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城镇高山市位于群山环绕盆地中,战国时期金森长近仿照京都在此打造了城下町与寺庙群,即使到现在仍然洋溢浓厚江户景观,2005夏日初访(游记),即对这处比京都更有人情味的「飞驒小京都」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所以2018年冬天从名古屋前往北陆途中,说甚么也要来个久违的一瞥。

 

因为只有不到半天时间,我们将重点放在国家史迹「高山阵屋」与三町筋老街。

高山阵屋原本是飞驒高山藩主金森氏的下屋敷(藩邸一部份),1692年(元禄5年)飞驒高山成为江户幕府直辖地后,在阵屋设置代官所、飞驒郡代役所,现代说法就是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局、法院总称。明治维新后设置县政厅、郡政厅、政府分支机构等直到1969年,也就是这里作为行政机关管理飞驒地区长达270多年,地位相当重要,更是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江户时期地方官厅,1929年被指定为国家史迹,游高山市当然不能错过。

这天早上拜访高山阵屋的时候,地上还留著残雪,虽然天色阴霾,耗资20亿日圆复原修复的阵屋仍然令人有著跨越300年时空的错觉。


日本国家史迹:高山阵屋 入口处厚重御门建于1832年(天保3年)


睦月底的早晨 地上还留著残雪

 


山冈铁舟的俳句,他是幕末自明治时代幕臣、政治家、思想家,与胜海舟、高桥泥舟并称「幕末の三舟」,
10岁那年父亲调任飞騨高山郡代,全家迁往高山,所以直到16岁他都在高山度过


正门进入玄关最先来到房间是「玄关之间」,保存1816年当时模样玄关之间
墙壁的「青海波纹样」显示郡代地位


以榻榻米边缘颜色相异的线条区分各办公阶级和使用者


高山阵屋幅员比想像的辽阔多了,一个接著一个不同功能的房间好像迷宫,
不但有官署办公室、等候室会客室、警卫室、审讯室,
还有
长官宿舍、厨房粮仓、庭园,原本以为很快就可以参观完结果花了多一倍时间

 


御白洲是法庭,在此审问犯人与判刑,也展示各种刑具


墙上还挂著拷问犯人各招式,令人毛毛的



每个房间都清楚标示用途


厕所取这名字好文雅


简洁洗练一丝不苟的内部构造与设计,充分展现古建筑之美,
也多亏近代复原和修复时没有增添不必要元素,保有它的纯粹



 

 

 


庭园辽阔,几乎从每个房间都能欣赏庭之美


虽然正值隆冬,依旧有著「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雅趣
 

 

 

 

 


大广间是举行仪式和重要会议的大厅,连接高悬「忠孝」二字的御书院


高悬「忠孝」二字的御书院是郡代的房间与书房


郡代日常生活场所,挂的字画也很讲究
这幅是李白七言绝句名诗〈哭晁卿衡〉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奈良时期遣唐留学生之一,唐开元5年(717年)20岁的他赴中国求学,展开在中国长达53年生活
他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深受唐玄宗赏识任多项要职,与李白、王维、刘长卿等人友谊深厚。
753年晁衡因为思念祖国乘船回日本,途中遭遇风暴下落不明。隔年李白仍未收到讯息,以为好友海难中遭逢不测,
悲痛中写下此《哭晁卿衡》抒发思念之情,幸好晁衡历经艰险755年奇迹生还回到长安。
《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关帝诗竹》原碑是清康熙55年(1716年)韩宰临摹立石,拓片上刻修两株翠竹,竹叶组成五言绝句: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竹淡,终久不凋零”。
碑上两株翠竹拔地而起,右侧竹叶上方组成全诗头两句:“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左侧竹子稍向右斜出,叶子在下方组成全诗后两句:“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此碑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西安碑林收藏的韩宰临摹最出名,前阵子去西安碑林也有看到



高山阵屋花了比预计一倍多的时间才匆匆看完,接下来赶去高山「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中最热闹的「上三之町」
江户时期,宫川东侧三町筋一带被整备为城下町商家町,当时商贾云集繁盛一时,时至近代,古建筑群则入选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其中「上三之町」保存情况最好,尽管小水道两侧栉比鳞次的古民家经营著现代化酒铺、味噌店、土产店咖啡厅、小餐馆等,丝毫不减老街古朴风情



 

 

 

 


绝对不会错过酒铺啦

 


杉玉从绿色转为棕色就知道美酒已经酿好

 

 

 
品酒区


冬天最棒的就是来碗甘酒暖暖身

 


的确是保存得相当好的传统建筑群哪
 

结束半日「飞驒小京都」高山市快闪游,要赶往金泽了,我还会再来看高山祭的!握拳!

待续:白皑皑的金泽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