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渐长,才发现自己看似钢铁般坚强的背后,其实仍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女人家。

总以为科学主宰我大部分的人生,理性占据我大部份的思维,但是最后终究敌不过女性荷尔蒙在我身体里的作用,尤其是在结婚之后、流产之后、中年再次出国定居之后...,清晰的脑袋有时仍败给了内心的纠结。

原本应该很开朗豁达的科学人生观,竟落得只剩空壳。人家说:医生的病识感很低。我觉得应该其适用范围可以再扩大一点:生物相关专家学者的病识感都很低。以为自己太了解生物的所有运作机制,太明白外界刺激所引发一连串的chemical reactions做造成的喜怒哀乐,以为自己早已能淡定面对生老病死...,其实忽视了身体和大脑运作的复杂度is far beyond our knowledge。那些以为自己可以承受的,其实是心里不可承受之重。

就像酒醉的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醉了。

 

过去十几年忙碌高压的生活,从没注意心里早已承载太多。当一个半公众人物,惯性地以“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善于开导”...面对生活的一切,现在终于明白其实它们不是同义词,而且并不是会一直且同时存在的人格特质。

相处起来“一点都不开朗”的木头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非常“乐观”!在我眼中,乐观到难以置信。天大的挫折和难过都只是一个晚上就过去的事情。套句内地人说的话:“内心真的很强大!”

他也许真的写不出风花雪月的词句,说不出“没有你,我活不下去”的洒狗血情话,做不出“你伤心我抱抱”的感人动作。但是,当我钻牛角尖地悲从中来时,他默默且真心给了一份像太阳的亮光。杞人忧天、一不振,或是伤心懊悔这些成语都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初闪电嫁他时,没能马上看出来的人格特质,终于在一个屋簷下相处年余后,渐渐体会到了。

就像一本书,翻了好多好多页之后,终于发现是个宝典。

 

这让我不禁想到,那年他第二次想约我出去时,我古灵精怪地反问他:『给我一个需要再见面的理由?』

他想了好一会儿说:『你就像是一本书,引人入胜,值得继续读下去。上一次是第一次见面,只是看了封面。』

 

 

当时只觉得这位先生好八股,好老套的回复。呵呵,现在却发现,认识一个人真的是在看一本书啊~

结婚五年,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但是木头人却是值得我认真研读的一本宝典。

 

所以啊~   

 

看书,真的不能只是看封面。

(逛博物馆要认真欣赏,逛植物园也需要好好认识植物,如果只是门口拍照就太可惜了!)

 

【本文章照片摄于Balboa Park--- San Diego, CA, US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