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貿易主權升高的競合之中有可能沒有輸家。這是一篇寫給有在經常固定關心國際事務的政治觀察評論。因為是便宜寫,相關的事件請看倌自行考繫。首先我要質疑媒體使用的「貿易戰」一用辭,以及所謂勝負的評論方向。再來我要評論美國發起此次所謂貿易戰發起的時間點。再來我要給觀察中國大陸方面可能有的盲區提出討論以及給此事件中的雙方一些建議。
首先,貿易戰的一詞存在著矛盾。因為戰爭的定義,在克氏認為,就是意志的角力,所謂的意志就是主權的本質。而貿易的行為存在著 "雙方合意"的結果,你想賣我可以不買,我想買你也可以不賣。關稅制度本身有著防傾銷的良善,因此原先中國大陸以 "貿易開放的理想主義潮流" 回應其實是不妥的。中國大陸只有上桌正面還價才是。所謂貿易戰的本質就是主權使壁壘升高,然而吊詭的是,壁壘降緩本質上也是主權意志的發動。所以說,這個活動本身只是兩雄逐利的貿易談判。而主權意志萎縮的路人們將可能會承受已經有的全球供應鏈的連帶 "額外損害(collateral damage)"。
美國在此時發起貿易戰意味中國大陸力量即將超越美國。其實中國大陸對貿易戰並不陌生,早在宋朝的時候,宋朝藉由含金量高的貨幣,不但買回侵略宋朝的遼國以及金國的賠款。還使遼金兩國的經濟衰弱,進而被蒙古消滅。這個原因是在於宋朝的軍事力量並不足以對抗北方侵略者。就像橋牌開叫必然點數為多的自然道理。美國在此時發起所謂貿易戰有著中國大陸之國力即將反超的預見。但是這個發動,同時也是在考驗貨幣。中方此時使貨幣掛鉤石油又可以回避中國威脅論的攻擊。但是可能就像美中雙方之前在中南半島及南海軍事叫板一樣,他們在看到東南亞各國的反應之後,又一起去太平洋軍演,像沒事一樣。
許多人急於評論 "勝負"只是在湊熱鬧,但是如果要有 "勝負",一定要先知道雙方所欲者各何是。然而雙方為了 "勝利",這些定義是被隱藏的,大家莫衷一是。我們可以猜川普為了選票,減少國內稅,增加關稅。但是如果川普只是為了選舉,這個定位與他所顯露出的自信不太符合。像在稍早的發生的朝鮮問題上,許多人很難預測兩雄意圖,因為傳統相信中方的利益是兩個韓國;美方利益是一個韓國。但是兩雄的實際操作的顯露是相反的。畢竟 "信仰沒有行為是死的",在這個情形下,任何評論都顯得急躁。但是如果結果就沒事,過程如何恐怕都只是賺收視率的實境秀。而政治的題材中,密辛又更是回憶錄的好票房。旁觀的路人們更應該要好好管好自己。
正當雙方不斷在條件上加碼還價時,我們知道除了交易還有貨幣,除了貨幣還有債權。中方手上的美國債劵不是債務的收據,而是有價格的貨品,所以有它的合理時機。然而當中方全球佈局發展借款的時候,世界真的會看中方是如何地對待債務人。這個會關係到中方和平崛起的形象。而美國以及歐洲這些國家在現實上也需要慢慢去接受中國大陸成為一個非白人強國的事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