幼的时期,是否有自立为王的可能性?

 

    那么大家晚安,我们下次见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