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都有了土地,所以農產品價格應該很低,

人們擁有的汽車越來越多,所以汽車應該越來越便宜,

城市化越來越高,人們都有了房子,所以房價應該越來越低。

……

另一方面,短期內,人們生活水平,收入越來越多,儲蓄的錢也越來越多,資本又不生產利潤……

產品的價格應該越來越高。

如何解釋這兩者的矛盾?

以及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如何較量的?


我們一步一步解剖這個問題

步驟一:通貨膨脹問題,當錢變得不值錢了、以這個貨幣標的的資產自然標的價格會上升,並不一定代表他貴了,而是他不值錢了。

步驟二,古典經濟學理論,產品價格由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舉個例子、每個人都有錢了、也有一套房子了、那大家自然就會想有第二套房子,第三套房子、那麼說不定房子供不應求、價格就上漲了

步驟三,要研究供給以及需求曲線的具體細節,你要考慮的更多了。例如,大家都有錢了、包括蓋樓的工人。那麼你要工人去幹活,就需要付他們更多的工資,否則人家有錢就窩在家裡不想出門幹活了。付了更多工資,成本上來了、售價就不得不高了。

步驟四,外來因素。本地居民都有樓了,不代表外地居民有樓、本國居民有樓了,不代表外國居民有。外國居民看中國發展好,自然想來中國買房,那麼房子還是會供不應求,這個其實又繞回了步驟二和步驟三。(這個可能性比較小,外國人在中國擁有固定資產特別困難,國家政策緣故,但中國炒房團去越南炒房倒是有所耳聞)


好的東西永遠不會脫離應有的價值軌道 農民有地為什麼農產品一定要便宜 汽車雖多可是沒見優質車降價過 現在房子還越來越多呢 你見房價便宜了嗎


你要是計算機學生就明白了,計算機提高的性能都讓軟體用了,又迫使硬體升級,這個還是個螺旋上升呢


感覺題目描述有一點點問題。。。。

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關係並不是隻受土地影響,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的價格,氣候對收成的影響,市場上人們的需求(比如「大蒜防癌」的說法到處傳的時候,市場需求劇增遠超供應導致價格上漲),化肥除蟲劑等等因素,與土地關係並不大。實際上中國一方面現有耕地數量不足以支撐龐大人口,另一方面農村壯勞力外出務工導致農田拋荒,土地並不是農產品價格的關鍵影響。

人們擁有的汽車數量與汽車價格也沒有直接關係。。。工業品的價格影響因素也有很多。人們擁有汽車數量增多是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降低了汽車成本,同時人們收入增多也將產生購買汽車的激勵。

人們收入增多和儲蓄增加這個事情。。。收入增多是事實,但儲蓄增加與否卻和央媽的貨幣政策有關。儲蓄利率升高時,人們會傾向於把資金存入銀行,央行降息時,人們會傾向於把銀行存款取出投入資本市場進行理財。收入增加固然會帶動存款增加,但應該也不是主要因素。

但資本還真的就會產生利潤,儲戶把錢放入銀行,銀行把儲戶的存款用來放貸投資。儲戶所得的存款利息與銀行的貸款利息和投資收入真的是九牛一毛。在中國,銀行就是金融業的大爺,也是最大的金融機構。

商品價格不知道題主在疑惑什麼。。。。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商品價格一直上漲。但不同時期的價格並不具備可比性,應該關注的是貨幣的購買力。舉個例子,假設十年前80元和現在100元能夠購買到的商品是一樣的。那麼一樣商品十年前賣80元現在賣100隻能說是價格標籤數字增大以匹配對應時期的工資水平罷了。

(隨手畫的將就下。。。。)

假設市場均衡需求是Q0,均衡價格是P0,現有供應是Q1,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所以價格為P1。即「物以稀為貴」。當變得不再稀缺時,即供應量Q1不斷增大到Q0,此時價格會從P1不斷降低到P0,達到均衡狀態。但供應量並不會超過Q0,因為「供過於求」會損害賣家利益,這種不經濟的行為不會在正常市場中發生。

所以題主問的不斷變得不再稀缺,實際上就是變得達到均衡點,實現供求相等。

最後,我實際也沒看懂題主到底想問什麼(?_?),要是回復裏有什麼不正確的歡迎在評論區糾正。


古語將的好,物以稀為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