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組織活動,讓家長們踊躍報名製作食物,搞活動聚會。兒子班上抽到的食物是麪條,班級羣裏問了好幾圈,有家長踊躍報名做點麪條嗎?


我猜學校一開始的設想是這樣的,有能工巧匠一般的家長,提着兩袋麪粉,雄渾有力走到學校,當場面案一擺,輕車熟路澆水和麪,少頃萬事俱備,身輕如燕龍飛鳳舞般拉起拉麪,或手起刀落刀削麪片似片片雪花……到時候場面肯定煞是好看,小朋友們陣陣喝彩,大朋友們讚歎不已。

 

我真希望我會拉麪,小孩上了四年幼兒園,最後一階段,還是沒能出個風頭。上了幼兒園才知道,以前讀的書學的所有東西都沒用,還不如拉個麪條。在羣裏默默觀察許久,有個小孩的父親終於答話了:大膽問一下,乾脆面行嗎?

 

哈哈哈哈,乾脆面!看到乾脆面三個字我就放心了,原來不會做飯的家長,遠遠不止我一個。

 

經過我多年觀察,班裏會做飯的家長,就那麼幾個,每次活動的時候帶着各類家常美食,什麼珍珠丸子,滷牛肉,醬肉包子……不會做飯的,都是帶着包裝小餅乾來湊數的。

 

前面一撥,是有一個大孩子在上高中,小孩讀幼兒園的70後父母,後面一撥,是我這樣的,從小隻學過蛋炒飯和泡泡麪兩種手藝的80後父母。我揣摩了一番才明白,爲什麼我爸媽那輩人,催生的時候都特別愛渲染悲情主義色彩,大義凜然說:快點生吧,趁我還能帶得動。

 

我媽沈女士最近爲了鍛鍊身體,每天晚飯的時候,從家裏散步到我家,順便看看我們在給小孩吃什麼。星期一,小陳煮了一鍋意麪,面裏有牛肉,蝦仁,馬蹄,不過總的來說,還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星期二,小陳煮了一鍋中式湯麪,面裏放了肥牛,青菜,油豆腐,沈女士看了有點按耐不住,還是吃麪條啊?

星期三,我們炒了一鍋蛋炒飯,一家人每人分了一碗飯,正坐在餐桌前開始吃起來,沈女士風風火火殺到了,從拎包裏迅速拿出三個保溫盒,一份煎帶魚推到我面前,給,你愛吃的。一份滷豬蹄推到小陳面前,你喜歡吃的豬蹄,還有一份給小孩的炒青菜:多吃點綠葉蔬菜身體好。

我遙遠的回憶被喚醒了,小時候在家吃飯,似乎打底有兩三個菜,一葷兩素加個湯,再配一碗白米飯。做飯似乎是上一代父母的必備技能,沒聽說誰家天天吃麪和蛋炒飯的。除非星期天中午,經過週六徹夜麻將的歡娛,我爸總是會說,中午吃個面好了,青菜,肉絲,荷包蛋。這已經算是最簡搭配。有個鄰居跟我一樣大,她媽心靈手巧,在某民營小吃店工作,每天變着法做各種點心,燒賣,饅頭,花捲,每次叫我過去嘗一嘗的時候,我飽含羞愧但又戰勝不了食慾。

 

回到家再看看只能徒手做點家常菜的沈女士,頓時恨鐵不成鋼。

 

不知道小孩是不是也會這樣,他天天在家吃着一碗麪,或者一碗蛋炒飯的時候,會不會某一天忽然驚醒,這都是我爸媽兩個手殘黨做的飯……

 

以前看美國電影,一羣媽媽爲了學校活動在家做飯,有媽媽爲解放自己,大搖大擺放上超市買的紙杯蛋糕,幾個膽大包天的媽媽湊過來驚呼,太好了,你真勇敢。日劇裏,當媽的每次碰到聚會,都會先跑到商場地下一層,買點好吃的回來,再僞裝成自己做的樣子,笑眯眯端出來,一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祕密,不點破即可。

 

每次看到這樣的劇情,我都覺得不錯啊,媽媽是要解放的。但仔細想想,我們這一代80後,也沒幾個人正兒八經天天下廚,沒孩子的可能還天天做做飯,那叫生活的享受,品質的追求。有孩子的先做飯再輔導作業,未免也太掏空自己了。

 

有部我非常喜歡的日本電影,《月代頭布丁》,劇情是這樣的,忙於工作的單身媽媽,平常只能給小孩吃吃各種快速食品,便利店的便當,微波爐叮一下的米飯,後來有個不慎穿越到現代的武士,入住他家,武士以專注的精神,每天在家給小孩做各種美食,小孩變得無比快樂,原來吃到好吃的東西,是這樣快樂的感覺啊。

儘管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現代人還是太忙了,平均每天拿起手機就要看一百多次,哪有功夫慢慢做飯?

 

有時候我會暢想一下,小朋友會不會需要美食的薰陶,他們的味蕾或許需要打開一下。

 

幼兒園活動這天,學校小操場上,到處擺滿了各種麪食美食,披薩,麪包,饅頭,包子,麪餅。我看到一個小朋友的爸爸,果然扛來了一箱乾脆面,我開始仔細琢磨,真的會有家長願意小孩吃乾脆面嗎?

 

我們這一代,以前養小孩,養得多麼精細。

 

後來大概明白了,爲什麼80後家長不愛做飯?小孩接收的食物太多了,他們在無數種美食中穿梭,沒幾個看起來真的垂涎欲滴的。跟我們小時候那副急吼吼的樣子,也實在差太遠了。他們什麼沒吃過,什麼沒見過?

 

有媽媽打了一碗看起來很好吃的意麪,拉着兒子說,快吃吧。

 

兒子不太開心,挑起一根嚐了一釐米說:我什麼也不想吃!

 

那個帶來一箱乾脆面的爸爸,已經分完了所有的面……

 

我想不會做飯,好像也沒有可丟人的。


小孩吃什麼都會長大的!




你可能還喜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