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抱龍林場,接爹護林站站長樑國南(右一)向當地羣衆宣傳護林防火知識。本報記者 袁永東 攝

  本報訊 (記者 黃世烽)“我市山陡林密,森林火災撲救相對困難,因此大家一定要提高防火意識。特別是在林區林緣勞作、旅遊和祭祀期間,對森林防火要牢記心頭……”4月3日清晨,位於三亞市北部山區的抱龍林場霧色正濃,鳥兒自由歇息、溪流安靜流淌,就在此時,從遠處傳來的護林防火廣播打破了山間的寧靜,這是每天都要從這裏經過的抱龍林場接爹護林站護林巡防隊來了。

  宣傳防火——

  着力提高廣大羣衆森林防火安全意識

  清明節、“三月三”“五一”等節假日先後來臨,特別是清明節期間羣衆在祭祀祖先時大多有燃燒香燭紙錢的習慣,而這些極易引發森林火災。抱龍林場如何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三亞日報記者深入該林場進行走訪調查,具體瞭解該林場如何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高火險期,嚴禁一切野外用火,嚴禁攜帶火種進入林區。遇到山林火情時,要保持鎮定,迅速逃生自救,當林火較大時,選擇空曠地等待救援,並及時撥打森林火警電話:88689110。”抱龍林場接爹護林站站長樑國南帶着3名護林隊員,駕駛着一輛防火宣傳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向周邊村莊的羣衆進行森林防火宣傳。三亞日報記者見到,抱龍林場附近各村莊張貼“護林防火常記,青山綠水長存”“進入林區,防火第一”等字樣的宣傳標語。

  三亞日報記者瞭解到,今年3月初開始,爲切實做好今年全國兩會、博鰲亞洲年會、清明節和“三月三”等節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的森林防火工作,抱龍林場專門成立森林防火檢查督查工作組,並派出3個工作組對各個護林站的森林防火工作進行檢查督查。

  全場100餘名護林員在林區各個重點部位加大森林防火各項工作;有的護林員還與當地村幹部一道,深入羣衆聚集場所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分發森林防火圖、《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張貼森林防火警示、拉橫幅、講解等多種方式積極向轄區羣衆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着力提高廣大羣衆森林防火安全意識。

  “光是我們接爹護林站的20多名護林員,就管護着11萬多畝的山林,我本人也管護3298畝山林。”現年46歲的樑國南是護林員第二代,父親曾是一名護林員。從2004年當護林員起,樑國南經常深入各個山頭地塊、墓地、村委會、學校等重點部位,向廣大羣衆宣傳森林防火各項工作,勸阻羣衆不能帶火種上山,並抓獲了多起村民非法帶自制獵槍、山豬夾等上山捕殺動物的行爲,還配合森林公安破獲了多起村民毀林案件,被當地羣衆稱爲“山林守護神”。

  常抓不懈——

  恪盡職守呵護美麗家園

  抱龍林場把“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作爲火源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細化火源管理措施,明確火源管理任務,把火源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人頭。特別是加強野外作業點和旅遊人員管理,做到生產、防火兩不誤。平時,林場認真做好對防火隊伍培訓和撲救導演練,防火隊伍隨時待命,嚴陣以待,時刻做好撲救準備。

  “守護好綠水青山,就是造就金山銀山。”抱龍林場有關負責人告訴三亞日報記者,全場總管護面積46.47萬畝,核心區28.6萬畝,共管區18.87萬畝,分爲9個管護站,共126個林班。該林場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堅持森林火災“有火必報、報撲同步”制度;組織開展“面對面”宣傳,做到防火宣傳進村入戶、無死角;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強火源管理,認真組織開展森林火災隱患大排查活動,加大巡查力度,並進行重點防範;不斷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防範和撲救措施。

  抱龍林場地處三亞市北部,距市區40公里,林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是三亞市現保存最大的一塊天然熱帶雨林,有子京、母生、柚木等熱帶地區珍貴樹種十幾種。此外,還有著名南藥如益智、砂仁等。林區內有海南坡鹿、海南兔、獼猴、狗熊、雲豹、果子狸、穿山甲、眼鏡蛇等各類野生動物500多種,其他如昆蟲類的蝴蝶種類多達55種。林區有三亞市最大的河流——寧遠河貫穿其中,其餘6條大小河流終年水流不斷,是目前三亞市主要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的源頭。

  (黃世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