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9 的冷氣進氣濾清器 肥腸, 時間到了, “麩去了” ......  

IMG_8875_resize.jpg

這個在 e39 車上引擎室內 連接冷氣活性碳濾清器, 暱稱 肥腸 的冷氣進氣連接管, 料號有區分左右, Right microfilter channel 64 31 8 379 620 (R) ; Left microfilter channel 64 31 8 379 621 (L), 材質標示是 PP-MX, PP/EPDM ; 在歷經 15 年餘的高溫與震動摧殘後, 接頭卡榫處很難不會有裂痕, 我們家小五車上的狀況是, 駕駛座側的肥腸從連接卡榫的頸部完全斷裂 (裂成兩塊, 怠速時還會跟著震動發出叩叩聲 ......) ; 副駕座是相同位置裂了約 1/2 圈, 勉強硬撐著 ; 詢問過車廠, 一顆 $2,800, 兩顆要 $5,600 元錢, 換作您是車主, 修還不修 ? 

扣扣聲聽了大半年, 終於等到忍不住受不了的那天 ......, 買了 橢圓斜面烙鐵頭, 搭配家裡的 40W 電烙鐵, 加上汰舊換下舊車材零件的 PP 塑膠 (取其耐高溫相同材質熔接, 預先裁剪成小條/小塊), 打算來個 「魚鱗焊焊熔接大法 」。

施工過程就不拍了, 反正就是拿把電烙鐵, 東戳西戳的, 沿著裂縫熔融/黏合塑料, 並在適當位置補上裁成小條塊狀的 PP 塑料, 做熔融補強。唯一要提醒的, 就是切記一定要在通風處+風扇氣流可快速吹走塑膠味的環境下施工, 一定要戴上保護性足夠的口罩。 

 

就這樣, 一開始很開心地用漂亮的標準魚鱗焊熔接了 1/3 圈, 然後, 一拉, 完全脫離跟沒焊一樣 OOXX ......

 

多次嘗試後, 覺得最好的方式是 :

(1) 分段逐次施工, 每次處理一小段 (10~15cm) 就好 

(2) 烙鐵熔融的深度約塑料的 1/2 厚即可, 熔接完要稍等冷卻凝固再鬆手, 避免黏合不牢靠或走位變形 (按 : 太淺黏合力度不足, 太深穿透對側又易造成變形走位不好修補或影響卡榫間距 ......)

(3) 每一小段的正面熔接完, 就接著熔接該小段的背面, 確認牢固後再進行下一個小段

(4) 因熔融而變薄或凹陷處, 以裁成小條塊狀的 PP 塑料做補強, 補強塑料要確實熔融並與原材相熔均勻 

(5) 如果想要美觀點, 整圈黏合完成後, 再沿著熔融線做適當的 魚鱗焊淺壓痕 (不過還是很醜就是了 ......)

(6) 小訣竅一是, 長橢圓形的固定卡榫圈, 是軟質可拆卸的, 拆下來會比較好做熔接 (套回去得時候要留意左右肥腸的卡榫上/下面就行)

(7) 小訣竅二是, 熔接處不僅要修補裂縫, 最好以塑料補強, 確實熔融並抹平延伸適當距離 (酌增加黏合強度)

 

熔接修復完成的兩顆 肥腸 ...... 

IMG_8869_resize.jpg

 

 

熔接完成的痕跡 (嗯, 有點醜 ......)

IMG_8877_resize.jpg

熔接完成的痕跡 (嗯, 醜沒關係, 黏合強度夠就好 ......)

IMG_8878_resize.jpg

進氣管內側的熔接痕跡

IMG_8879_resize.jpg

進氣管內側 彎角處的熔接痕跡 

IMG_8876_resize.jpg

 

這樣熔接黏合後, 簡單測試強度, 幾乎等同新品, 略施力拉扯轉折都不會有鬆散感 ; 實裝上車一次就搞定, 喀喀兩聲就輕鬆裝上, 卡榫沒走位沒變形, 非常耐用。
 
材料成本 : 40W 橢圓形斜面烙鐵頭一個 ($30) ;

外加可能是吸了快一個小時的塑料毒氣覺得輕微頭暈了一陣子就是了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