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涼山森林火災壯烈犧牲了三十名救火英雄,舉國上下悲痛萬分。森林火災向來危害嚴重,特別是在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的特大火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這場大火波及面積相當於一個蘇格蘭大小,令5萬同胞流離失所、211人葬身火海,五萬餘軍民圍剿25個晝夜方纔撲滅。

  今天的白夜故事,我們就來聊聊這段往事。

  毀滅的火種,是一個叫汪玉峯的林場工人播下的。

  1987年5月6號這天,黑龍江漠河的古蓮林場旱的出奇。汪玉峯有些渾渾噩噩的來上工,地上漏了汽油,但他卻熟視無睹,信手啓動了割灌飢。

  汽油瞬間被引燃了,此刻這團火焰還很微弱,如果他是一個老道的林場工人,脫下身上的軍大衣捂在火上,隔絕空氣後也許就能將其撲滅。但不幸的是,汪玉峯只是一個農民,從河北來到林場幹活不過13天。

  他笨拙地拖動着割灌飢跑出去近十米,瞬間形成一條如長蛇般的火線,然後他纔想起叫人來救火。闖下大禍後,汪玉峯很快被拘留,但他還不知自己行爲的嚴重後果,仍然撓頭問道:“我這個月的工資還開不開呢?”

  等人們聞訊趕來時,火勢已經沿着樹幹撲向枝杈,在頭頂的樹冠之間肆意蔓延。這叫樹冠火,一旦起勢極難撲滅。不多時,一片冒着滾滾濃煙的火焰之林業已形成。

  所幸的是,火災在林區較爲常見,絕大部分人都遠比汪玉峯有經驗的多,衆人連夜撲打救火,終於在第二天上午將明火撲滅,精疲力竭的人們這才鬆了一口氣。然而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到了中午,漠河忽然平地颳起了一股邪風,風勢十分猛烈,頓時掩藏在樹林中的餘火重新騰起,如脫繮野馬一般撲向了廣袤的大興安嶺。

  1987年5月,大興安嶺,大火在吞噬森林

  短短五個小時,大火就狂飆了100多公里,沿途無論是鐵路、公路、河流,甚至500米寬的防火隔離帶都阻擋不住火勢,7個林場被瞬間吞噬。這晚,大興安嶺的夜空都被燒紅了,漠河和緊鄰的塔河兩縣50萬頃林地化爲火海。

  數萬百姓流離失所,十幾裏的公路上擠滿了逃亡的難民,哭聲、喊聲,響成一片。

  據當時的林業部副部長、大興安嶺火災前線副總指揮、林業部副部長職務的董智勇說,火場中心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推進,裏面最高溫度有上千度,人們還沒被火燒到身上,就已經被高溫活活燙死。

  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雕像

  此夜,一輛吉普車從黑龍江漠河的火場逃進內蒙古轄區境內,並向滿歸林業局彙報了危急火情,滿歸迅速準備救援物資,趕赴漠河進行救援,這也是第一個前來援助的外省單位。也是這一晚,瀋陽軍區所屬的6個醫院收到軍區命令,最短時間內趕往各火災現場設置野戰醫院搶救傷員。

  這時,一個極爲危急的情況出現了,隨着火勢席捲南下,擋在它面前的就是塔河縣城,上萬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危在旦夕。中央軍委即刻命令,瀋陽軍區向東部火場塔河調集1.4萬解放軍指戰員參加滅火戰鬥,時任23集團軍68師師長吳長富帶領68師官兵及羣衆,連續奮戰三天,在大火和塔河縣城之間打通了一條幾十公里長的防火帶,最終是保住了縣城。

  撲火英雄"大鬍子師長"吳長富

  然而,火勢仍在繼續蔓延惡化,一些火線甚至長達20多公里。火勢向北直撲北極村,這裏是當時中蘇兩國的交界處,蘇聯境內的1200萬英畝森林化爲焦土。向南山火則直撲內蒙古原始森林,一旦失去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5月20日,瀋陽軍區再次調派官兵,共聚集了三萬多滅火大軍奔赴火場,根據指揮部統一部署,在任務區內進行撲火、開挖防火隔離帶及製造火燒跡地等方式控制火情。

  火整整燒了28天。

  211人葬身火海,5萬餘災民流離失所。

  5月25日,指揮部開始進行人工增雨工作,參與滅火的人員趁着降雨向西部火區發起決戰,經過三天三夜的連續撲火戰鬥,西部火區大火終於熄滅,滅火戰役獲得初步大捷。然而此時,大興安嶺百萬公頃森林已被吞沒,荒山禿嶺到處可見,如同一塊巨大而醜陋的傷疤,提醒着大自然和林區人民遭受的傷痛。

  當時火場的衛星圖片

  這場建國以來毀林面積最大、傷亡人員最多、損失最爲慘重的火災,深刻的警醒着人們,要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大興安嶺林區隨後建立了十分嚴苛的森林防火制度。進大興安嶺的人員需要經過檢查站、管護站、巡護隊的三重排查,以阻止火源入山。此外,326座瞭望臺分散在大興安嶺林區各處,以便及時發現火情。

  這種瞭望塔10公里一個分佈在大興安嶺林區

  此外,在消防人員培養和裝備建設上,大興安嶺林區的各消防隊總是能用上最新最有效的裝備,這對撲火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肩扛式森林滅火系統

  迫擊炮對火源覆蓋打擊

  消防火箭炮發射車

  履帶式消防車

  此後的30多年中,大興安嶺林區再沒發生過人爲重特大森林火災。2016年大興安嶺共有32起森林火災,均在24小時內撲滅。如今,大興安嶺的防火能力像是經歷過一場“浴火重生”。

  當年火災對大興安嶺林木、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失,如今終於慢慢得以復原,而消防意識,也深深紮根在每個林區人心中。

  文|泊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