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是民國年間著名的軍閥頭子。他出身在一個貧苦人家,曾經當過土匪,北洋時期做過山東省省長。

當上山東省省長後,張宗昌認為山東是聖人之鄉,自己也得沾一點孔聖人的斯文之氣,就拜前清狀元王壽增為師,學習讀書寫字,特別是寫詩。

從此以後,張大帥常常會詩興大發,留下了許多足以令人噴飯的詩作。下面分享幾首,供大家欣賞。

有一天下雨,電閃雷鳴,張大帥寫了一首《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鐮,好像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鐮?

還有某年冬天寫的一首《詠雪》:

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呀篩石灰。

哈哈,大帥這是和玉皇幹上了!不過,能把閃電想成火鐮,雪花想成石灰,想像力也是足夠豐富的。

這還沒完,還有一首和玉皇有關的。有一年山東大旱,張宗昌寫了一首《求雨》詩:

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扒龍王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夠不夠霸氣。還有霸氣的,且看這首《改寫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還有這首《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張宗昌人稱「三不知將軍」——兵不知多少,錢不知多少,姨太太不知多少。有一次,他寫了一首《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個。

大帥真是實在人啊,老婆、孩子也實在是太多了,哪能分得清啊!

張大帥還喜歡遊山玩水,每到一處,也免不了留下吟風弄月之作。且看:

大帥來遊泰山,就有了《詠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若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還有《遊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

蛤蟆叫,咕兒呱,咕兒呱咕兒呱咕兒呱,一戳一蹦達。

遊大明湖能想到用手戳蛤蟆的,恐怕有隻有這位張大帥了。還有一首《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別笑,再看一首《遊蓬萊閣》:

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憑著這些神作,張大帥還一本正經地出了一部詩集,叫做《效坤詩抄》(張宗昌字效坤)。古有詩仙、詩聖、詩鬼、詩魔,於是人們笑稱張宗昌為「詩匪」。


先談人品再評詩句。張宗昌其人,字效坤,山東掖縣人,綽號繁多,如狗肉將軍,混世魔王,長腿將軍,五毒大將軍,三不知將軍,張三多等名號,是奉系軍閥頭目之一,是青島慘案製造者,雙手沾滿勞苦大眾的鮮血,當地人民對其無不咬牙切齒。

或許有人對其詩作有點陌生,但聽到這句話便讓你對其號知其人。"蔣委員長提出新生活運動,行人要走馬路右邊,他孃的,馬路左邊誰走呀?"說話粗陋,知識有限的大老粗。

大明湖,趵突泉,泰山多景遭其毒口,無辜躺槍。"趵突泉,趵突泉,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讓人讀後美感黯然。和朱皇帝的詠雞無題詩差遠。充其量是打油。

半韻無仄失美感,一時興起愛賦篇。粗人無事就寫詩,哪管屬下贊不贊。


謝邀

詩只要有意景,並無好壞之分,只不過是雅俗之別。張大帥的這幾首詩早幾年看到過,剛讀完感覺好笑,仔細揣摩俗中有景,描寫的聲情並茂,也著實難為了大字不識幾個的張大帥。平心而論,這種詩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出來的,我也喜歡通俗易懂的這種寫法。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