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师学会指,兴建较高的海堤或放置弱波石足以应对天气和气候的挑战。

香港工程师学会重申,支持《施政报告》提出的明日大屿愿景计划。根据过往经验,填海对发展新市镇肯定有重要功用,位处大屿山及香港岛之间的中部水域是适合发展人工岛并可以支持东大屿都会建设。

《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资料图片

学会指,从近日的媒体报导,留意到公众关注海浪高度对拟填海土地的潜在影响。学会解释,该愿景计划尚未进行前期设计及开展更详尽的可行性研究,从初步工程设计考量而言,兴建较高的海堤或放置弱波石等措施已可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带來的挑战,因此海浪高度并不会影响项目的可行性。

明日大屿涉增加1700公顷土地。

学会同时注意到有关明日大屿愿景项目的进度和预算弹性,学会认为与所有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一样,规模庞大的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应能够分阶段进行,而项目所分开的阶段數目则可取决于可行性研究或前期设计所得的數据,以符合项目本身的情况,最终的填海规模亦可按需求进行调整。

大屿山发展布局。可持续大屿办事处图片

学会认为,现阶段不宜就项目作出过分猜测和忧虑,应留待有进一步研究后再作相关跟进讨論。学会将密切留意有关议题的发展并继续提出相应的工程专业意見。

林郑月娥提出「明日大屿」概念,打算填海1700公顷建人工岛。 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