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担心未来一个月冻肉供应将受影响。

越南柬埔寨限制白米出口,一度触发本港粮食抢购潮,联合国粮农组织更呼吁各国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粮食危机。为剖析本港爆发粮食荒风险,《星岛日报》访问了粮油商、食物加工厂东主及进口商,发现原来内地早前封城政策一度令罐头等加工食品未能来港,但随着内地工厂陆续复工,食品供应已回复正常。米商经历两次抢米潮后,目前仍有充足存货,并因应市民疫情下减少外出,增加家庭装的「包仔米」供应。至于贵价冻肉则受空运量大减拖累,来港货量大减,业界长远担心,疫情扩散至全球冻肉出口地巴西,将影响未来一个月的冻肉供应。

资料图片

过去一星期,东南亚多国先后传来限制食品出口的消息,其中越南停签新食米出口合约,泰国因当地对鸡蛋需求急增,禁止鸡蛋出口七日,两宗消息均掀起一阵抢米及抢蛋潮。事实上,港人的担心亦非空穴来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日前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各国为遏制疫情所采取的封城措施,已造成物流樽颈,有食品加工厂因疫情影响无法展开生产。他呼吁各国立即采取行动,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防止引发粮食危机,导致粮食供应中断或粮价过高。

本港目前主要食品是否已出现供应短缺的现象?粮油供应商通泰行负责人李丰年表示,本港多家超市在农历新年后及刚过去的周末,店内食米被港人抢购一空,但他强调,本港进口米商每年须确保食米总承诺进口数量达三十二万公吨,即使经历两次抢米潮,米商也不过是提早将今季库存卖出,未见断货危机,「假如业界每季食米总承诺进口量达不到八万公吨,将影响米商牌照,更可能因而被告上法庭,万一供应不足我会比市民还要担心。」他续指,曾有业界于季尾为求「凑尾数」而空运白米赶限期,惟行内至今未需要以航运补仓,续以船运进货,可证供应如常。  

市民在疫症下减少外出,尽量留家煮饭,李丰年坦言,业界提高了五、八公斤家庭装「包仔米」的进货量,「原本供应给酒楼的二十五公斤食米需求下跌两三成,我们的进口额可转为入口家庭装食米,以满足急增的需求。」 

贵价冻肉受空运量大减拖累,随时因疫情扩散影响未来一个月供应。资料图片

李丰年表示,下月本港食米供应国家将迎接第二批大米的收成期,如非收成欠佳,食米供应不会受影响,但他承认,近月米粮约有一成的加价压力,「我们尽早备货,存仓时间较平日的十五至三十日更长,与此同时,疫症下的本地及海外运输成本皆有提高,泰国食米又因当地出现恐慌抢购,进口价格开始见升幅。」

香港入口蔬菜批发商会会长袁昌称,内地输港蔬菜于农历新年后,一度因农夫未能如常回到工作岗位,造成产能下跌,价格出现波幅,如今蔬菜供应及定价回复稳定,加上食肆食材需求下跌,变相让市民有更多蔬菜货源选购,不止内地菜价格稳定,较贵价的外国蔬菜也未见涨价,「仅有部分特别品种的蔬菜,价格可能出现波动。」  

至于加工食品方面,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批发业界表示,今年二月受内地封城政策影响,大批食品企业无法如期复工,本港一度只有极少量罐头成功从内地进口,「其实香港食物供应最大危机在二月,不过当时超市的食品存货足够应付,直至三月内地工厂复工,一切已回复正常。」在内地经营食品加工厂的厂商会会董刘智颖亦证实,包括其厂房在内的多个供港食品工场,上月已全面复工,「部分厂房未能尽用产能,原因也是因为欧美疫情导致定单大减,与未能复工无关。」  

虽然内地食品现时正常供港,惟李丰年指出,若内地出现第二波疫情,并因而导致工厂停工,难保届时再对罐头食粮的供应带来影响,于是业界目前采取「能买尽买」的策略。其公司的采购量已增约两三成,冀可确保午餐肉、豆豉鲮鱼、粟米等罐头及包装面等家庭食品有足够货源。他认为,市民家中食粮存量足够一个月食用是相当稳妥,当库存减至两星期以下,才有需要补货。

然而,疫情下国际航班数量大减,影响冻肉及其他贵价新鲜食品供应。Ocean Three创办人何智聪以其公司从法国进口的生蚝为例,过去空运到港费用为每公斤二十二元,目前已增至二十六元,升幅近两成,「现在要找货源不算难,因为全球受疫情影响,餐厅对贵价食品的需求大减,令供应商很积极寻找买家,甚至愿意提供优惠,但物流成本增加太多,就算有优惠,货物来到香港也不能平卖。」  

刘智颖亦知悉,航班大减令空运来港的冻肉,包括刺身等贵价食品来港货量大减。不过,随着疫情近日杀入南美洲,秘鲁、智利、哥伦比亚等国陆续锁国,巴西更成为南美洲最多新型肺炎确诊个案的国家。他留意到由上星期开始,往来香港至南美的货船大减,「由一星期六班减至只有两班,日后货运物流可能要用更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有货无船,运不到来香港。」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国家,过去出口大量平价冻肉到港,刘智颖担心如船运量不足情况持续,一个月后将影响本港冻肉供应。

除了限制食品出口外,各国增购粮食储备亦进一步推高食物价格。  

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与香港商务往来频繁,两地出手控制白米出口自然触动港人神经。据外媒报道,最近其他国家亦有限制食品出口的举动,其中全球主要小麦面粉输出国哈萨克,上周已经禁止出口小麦面粉、红萝卜、糖和马铃薯,塞尔维亚禁止出口葵花籽油,俄罗斯也表示将每周评估情况,再决定是否实施出口禁令。另一边厢,不少国家开始增加粮食储备,包括中国、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均增加小麦进口。有专家担心,疫症已影响食品供应链,如果各国政府只顾自己,不合作确保全球供应,一旦疫情持续,将令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就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撰文呼吁,各国应提供粮食价格、生产、消费和库存的实时信息,以遏止不必要的恐慌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