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有關「中國叫停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道和熱烈討論,這同樣也引起了澳方人士的高度關注。

當天,英國《衛報》和美國彭博社都作出了報道。《衛報》援引兩家行業媒體的消息源稱,部分中國國有鋼鐵企業和發電廠已收到相關通知;而彭博社聲稱,此舉是因「中澳政治關係的惡化」所致。

對此,多名澳方政府官員立刻作出了回應。

澳大利亞總理表示,「中國的這一安排以往也不少見」。對比外界的諸多擔憂,莫里斯試圖淡化外媒熱議的這一報道。而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則表示,澳方正與中方接觸,並試圖得到中方的「某種保證」。


早年中國鋼鐵行業過熱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兩大鐵礦巨頭力拓與必和必拓,經常串聯一氣,再拉上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三家公司建立價格同盟,聯手對中國鋼鐵企業漲價。

當時中國鋼鐵企業各自為戰,互相抬價,鐵礦石價格是一日三漲,中國鋼鐵行業在鐵礦石鐵礦砂進口上吃了不少虧,白白讓三大鐵礦石企業拿走了不少不合理的溢價。

當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協調中國各大鋼鐵企業,打算建立談判同盟,共同應對三大鐵礦石巨頭的聯合要價行為,澳大利亞政府馬上跳出來高呼中國干涉市場規律,干涉貿易自由blablablabla

後來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搞供給側改革,要去掉過剩落後產能,鐵礦石價格隨著需求下滑一路走跌,中國鋼鐵企業開始競相壓價,有一段時間三大鐵礦石巨頭是賣一船虧一船。

然後澳大利亞政府又跳出來了,要求中國及時干涉市場方向,維護市場秩序,維護價格穩定。

什麼叫玩不起?這就叫玩不起。

那好你說這是陳年往事了,那我們就說點眼下正在發生的,澳大利亞間諜楊軍最近被抓,人贓俱獲,他被依法提起公訴,澳大利亞外交部居然發出聲明,要求中國放人,然後這種無理聲明被中國拒絕了。

就在這種檔口上,他居然還有臉要求「得到某種保證」。

對於這種自不量力還腆顏無恥的貨色,往死里整就完事了。


我記得5月份的時候有過新聞說土澳外長認為中國高度依賴土澳的礦石和煤炭,所以土澳可以通過對中國禁運來制裁中國的。

那麼,土澳出牌的時間到了。企圖捅自己一刀流血來淹死中國,看是土澳的血先流乾淨,還是中國的鞋底先沾濕。來試試吧!

======

近日,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馬克佩恩又公開發出了威脅。外媒報道稱,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馬克佩恩公開表示,澳洲將考慮停止對我國的鐵礦石供應,以換取澳大利亞專家團隊對新冠疫情真實情況進行獨立調查的機會。

馬克佩恩的言論,還得到了澳大利亞多名政客的支持。其支持者馬克萊瑟姆就表示,要是還阻止澳大利亞專家團隊進入調查,澳大利亞應當立即停止鐵礦石供應,並實施經濟制裁。

馬克萊瑟姆認為,我國約40%的鐵礦石來源於澳大利亞,切斷供應後會對我國製造業和建築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必然會選擇妥協答應澳大利亞的要求。

=====

補充數字:

據《澳洲財經見聞》周四(10月15日)最新報道,2019-2020年期間,該國對華的鐵礦石占其鐵礦石出口總量的87%,並藉此從中國市場賺走1020億澳元(約合4891億元人民幣),交易額創下新高。

2019年全年,澳大利亞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為19948.74億澳元。

鐵礦石從中國市場賺走1020億澳元,假如1020億澳元就是出口額的話,那就相當於其GDP的5%;假如這1020億澳元是利潤,即使是50%的利潤率,對華鐵礦石出口也占其GDP的10%了。

對比數據:2019年澳大利亞軍費佔GDP比例為1.88%。

所以5%甚至10%意味著什麼,大家都能看出來了吧?

又: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一年進口了全球75%的鐵礦石。

我很好奇土澳的礦石如果不出口中國,去哪找下一個買家接盤?

========

最新,土澳棉花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了。土澳65%的棉花都是銷往中國,中國如果不買。。。

================

評論中有中國從哪繼續購買鐵礦石的擔憂,其實大可不必。

幾內亞(西芒杜鐵礦)、巴西請了解一下。

另外,中國連續N年鋼鐵產量超過全球產量的一半。鋼鐵不同其他消耗品,它是可以充分回收的。目前國內也在鼓勵廢鋼回收,中國的存量廢鋼以及國外進口廢鋼,都可以替代相當一部分鐵礦石的需求。

----------------

據新華社上海10月13日報道,記者13日獲悉,《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有望於年底發布,相關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權威業內人士表示,該標準的制定有助於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再生鋼鐵原料資源,為促進我國鋼鐵行業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記者從當天在上海舉辦的《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啟動會上了解到,作為制定《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的基礎,先期制定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團體標準目前已通過評審,標誌著我國推動再生鋼鐵原料進口和使用的技術標準支撐取得實質性進展。

鋼鐵生產可分為以鐵礦(788, 1.50, 0.19%)石為主要原料的「高爐—轉爐」長流程和以再生鋼鐵原料為主要原料的電爐短流程兩類。與使用鐵礦石相比,用再生鋼鐵原料冶煉1噸鋼可減少1.6噸二氧化碳排放、3噸固體廢棄物。

再生鋼鐵原料是廢鋼嗎?據《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編製組介紹,再生鋼鐵原料是廢鋼經過加工後得到的鐵素爐料產品,是鋼鐵冶煉必需的兩大原料之一,不僅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也是唯一可以替代鐵礦石的鐵素材料。

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固體處處長溫雪峰表示,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再生鋼鐵資源,有利於促進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同時緩解鋼鐵行業過度依賴進口鐵礦石生產。

==============

1026更新:

大家有沒有過一個腦洞:假如我有1億現金放到銀行里,每天光利息就有多少多少,我就不用工作啦~~然而我並沒有,所以只好辛苦打工,一點點掙錢。

澳洲的經濟發展其實就有點類似上面的腦洞。

經濟發展總需要原始資本的驅動。澳洲的原始資本很大比例上來自於礦業、農業和旅遊業。

比如從礦業賺來1萬,工人獲得了工資、政府獲得了稅收、企業獲得了利潤,工人才有錢去消費、政府才有錢去基建、企業才有錢去投資;有了消費、基建、投資,經濟規模才會不斷擴大。

然而,上面討論的澳洲的礦業,主要買家就是中國,如果中國不再進口澳大利亞的礦石煤炭等,那他損失的絕不僅僅是這部分利潤,而是由此部分利潤驅動的一整條長長的經濟循環。

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不過是站在了一個深深的坑裡。

這是一個偽發達國家,偽發達的面具越早撕開,也越有利於其政客和國民認識到自己在世界中的真是定位。

=========

土澳要怎樣的保證呢?

不保證不會不買土澳的鐵礦石和煤炭,如何?反正那些政客們也未必能看懂。

==========

1106更新:

葡萄酒、龍蝦、小麥…下一個是什麼?

我覺得官方現在的處理手段很完美,什麼都不說,也什麼都不做,就讓袋鼠自己跳。

============

1110更新:

這個問題有個回答對我國冷嘲熱諷,大意是我國居然頭鐵,膽敢跟澳大利亞斗,看人家後面怎麼給你鐵礦石漲價、怎麼給煤漲價、怎麼給棉花漲價……

放在幾年前,他說的還真不無道理,但是此一時彼一時。按照我國的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標準化工作要集中力量建設鋼鐵行業綠色標準體系,遵從源頭化、減量化、資源化原則,圍繞產業政策要求,加強標準研製工作,樹立綠色製造、超低排放標杆企業,推動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的好技術好工藝的推廣應用;要規範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及碳排放指標體系,建立監測監控標準體系,有效促進資源再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全行業綠色發展水平;要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使鋼鐵行業與城市共融、與地球共生,實現更高質量的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

很明顯在我國再生鋼會逐漸替代鐵礦石冶煉。正如前些年油價高企導致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一樣,澳袋如果漲價鐵礦石,不正是給我國推廣再生杠冶煉助力嗎?

同時我國還有2060年碳中和的承諾,十四五要提高新能源佔比,煤炭的需求也沒有以往的旺盛,加上中國也是煤炭開採大國,澳袋的煤也並非其獨有的戰略優勢。

綜上,煤與鐵,實質上已經是買方市場,而且我們可以不買,澳袋缺不能不賣。這種情況下,他有幾張籌碼可以揮霍呢?

=======

1212

感謝評論區@鴨滑提到:

據新浪財經12月11日最新報道,中國鋼鐵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組織了中國寶武、沙鋼、鞍鋼、首鋼、河鋼、華菱鋼鐵和建龍7家在內的部分鋼鐵企業進行了溝通交流。在此次會議上,我國鋼鐵生產巨頭們達成一致,認為當前鐵礦石的價格上漲幅度已經進入瘋狂的狀態,偏離了市場基本供需情況。

該怎樣理解?提取關鍵詞:中國鋼協…鋼鐵巨頭們…達成一致…鐵礦石…偏離市場基本供需…

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需影響。鐵礦石的價值改變了嗎?那價格偏離了市場供需,只有一種可能----壟斷。國家肯定會有下一步動作針對壟斷巨頭們,我可沒說是針對土澳的礦山哦!


澳洲政治有一個很迷惑的特點就是【幼稚而偏執地反華】,「大人誰干這事啊」

澳洲呆了四五年了,基本上沒聽過澳洲這邊媒體說過中國好話,更真實的說,應該是:

澳洲社會,刻意/習慣性的漠視/無視了中國這個「房間里的大象」。

不想談,不承認,不在乎中國的影響力,就算非談不可,也是把澳洲搭中國經濟發展火車,說成了「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綁架了澳洲!」典型又當又立。

……

即便澳洲可能是地球上中國人比例最高的西方國家之一,即便澳洲可能是地球上對華貿易依賴度脆弱度最高的西方國家之一。

正如我在另一個回答里噴過的,

貓之初性本熊:澳洲經濟真的可以堅持長期的封國嗎??

www.zhihu.com圖標

我非常不理解澳洲人的這種獨特心態(就不贅述種族主義這種推論了),甚至有些澳洲華人心態也很好玩,他們嘴裡的澳洲,就好像明明這個國家極度依賴中國經濟,但是又可以像高傲的女神一樣天天說著「不稀罕你送的破包」,「你走吧我不在乎」

可是,不得不反覆講,澳洲的錢不是火星來的,澳洲的出口也不是賣給金星,中國美國日本印度這些國家的任何變動,都會給澳洲經濟帶來嚴重的影響——

但是好玩的是,澳洲社會的氛圍,仍然執拗的「反華」,而這個「反華」最大問題是,幼稚而無意義

因為人家美國人反華,這是戰略壓制,兩強爭霸,

日本人反華,戰敗國當然要抱緊美國大腿,何況本來中日就世仇,

越南人反華,說實話歷史來看他們確實需要比較害怕中國,

歐洲人反華,畢竟歐洲也不那麼依賴中國,傲慢的歐洲本來就那德性,

哪怕是印度人馬來人印尼人反華,我都可以理解,畢竟咱們有海疆和領土爭端,你也不能指望人家喜歡你

——唯獨這個澳洲,

又不像美國的爭霸需求,又不像日本越南歷史有恩怨,中國和澳洲的競爭幾乎為零,歷史也沒有一丁點的糾葛,相反中國澳洲產業高度互補,中國需要澳洲的原料,澳洲需要中國的製造品,華人在澳洲一百多萬,澳洲大學全是中國人印度人,澳洲人口一共才兩千萬……

你想不到任何客觀合理的理由,讓澳洲表現出現在這種偏執的,甚至有點「表演型人格」一般的反華

就算你說,西方人就是瞧不起中國,

可是英國人,加拿大人,都沒有這麼跳。

澳洲從一開始就是最堅定的禁止華為的國家,而英國雖然現在也禁止了,但是一開始英國反而是最早一批合作的。

甚至全世界最不喜歡中國人的德國(根據某項民意調查),德國政府也沒有整天逮著中國天天炒作吧?德國禁止華為了?也沒有。

於是,報應終於來了。

雖然不敢當國師預判大政方針

但是目前看來,似乎就是一個詞:

全 面 中 斷

而且都不是「勿謂言之不預也」

(澳洲配用這個警告嗎)

這一次,連「言之不預」都懶得警告你,

默默就給你斷了,都懶得給你廢話,

作為在澳留學生,除了少數深度報道澳洲商業的媒體,我這邊連留學生服務號都沒人提這個,也就是在澳華人很多都「不知道」中國正在全面斬斷澳洲的進口。

我覺得其實也不難理解:

蚍蜉撼樹,一腳踩死,拔腿走人

跟你廢什麼話啊,你又不是美國,

問就是「澳洲產品不符合中國標準」

畢竟澳洲也是用「國家安全」借口來禁止華為的嘛。

那麼為什麼澳洲媒體會有點驚訝,甚至有點不解,試圖讓中國解釋「你什麼意思啊,你咋了?」

一來是中國這邊確實很低調,沒有刻意強調

二來是因為澳洲很多媒體,政客,真的沒覺得自己錯了,人家覺得反華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

反華是立場,不是行為,很多人反華恐怕是單純厭惡中國,甚至都不是為了自己牟利……

但是你要說澳洲人特別種族歧視,這個其實也不是,澳洲確實有很多人排外,但是我個人感覺他們更像是某種「本能而幼稚的反感紅色中國」,而不是直接反感「中國人」,畢竟澳洲還是挺政治正確lgbt和black lives matter的,直接說我恨中國人,起碼形式上他們做不到。

一個類比:

像很多人厭惡農民工一樣,他們不會想「是農民工建設了城市」,也不會想「我這是歧視別人的不道德行為」

他們只會想「農民工就是素質低,農民工靠我們養著,沒有我們農民工沒飯吃!最好農民工都給我走」

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是恨「農村人」,而是厭惡「農村文化」

(雖然實踐中其實就是一回事)

然後有一天農民工集體不幹了,離開這個城市了

城市經濟突然不行了,這時候「市民」很「驚訝」

於是問農民工,「你們咋了?你們什麼意思啊,咋不做工了呢?不做工你們怎麼賺錢呢?」

言語之間,好像還覺得是對方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好像是對方欠自己一個說法似的。

是不是有點像澳洲政客和商業界的反應。

這可能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友邦驚詫】吧

補充一點:為什麼我說澳洲是「幼稚」呢,因為我不認為澳洲的主因是「歧視中國人」,因為英國人德國人也歧視啊,其實外國人大都歧視中國人甚至非常歧視中國人,尤其是歐洲。

但是問題不就是,怎麼沒見他們那麼跳?為啥是澳洲(掩面笑)明明澳洲社會其實華人滲透率挺高的,市中心全是華人餐館,要真的那麼歧視,早就打砸搶燒了。

其實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我家裡人也經常擔心我),我在澳洲還真的沒怎麼遇到過明目張胆的辱罵,恐嚇或者不服務啥的,澳洲作為熱衷政治正確的發達國家,社會風氣其實是「反種族歧視」的——這就是我覺得澳洲弔詭的地方,

所以我認為主要成因,還是澳洲政治家或者商界政界的氛圍,缺乏一個成熟的,「擺清楚自己位置」的現實主義的氛圍,與其說是因為他們瞧不起中國人,不如說是澳洲白人太把自己當個人了……

如果讓我找一個合理解釋,恐怕是作為一個「准亞洲國家」,經濟,貿易,人口都高度依賴亞洲,

澳洲迫切想向世界證明自己是一個純正的白人國家,一個高貴的西方國家,俺可不是亞洲人!

這能夠有效解釋為什麼澳洲有這麼強烈的反華表演慾望,畢竟中國就是亞洲,亞洲就是中國。

澳洲在文化和國家定位上有高度焦慮,

自居白人,身子卻是在亞洲,「恰飯」也恰的亞洲飯

認美國當大哥,美國其實不怎麼看得起澳洲……

澳洲以西方文化自信,可是澳洲的高端文化除了歐美文化就是日韓文化,澳洲人其實很舔日本的,中低端文化(比如餐飲)一直被中國印度和東南亞文化佔據……

所以很尷尬,澳洲就算不受中國影響,也必然受到印度、日本等其他亞洲強國影響,橫豎你都逃不過「亞洲」這個文化和國家定位。


澳洲喜歡盲目自信的喊道德口號,好為人師,議題都是些很幼稚的,甚至莫名其妙的話,

「澳洲對中國經濟這麼依賴,澳洲怎麼減少來自中國的風險」

?

「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太多了,怎麼防止留學生里有中國間諜來威脅國家安全」

?

現在好了,貿易給你斷了,留學生因為疫情也來不了了。這下既不用擔心太依賴中國,也不用擔心中國留學生竊取澳洲的國家機密了。

雖然我也不知道澳洲能有什麼有價值的國家機密……難不成美國的神盾局在澳洲嗎?

澳洲社會喜迎他們夢寐以求的狀態,替他們開心。

澳洲還逐漸增加了華人移民的門檻,意思就是不想讓澳洲的中國人太多唄,行,於是現在印度人成了第一大移民群體。真不錯。

以前各大高校周邊都是「中國區」,遍地中國學生,尤其是商科,幾乎90%都是中國人。今年很多國內留學生來不了,我突然發現我身處的學校周邊已經儼然是「小印度」了,真不錯。

(不過有一說一,印度人對中國人沒有多少敵意其實,遠遠沒有hk人敵意強,印度可能本身沒有大一統,民族向心力沒那麼強,其實觀察多了會發現印度人內部也是很不一樣的,高矮胖瘦黑白都有,更不用說那種錫克教紅頭巾的了)


補充一點,讓很多人理解為什麼我說「澳洲不太有種族歧視」(或者說沒必要糾結這一點)

以我讀的IT專業為例,這個專業幾百號人,幾乎40%中國人,40%印度人,剩下是其他人比如泰國人韓國人,裡面有沒有5%的白人?很難說,真的很少很少。商科也差不多。

你可能覺得這只是大學生,但是你要知道大學生就是未來澳洲的新移民典型中堅代表,也就是說,澳洲以後的年輕人口結構,特別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概率就是除了中國人就是印度人。

澳洲還能堅持自己是西方國家嗎?必然不能……

澳洲的印度人真的很多,我這邊的IT老師,10個人恨不得8個都是印度人……

原來我以為澳洲會變成「小中國」

現在突然發現原來澳洲是「小印度」

建議墨爾本改名「新新德里」


已經說過了,澳大利亞就是所謂亞洲北約之中的波蘭,波蘭是怎麼跳的,澳大利亞就怎麼跳。

中美之間的交鋒,科技戰已經從美國開始蔓延至美國的一些盟友。

繼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留學生之後,英國、日本等國家也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接納學習 「敏感學科」 的中國留學生,甚至取消簽證。

10月1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出於對知識產權被盜的擔憂,英國Foreign, Commonwealth and Development Office從當日起,將擴大其對希望學習與國家安全相關科目的海外申請者的安全審查許可權。從下個月開始,申請者還必須披露自己「與軍方」的關係。此舉措預計將會導致數百名中國研究生被禁止在英國大學學習所謂的「敏感學科」。而那些已經在英國註冊的學生,如果被認為存在風險,他們的簽證將被取消。

而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為了強化經濟安全保障,由於擔心其尖端技術和安全情報通過國際學生泄露給中國和其它國家,政府擬從2021年4月起,對大學留學生與外國研究者簽證嚴加審查。

作為美國的盟友,英國和日本等國也只能做到這一步,美國可以在科技戰之外開啟經濟戰和貿易戰,但英國和日本是做不到的,但他們還是竭盡所能,開啟了科技戰。進一步限制中國提升科技水平的能力。

對於中國而言,這種科技上的封鎖和圍剿只能從經濟和貿易上進行反擊,鑒於目前的經濟形勢嚴峻,反擊也只能有選擇性的針對某些最薄弱的環節,也就是說有限反擊。

在此之前,有個消息很有意思,9月14日中歐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國內以前的高端農產品主要一直從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進口,歐盟的份額也有一些,但不是最主要的進口方向。這個協定的簽訂,將有助於歐盟大幅度提高對中國高端農產品的出口。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中國和歐盟談了8年,為什麼總是磕磕絆絆,很簡單,美國一直在中間搗蛋,但如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五眼聯盟已經很明顯表達了冷戰的意圖,所以再讓利給這些國家自然毫無意義。

而從五眼聯盟以及美國附屬其他盟友來看,唯有澳大利亞跳得最高,也最為虛弱,其經濟短板明顯,礦產和農產品出口都是他的核心利益所在。

當然,澳大利亞據說是不在乎的,畢竟是亞洲波蘭。

9月22日《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阿瑟·西諾迪諾斯(Arthur Sinodinos)宣稱,澳大利亞已經顯示出他們準備好承受同中國對抗的經濟代價。

對於澳大利亞的精英而言,澳洲的精英階層大多以澳洲為跳板,然後進入英美的政商界,這些精英未來的保障在英美,所以,英美,尤其是美國給了澳洲在地緣政治的安全感,也給了這些澳洲精英在未來發展的安全感。

至於經濟的好壞,那是窮人的事。並不在這些精英的考慮範圍。所以無論是歷史上來看,還是現實的選擇,澳大利亞都會選擇美國。

可見阿瑟·西諾迪諾斯這樣說,除了向美國表忠心之外,說的也是實話。澳洲的精英本身並不在乎中澳之間的貿易,他們在乎的是英美對他們認同。除非整個國家因為經濟急劇萎縮出現極大的動蕩,澳大利亞的國家戰略和外交策略是不會發生轉變的。

國內要改變以前對一些刺頭國家只有獎勵沒有懲罰的慣例,需要一次性殺雞儆猴,下一次狠手,徹底將五眼聯盟之中,這個經濟結構最虛弱,也最合適(紐西蘭太沒有存在感)並且跳得最高的傢伙一次性打殘,才能讓美國其他的盟友有所顧忌。

所以,在合適的時候,對於澳大利亞,需要從煤炭到鐵礦石等等各種礦產品,再到農產品,進行全方位的打擊,既然貿易戰、科技戰和經濟戰已經開啟了,相對不同的經濟體,就要分化、瓦解、拉攏和打擊。

福澤諭吉說,決定一個國家走向的,永遠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上層的精英,一種是最底層的低收入民眾。至於中間的那部分,他們永遠隨波逐流。但這部分站在誰一邊,誰就能夠取得勝利。

在國家的穩定時期,決定國家走向的就是國內精英,而澳大利亞的精英層因為自身的利益,他們的國家戰略肯定一直是以英美為中心,遏制中國的。在國家經濟還過得去的情況下,最底層的低收入者可以被收買,中間階層隨波逐流,因此,這樣的國家戰略是有延續和穩定的基礎的。

但國家經濟急劇萎縮,出現極大的動蕩,決定國家走向的就是最底層的低收入群體,因為他們對經濟最為敏感,情緒也最為暴躁和混亂,容易鋌而走險。中間階層收入減少,也會萌生不滿,不斷加入這個行列,在這個情況下,精英階層為了國家穩定,才有可能改弦易轍。

所以,個人認為,打,就要狠打,不打,就不要三心二意。


一個月前,澳方就宣稱做好了和中國貿易戰承受經濟代價的準備。

鼎天立地:如何看待澳駐美大使稱澳大利亞已準備好承受同中國對抗的經濟代價??

www.zhihu.com圖標

然後代價真的來了,我們真的不買了。他們又不認賬了。

我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即便是被刀架了脖子還依然嘴硬。他並不是不怕死,而是篤定那個架他脖子的人絕不會真的劃拉。

篤定這種信念的同時,再喊兩句口號,讓身後的大哥欽佩不已。

然後別人真的開始劃拉了,才滑動了一毫米,他就說:「停停停!要死要死要死!」。我們剛把刀停下,他就責怪我們:「你們原來真的會動手啊,你們還是人嗎?!」

澳大利亞,一個依靠賣鐵礦、羊毛和農產品等低技術含量自然資源躋身發達國家的經濟體,根本不能在任何科技領域卡中國的脖子。在當下也不配跟中國搞什麼平等對話,因為中美是平等的,而澳大利亞僅僅是美國的小弟。

雖然在澳大利亞眼中的國際地位是:

中國=美國>澳大利亞=中國

它要某種保證,那我們給它便是:我們保證不買你的煤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