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 compared (from: Barth and Janine Chapman's Blog, viewed 2018/07/30)

這段文章要從聖經之中的文本講到中國. 首先, 這個文章要描述中國人或華人的意義以及聖經的關聯. 第二, 這個文章要描述過去對聖經之中的中國的猜測以及它的爭辯傳統. 第三, 這篇文章只從文本的記錄, 找出中國人的所屬範圍以及定位. 

簡單地說, 中國人是唯一一個原地保存自人類文明始起連貫至今的古文明. 而聖經是記載超自然上帝對人類計畫的文獻, 書中喜愛使用記號以及符碼, 來引喻隱密之事. 至今的 "上帝信仰" 包含基督宗教以及伊斯蘭文明, 已經涵括地球絕大部份的面積以及分佈人口主要集中地. 那麼, 如果上帝的大計畫真的是給全體人類, 怎麼可能完全沒有對一個唯一原地連貫的古文明作出任何指涉?

舊約的先知書中對未知地名的爭辯活動終止於美國人. 在古大陸上, 歐亞之間的交通沒有休止. 在文明交流發展實業上, 中國於西方一直是一個明顯的存在. 自宗教改革起, 聖經被廣泛地閱讀. 聖經被讀的愈多, 被問的問題也就愈多. 在先知書中神對未知地名的應許被廣泛地爭論. 這些爭論的結果被反應在譯文上. 在英國人主導的年代, 許多一流大學的青年放棄世俗前途到中國殉道. 接著進入美國人主導的年代, 懷疑中國被神應許的辯論浮現. 然後就是聖經NIV新國際譯本. 在筆者看來, 這本譯本的選用字很仔細, 但是筆者相信此譯本原則上拒絕所有可能使中國會被影射的翻譯. 於是筆者觀察似乎NIV譯本認為之前的爭論都屬一廂情願. 結果是這個翻譯的作法終結了這個辯論, 但是卻是對歷來傳統見證的否定. 而且這個選擇十分可能只是出於政治政策.

然而聖經之中仍然有指涉中國人的可能線索. 今天幾乎絕大多數的古大陸文明始祖都可見於聖經文本. 他們的始祖都是連於挪亞. 然而仍有幾位始祖的名字, 是下落不明的. 挪亞的第一個兒子閃, 意思是名字, 他也是以色列人的始祖. 聖經起初是寫給以色列人看的, 所以每一個始祖的名字都代表了他的意義特色. 未知地始祖都是閃以及第二個兒子含 (黑色)的後代. 而第三個兒子雅弗(說話者), 主要絕大多數都移民歐洲, 後代都被辨認. 在閃的後代中有沙拉 (發芽, 兵器), 哈多蘭 (有能力或優越是崇高的, 或裝飾), 亞比瑪利 (聽見之父, 與以實瑪利同字根), 在含的後代中有迦斯路希 (設了防, 如被赦免), 亞摩利 (山居者, 善說者), 革迦撒(走近的異鄉人), 希未(宣告者, 村民), 等發源地位置今天不明. 其中亞摩利, 革迦撒以及希未都是有人混居在迦南地. 這些有謎的始祖在譜上也並非都是同一代人. 也許中國人不只是任何一個始祖之後, 也就是不只其中一種特質. 就好像巴比倫同時是閃以及含的後代. 而這些始祖特質也可能不只屬於中國, 就如同人類學者認為中國人與新大陸原住民有許多相似之處. 因此, 回應這些線索的答案可能很複雜.

筆者認為沙拉也許是華人源流. 中華自周以來, 有華夏之稱, 也有眾氏源於華胥氏的說法. 有開花荗盛的俗意. 沙拉同時是哈多蘭之祖, 亞法撒 (被赧者, 要塞)之子沙拉生子希伯(嫩枝, 另一邊, 射擊, 越過), 希伯再生下兄長法勒 (分開; 記念各族開始分居), 以及弟弟約玬 (小). 約玬之子纔是哈多蘭. 如果說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像是 "優越崇高"價值的表現, 那麼本來就有種姓制的印度更像了. 而中國長久以來, 一直是革命遞嬗史. 在逐漸被印度文化滲入的過程之中, 不斷地分分合合. 筆者不認為華人如果追認沙拉是否代表具備特權. 至少以色列人以及阿拉伯人也都是法勒之後. 另外, 所謂兵器者, 兵位所依也. 創世記中說到的 "萬物造齊", 有軍隊齊備之意. 因此神的軍隊有如眾辰各按其位, 眾生各本其份云云. 承兵器之意, 也反應出華人喜歡經營等等之類的閃族文化特色. 

這篇短文簡單陳述聖經文本與中國之間可能的關聯. 自從廿世紀中葉興盛的科學主義以來, 聖經文本的重要性在公共輿論之中愈來愈弱. 即使不斷有人顯露科學主義的非理性缺點, 然而在形式上的科學主義仍然有慣性形成. 本文中指出的脈絡, 希望可以加強華人參與國際社會的過程中, 能夠使任何人更充份拿握現況, 減少疑惑產生. 

文獻來源
梁天樞, 簡明聖經史地圖解, 橄欖
梁天樞, 簡明聖經人名圖解, 橄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