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價格低廉、用車成本低,但是他的安全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我國交通法律中強制性要求摩托車駕駛員佩戴安全頭盔,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正確地佩戴合格的頭盔能夠降低40%的死亡率、70%的重傷率。但是除了頭盔,我們還能如何提高摩托車駕駛員和乘員的安全呢?

(1) 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

汽車將安全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我認為摩托車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定義摩托車的安全。「主動安全」是指交通事故發生之前,避免或減少駕駛員與乘員傷害的技術,常見的有ABS(防抱死系統)、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TSC(牽引力控制)等等。「被動安全」是指交通事故發生後,避免或減少駕駛員與乘員傷害的技術,在汽車上有安全氣囊、安全帶等產品。

(2) 摩托車的ABS

摩托車最常見的事故之一是摔車,而摔車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剎車時,制動輪抱死而導致摩托車側向附著力減小,極易發生側滑,這時候摩托車就像在冰面上行駛一樣。相關文獻表明ABS功能能夠減少摩托車20%以上的交通事故發生,而由此增加的價格只有2千元左右。

(3) 摩托車的ESP

ABS系統只能夠在摩托車直線制動的情況下避免摔車,當轉彎的時候車速過快或者轉彎角度過大也會導致摔車,這時候摩托車的「ESP」功能就發揮作用了,但是目前很難買到帶有此功能的摩托車,相信以後帶有此功能的摩托車會普及開來。

(4) 反光背心也能保護騎手

燈光也是主動安全技術之一,目前汽車的「日間行車」就被人們所津津樂道,在摩托車中也有相似的「日間行車燈」。除了發光照亮別人,還需要讓別人看到自己,在英國法律規定在夜間騎自行車的時候,騎手必須穿戴反光背心。由此可見,本文建議摩托車駕駛員也穿戴反光背心。

(5)「武裝到牙齒」的護具

說完了摩托車的主動安全技術,摩托車的被動安全技術雖說有限摩托車廠商嘗試推出帶有安全氣囊或者安全帶功能的摩托車,但是國內很難買到此類產品。目前只有依靠護具來保護駕駛員及乘員。在重慶不久前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摩托車駕駛員連續穿插變道,而導致摩托車駕駛員摔倒,並且膝蓋碎裂,需要卧床3個月才能恢復。根據統計,摩托車傷亡事故中受傷部位概率比例最大的依次是:頭部、胸部、襠部、四肢。除了法律強制性規定的佩戴頭盔,駕駛員及乘員可以穿戴胸部及背部護具、腿部及手臂護具、摩托車用手套,這樣的裝備會增加1千元不到的成本,卻能大大保護摩托車上的人員。

還有一個不為大部分人所知的護具——「護頸」,它能夠保護摩托車上人員的頸部,防止其頸部後仰過度而發生頸椎骨折,護頸的購買成本也在2百元左右。

總結來看,購買帶有ABS功能的摩托車、正確地佩戴(而不是不系帶子)合格(最好是全面盔,而不是工地安全帽)的頭盔、胸部及背部護具、腿部及手臂護具、摩托車用手套、護頸、反光背心,這些東西都能極大地提升摩托車駕駛安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