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狗屁國學。

《弟子規》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作者李毓秀,是個窮酸秀才。

《弟子規》成書之初叫《訓蒙文》,剛一面世就受到統治者力捧,為什麼呢?因為《弟子規》的核心思想就是教人順從,在家要無條件服從父母長輩,在外要無條件服從統治者,要做順民,整體上來說,《弟子規》的糟粕多於精華,根本不值得讀。

比如說,《弟子規》是這樣強調父子關係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什麼意思呢?就是父母叫你,你要趕緊答應不得拖延;父母命令你做的事情,你絕對不能拖延;父母教育你的話,你必須恭敬的聽取;父母責罵你,你必須溫順的承受。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父母的就百分百正確嗎?父母說的不對也要聽取,這顯然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理念,依據這種規則培養出來的子女,除了服從,還是服從。

再比如,《弟子規》充滿了自相矛盾的地方,「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說父母不喜歡的事情,你絕對不要堅持;接著又說「親有過,諫使更」,意思是說父母有過錯,就要勸諫他們更改;但是父母不喜歡你的勸諫,你要怎麼辦?依據前一條似乎是不勸了,但《弟子規》卻說:「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意思是說勸諫不聽,還要和顏悅色接著勸,甚至要哭泣著跟隨,捱打了也不抱怨。天吶,這也太矛盾了,明明父母不喜歡,你還非得勸,這不是扯淡嗎?

《弟子規》的大量內容,都是訓誡,不容置疑的口氣,小孩子啟蒙階段,難道不應該發揮想像力,啟發他們的智力嗎?直接讓他們順從,這豈不是對兒童天性的扼殺?

實際上,真要讀國學,為什麼不直接讀《論語》、《孟子》呢?為什麼要去讀清朝一個窮酸秀才寫的二手書《弟子規》呢?


蟹腰。

一開始覺得應該算,凈空法師說的;

後來覺得不算,空海法師說的。

不太肯定的時候發現國學名宿章太炎先生沒有把它算在裡頭。

編者曹聚仁是鳳凰衛視曹景行的父親

空海法師

人生第一本書!先把人做好!真正的國粹!


這裡先感謝你的邀請回答,《弟子規》本人熟讀,我的小孩也熟讀。是不是國學,我們先理解國學的概念,從字義上來說,國學應包括中國從古到今的科學技術、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風水算命、風俗習慣等等。我們常說學國學,指的是學中國傳統文化。《弟子規》內容是不是屬於傳統文化?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說讀國學,就是讀古代的經典,《弟子規》算不算是經典,本人是肯定的。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後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規》。這本書雖然成於清代,但其思想源自儒家,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

《弟子規》總敘為《論語?學而》中的一章(第6章):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規》的內容中處處可見引經據典,可以追溯到《禮記》中的《曲禮》、《少儀》等。《弟子規》中「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來源於《禮記·曲禮》中「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這是日常中照顧好父母的生活起居。「勿箕踞,勿搖髀」出自《禮記·曲禮》「遊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坐著的時候,腿不要張得太開,不要晃動雙腿,提醒行為舉止要符合禮儀規範。「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出自《禮記·少儀》,日常生活中養成專註、謹慎的態度,這也與《禮記·中庸》中「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相應。《弟子規》中「凡是人,皆須愛」源於《禮記·禮運》「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告訴我們要關愛天下一切人,要有這個心量。《弟子規》中的句子來源於各種經典,用淺顯易懂、押韻易讀的方式將經典中的經句較為完整的表達出來,是童蒙養正的課本,也是成年人重溫灑掃應對、待人接物的好讀本。

《弟子規》 為什麼把《入則孝》放在第一?《孝經_開宗明義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史記》光曰"德者,才之帥也「,德比才重要,但沒有孝是談不上德,所以"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對父母都不孝順,談不上什麼道德,更談不上是對社會的貢獻。

很多人對《弟子規》進行批判,說糟粕多,只是對字面上的狹義理解,其思想是狹隘的,片章取義,沒有真正讀懂弟子現,如果說弟子規是愚民教育奴才教育,這種人是沒有道德不負責的,如果人不講禮不講德,行為不羈,與禽獸無別。


不是算不算,它就是地道國學。古人啟蒙讀物,也可稱是古人養成教育教材,放眼當今社會,能夠通讀者眾,能通曉其理者稀,毫不誇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