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过全聚德之后决定去胡同走走,东棉花胡同是与南锣鼓巷垂直的横向胡同之一,我们下了公车之后从东棉花胡同进入。这条胡同店家不多,安安静静的,或许才是胡同原有的风貌。



东棉花胡同里还有一间名气响亮的学校-中央戏剧学院,对岸许多知名的导演或演员都是校友,像是张一白、巩俐、李亚鹏、章子怡等。学院的面积不大,就这样隐身在胡同里,倒也清幽。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订的嘉南羊奶。



再往前走,人潮渐多,南锣鼓巷也差不多到了。



这是全北京知名度最高的观光胡同,既然观光化了,说到底,也没什么胡同的味道了。因为观光利益可观,这里的店租涨得很快,因此店家的汰换率也高,来来去去的结果,是每隔几个月就会发现南锣鼓巷的样子又变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商家前仆后继希望能在这里占得一席之地。不过说真的,在这样以观光收益为主要导向的地方,店家要嘛闯出名号,火红得不得了;要嘛没啥个人特色,人潮也无法带来钱潮,生意是很两极化的。



行乞证、处男证.......要什么证有什么证。构想灵感来源应该是出自结婚证



装饰用的邮筒



看来大家都时兴走怀旧风啊~



新与旧?现代与传统?



南锣鼓巷里火红的店家代表当属文宇奶酪了,看这大排长龙的景象就知道。



照著朋友的建议,我点了红豆双皮奶,RMB10元,口感还不错,不过那奶酪味道吃多了会怕。



令人莞尔一笑的招聘广告,「五官端正」这个标准还真难界定。

旅游书上说道,南锣鼓巷是最难介绍的一条胡同,逛完之后,我突然可以理解作者何以有这种感受了。南锣鼓巷的定位的确很难界定,让它大红的因素却无法成为它的特色,真要找出它的特色,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如果真想感受老胡同的怀旧气息,与南锣鼓巷呈垂直的这几条横向胡同环境会更清静些。其中有条胡同叫帽儿胡同,是否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哈,正是《还珠格格》曾出现的帽儿胡同呀!



离开南锣鼓巷之后,我们搭著这种在北京街头常见的观光三轮车到鼓楼,生平第一次坐三轮车在大马路上跟汽机车争道,真是特别的体验,风很凉,感觉很惬意。



电影《失恋33天》中,黄小仙追著陆然搭的计程车,被王小贱拉住甩巴掌的场景就在鼓楼前的大街上,背景就是鼓楼。


(图片摘自网路)

钟楼的外型瘦瘦高高的,与鼓楼相对著。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报时的工具,有贩售钟鼓楼通票,RMB30元,可以上去参观。每年的元旦和农历新年,政府当局会在这里举行击鼓鸣钟迎新年的活动,让钟楼和鼓楼合奏108响,感觉蛮热闹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