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7)  
作品表

1996
《赌国惊爆》(Hard Eight
1997
《不羁夜》(Boogie Nights
1999
《心灵角落》(Magnolia
2002
《恋爱鸡尾酒》(Punch-Drunk Love
2007
《黑金企业》(There Will Be Blood
2012
《世纪教主》(The Master
2014
《性本恶》(Inherent Vice

如果要选出当今最被推崇的导演,保罗汤玛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以下简称P.T.安德森)必定榜上有名。自1996年出道以来,P.T.安德森只拍摄了七部作品,但几乎每一部都是无懈可击的杰作,而 2007年的《黑金企业》更被许多影迷称为「这个时代的《大国民》(Citizen Kane)」,使他被封为当代美国最伟大导演。

P.T.
安德森曾被录取纽约大学的电影系,不过两天之后就决定退学,「电影学校完全是骗人的。因为你想要的那些信息,你自己就能找到。」就像许多在1990年代出道的大导,如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tino)和史蒂芬索德堡(Steven Soderbergh),P.T.安德森属于「VCR generation」的一份子:这一代的导演的共通点是透过录影带来学习电影,在观看大量的电影之后从中取得各式的点子,用自己的想法来过滤这些灵感,最后修炼出自己的风格。他将退还的学费拍摄了短片《Cigarettes & Coffee》(1993),而且此片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之后,好莱坞正式向他发出了邀请函。

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1)
 
自从他开始了导演生涯,P.T.安德森一直被人们誉为这一代的劳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这位已故的美国大导喜爱带著顽童般心态来创作,不止题材多样化,多数作品反映社会文化各面向,时常带有讥讽意味,鲜少让人在结局感到和缓与满足。而P.T.安德森则是被视为这种阿特曼式创作精神的接班人。在 1996年,P.T.安德森完成了第一部长片《赌国惊爆》,一个相当平淡的小格局黑帮片。全片散发一种优雅安静的气氛,但同时又带有愤世嫉俗的边缘性,而且「没有人是赢家」的结局,让人嗅到了一点阿特曼味道。不过,电影公司并不满意拍摄完的成品,且拒绝P.T.安德森的最终剪接权,直至影片得到了戛纳电影节的关注,电影公司才公映P.T.安德森的版本。
 
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2)  

1997
年,P.T.安德森自编、自导了《不羁夜》。P.T.安德森在《不羁夜》使用同样的阿特曼式手法来描写1970年代色情片行业,但此片更突出的是它有了阿特曼式的规模。电影里有十几个主要人物,而且影片将每个角色生活彼此交织在一起,很明显P.T.安德森特别对阿特曼同样描写1970年代的群体戏杰作《纳许维尔》(Nashville1975)做了笔记。《不羁夜》不只让观众看到阿特曼式的创作精神与野心,也同时展现了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带给P.T.安德森在节奏感与风格上的影响,影片充满了手持稳定摄影(steadicam)、快速追镜(whip pans)等史柯西斯惯用的技巧。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一个广受影迷称颂的长拍镜头,观众一下子就被带入《不羁夜》的世界,颓废、嗑药、性开放的 1970年代,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色情业大牌,正在享受其中;然而,到了影片中段,故事急转而下,《不羁夜》从描述色情片行业的黄金时期变成 1980年代的沦落与空虚。在戏剧上来看,《不羁夜》的剧情结构与史柯西斯最出色的作品《四海好家伙》(Goodfellas1990)与《蛮牛》(Raging Bull1980)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描述一群人物的大起大落,戏里角色们从人生的最高峰跌落至最绝望的低潮。《不羁夜》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得到国内外的多个奖项,而且还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

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3)  

1999
年的《心灵角落》赢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P.T.安德森这次把视角放得更大,企图通过这部作品来剖析现代都市中人们疏离与伤痛,挑战阿特曼的《银色性男女》(Short Cuts1993)。P.T.德森仍然采用了《不羁夜》的多线性人物述事以及部分的史柯西斯式风格;不过,如果说《不羁夜》刻意让观众陶醉于影片里的世界,《心灵角落》的技术表现更侧重于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影片在许多角色之间平行切换,接近三小时的片长里仍然维持活力的节奏。在戏里的一场独白戏,当杰森罗拔兹(Jason Robards)所饰演的角色在承认自己在过去一生中所犯的错误时, P.T.安德森将影片切换到其他几个同样处于低潮的角色:菲利普贝克霍尔(Philip Baker Hall)患上癌症,饰演她女儿的玛露娜华特斯(Melora Walters)自我厌恶,约翰莱利(John C Reilly)因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而感到羞愧,威廉梅西(John C Reilly)即将犯法,茱莉安摩尔(Julianne Moore)有自杀倾向,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独自面对他试图逃避的过去,和菲利浦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一个感性的聆听者。P.T.安德森曾声称《心灵角落》是他的最私人的作品,这部杰作也使他迈入了美国一线文艺大导的行列。

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4)  

舍去了广大视角和人文反思,由亚当山德勒索主演的《恋爱鸡尾酒》(2002)大概是他导演生涯最古怪的作品了。这一次,P.T.安德森不再追求群戏,而著力於单个角色的塑造,这样的戏剧设定延伸到后来的《黑金企业》与《世纪教主》。影片仍然看到一点点阿特曼的影响力,比如P.T.安德森采用了阿特曼《大力水手》(Popeye1980)里面的歌曲「He Needs Me」,与强布莱恩(Jon Brion)的配乐搭在一起带给影片ㄧ种怪异但又令人眩晕的浪漫感;另外,主角巴瑞(巴瑞亚当山德勒饰)的蓝色西装很难不让人想起《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 1973)里的埃利奥特古尔德(Elliott Gould)。不过,除此之外,P.T.安德森开始较少依赖模仿前人,并开始试图建立自己风格。即使用上了长镜头,为了捕捉巴瑞内心抓狂的焦虑感,P.T.安德森采用了异于以往的表现手法。


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的Kevin B. Lee 指出《恋爱鸡尾酒》的长拍镜头与P.T.安德森之前作品里长拍的不同之处:在《不羁夜》和《心灵角落》里的长镜头移动速度较快,而且都是旨在介绍人物,以及交代要让观众知道的讯息;《恋爱鸡尾酒》的长镜头并没有快速移动,而是缓慢地跟随著主角,旨在让观众观察主角的内心。最好的例子是当巴瑞与姐姐们见面时,影片以中镜头缓慢地移动,巴瑞并没有被放在画面的中间,而是被位置于画面的边缘。除了巴瑞,观众还可以看到环绕在他周围的姊姊们,当巴瑞的一个姐姐从画面外的一个方向跟他说话,另一个姐姐则从另一个方向进入画面。这种摄影的运作配上演员的位置成为一种多方向的戏剧张力,单从画面观众就可以感受到巴瑞因姊姊们的关系而造成长期的压抑(注)。

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5)  2015-02-09 焦点人物01 -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 (6)  

沉寂了五年之久,P.T.安德森推出了《黑金企业》,不止将这种较接近静态美学的新风格更加发扬光大,更成为无数个年度十大电影名单之首。P.T.安德森抛弃以往受史柯西斯影响的形式与节奏,转换成史丹利库柏力克(Stanley Kubrick)风格,强调构图的重要性,大量使用近距离的面部特写,强调主角细部表情的变化。与其试图构建强调连贯性的叙述,P.T.安德森变成类似以绘画的方式来拍电影,采取了库柏力克倾向于宁静和蓄意的步伐,然后再由观众自己经由影片的细节与气氛来挑起自身观影的情绪。

除了库柏力克,P.T.安德森更向另外一位大师约翰休斯顿(John Hueston)取经:《黑金企业》参考了休斯顿的代表作《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1948),而《世纪教主》则是启发自休斯顿在1946年拍摄的纪录片《Let There Be Light》。休斯顿的电影经常以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男性角色作为主角,这些角色选择或是被逼迫面对无情的制度,然后最终失败。更重要的,这些角色到最后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黑金企业》的丹尼尔普兰攸(丹尼尔戴路易斯饰)就是个典型休斯顿电影角色。跋扈强悍,通过意志的力量,丹尼尔终于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成为一名石油大亨,但最后失去了他与这个世界仅有的连接。从这方面来看,《心灵角落》、《黑金企业》与《世纪教主》恰好可以成为P.T.安德森的人间条件三部曲,片里的角色们都被迫面对自身的缺陷,而且这些角色在自我寻求的过程中透过许多奋斗来改变自己,即使到最后也可能是徒劳无功。

从《不羁夜》到《世纪教主》,P.T.安德森让人感觉更加的成熟,每拍一部新片越能巩固他的独特性。他现在的作品或许缺乏早期的活力,变得比较不亲近易人,但P.T.安德森对影像的调度,戏剧的能力以及对人性的理解,使他的影片从同代导演中脱颖而出。预定在本月上映的《性本恶》则是他的最新作品,再度与《世纪教主》的瓦昆菲尼克斯合作,至于能否延续P.T.安德森以往的水平,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Steadicam progress – the career of Paul Thomas Anderson infive shot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