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简淑丝、李佩璇(编修)
摄影/简淑丝

「为了报答养育之恩,他为恩人守墓十六年,直到两个月前由清迈慈济学校的毕业生发现这位长者需要关怀,赶紧向进行提报…」清迈慈济学校总务主任张志光向前来泰国进行国际交流的台湾慈青同学及志工们说明即将前往访视的个案情形。

每年暑期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简称「慈青」)均有国际交流行程,2019年的国际交流团,是第一次前往泰国进行交流行程,以泰国清迈慈济学校为活动场地,除了与清迈慈济学校同学、邻近的公立学校同学进行互动外,慈青同学们也走出校园进行慈善家访,行前,泰国慈济志工邱淑芬叮咛:「因应台湾、泰国民情及文化的不同,大家在访视过程中应细心!」

此行关怀的长者–张伯伯是两个月前,由清迈慈济学校的毕业的毕业生所提报,这位毕业生的果园,刚好就在张伯伯住处附近。当他来到果园时,恰巧碰见他正卧病在床,村民纷纷表示老人家很需要帮忙,光是来回看病的车资,就需要四百元,而他打零工薪资也才二百元,根本不敷看病费用,得知此情形后,这位清迈慈济学校的毕业生,还专程带张伯伯去看医生,还主动为其添购物资,同时把这个个案提报给慈济。

张志光表示,第一次来访视时,就能感觉到张伯伯的生活很苦,从七月中接获个案资料后,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就赶紧先将关怀物资送过来。同时观察到伯伯的住处环境周围有点脏乱,本想回去后再邀约大家来帮忙打扫,没想到此次台湾来交流的慈青和志工们趁此访视机会就开始动手整理及打扫。

从小让军人家庭老板扶养长大的张伯伯现年六十二岁,日前因为从荔枝树上跌落,导致骨盆裂伤与右脚关节摔伤,得知志工们要来探访,早早就坐在大门口,等待大家的到来。

为了感念老板的养育之恩,即使老板已往生多年,张伯伯十六年来能忠诚地于此守护老板的坟墓不曾离开,即便住家非常的简陋,外观看来就像是果园里的农具间,屋子的前面有一大堆的木材,左右两边是荔枝园,房子内除了陈旧的锅具与破旧的衣物,什么都没有,房子的周围则只是由竹子所围成的篱笆。

志工与慈青们,一边帮忙张伯伯整理衣物,一边不忘询问是否得当,屋内此起彼落声音不断重复著:「这件衣服还要吗?」、「这个要放在哪边?」、「大爹,这件衣服要洗吗?」

澎湖科技大学的裕钧分享到:一开始到个案住处时,有些惊吓无从下手,后来和志光主任整理寝室时,我就先把外面的空地与屋内会用到的空间腾出,顺便将地上的垃圾进行分类。以后,我会多注意及关心身边的人、事、物,也要多陪伴家人,不仅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有时间也要和志工们去做访视关怀。」

裕钧接著说:「看到伯伯烧材煮饭,屋内有比较多小的树枝和木屑,一开始想要把它丢掉,但伯伯跟我说,那个是他生活上很好的东西,重新把木屑再捡回来,把它分类好,看到老爷爷这么珍惜大自然给的礼物,也让我学会更加知福与感恩。」

临别前,清迈慈济学校总务主任张志光不忘向伯伯说:「大爹,下个月再来看您!」

腼腆地张伯伯则是双手合十道:「谢谢你们啰!谢谢你们!」

看著车子远去,还久久站在门口挥手的张伯伯,露出了如阳光般的灿烂笑容,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陪伴与打扫,对参与此行的慈青们而言,确是最宝贵的一堂的校外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