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盤點「中國人才發展菁英獎」十年中,來自騰訊、中廣核、沃爾瑪、GE、雀巢、海爾、TCL、中國銀聯、長安汽車、阿斯利康十家企業的經典案例,和大家一同學習這些優秀培訓項目的出彩之處。

菁英獎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舉辦的「中國人才發展最佳實踐評選」活動。迄今為止,報名參評的企業數累計超過2300家,先後共計294家企業獲獎。過去九年間,菁英獎不斷創新升級,打造業界高度品牌影響力,現已成為中國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領域的年度盛會。

各行各業眾多企業參評菁英獎

人才發展是保持組織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卓越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在於其最大程度地開發人力資本和挖掘最佳實踐的進化能力。

為了持續推動中國企業培訓行業與人才發展事業的發展,《培訓》雜誌通過「菁英獎」評選,不斷褒獎在創新變革、組織學習、人才發展、績效支持、企業大學建設、項目設計等方面作出貢獻的組織、團隊與個人。

菁英故事,經典回顧

除了榮譽,菁英獎更促成了優秀培訓成果的沉澱,一個個出色的項目脫穎而出,將企業人才培養的寶貴經驗傳播出去,影響和促進整個培訓行業的發展。我們從眾多的獲獎作品中,選出10個經典案例(排名不分先後),分享給大家。

1、騰訊:產品思維的力量

「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做培訓」,是騰訊學院多年來的心得,即注重用戶體驗,強調互動參與;擅用數據分析,追求最終效果;不斷迭代優化,打造極致精品。

對鵝廠這樣的大廠來說,人才培養是一項浩大而繁瑣的工作,只依靠騰訊學院的力量是遠不足夠的,還需聯動BG與部門,才能進一步貼近業務,真正滿足員工培養需求。

騰訊學院將人才培養分為三層:公司級、BG級和部門級。其中,公司級與BG級的小夥伴均為全職,而部門級大多由本部門的業務小夥伴們兼職進行。每一級都有自己的定位與分工:公司級,致力於為組織賦能;BG級,聚焦問題解決;部門級,傳播分享精神。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是騰訊公司的經營理念,這也深刻影響了騰訊學院的運營思路,並烙印在員工成長路徑以及三級培訓格局上。

研究用戶需求沒有捷徑可走,更不可以想當然地猜測用戶習慣,為此,騰訊學院從內容及形式、大數據、社交互動、場景化四個方面來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

延伸閱讀>>>

騰訊 用產品經理思維做培訓

2、中廣核:全面覆蓋的打磨體系

在中廣核集團大亞灣核電人才培養基地有八個醒目的大字:「核電發展,人才先行」,這八個字是中廣核集團遵循的人才培養理念。建站初期,中廣核管理層就充分意識到企業競爭的核心就是人才競爭,從培養「黃金人」中可見一斑。

「黃金人」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由於當時中國經濟的發展對電力需求強勁,於是公司不惜重金派出113名人員赴法國電力公司核電站進行培訓。

由於每個人的培訓費用平均高達130萬法郎,約200萬元人民幣,如果按當時的金價折算成等值的黃金,其重量接近一個人的體重,「黃金人」的稱呼便由此而來。

思路決定出路,有了「黃金人」的人才培養基礎,中廣核通過三十餘年的積累和沉澱,不斷吸收國際先進人才的培養經驗,最終形成了授權上崗、全員培訓、終身教育;培訓就是生產力;培養人而不僅僅是培訓人、知行合一等人才培養理念。

中廣核健全了覆蓋全員的人才培養體系,為每個崗位的員工都規劃了培養路線圖,讓他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長路徑。因此,只要肯學,員工就能不斷成長,而成長的速度完全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中廣核人才管理戰略

員工從進入中廣核,到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技術人員,直至培養成高端科研與技術人才,或者部分人員被培養成管理人才,中廣核都會為其成長的每個階段提供全面系統的人才培養計劃。

延伸閱讀>>>

中廣核:核電發展,人才先行

3、沃爾瑪:本土化的勝利

沃爾瑪認為,零售業是與人打交道的行業,需要員工跟顧客每天進行互動才能贏得忠實的顧客。同時,需要尊重當地不同的文化習慣,並在其中融入全球化的企業文化精神。

因此,為了發展人才,沃爾瑪格外注重人才的本土化,鼓勵人才多元化,培養領導團隊的國際視野,並精心為員工設計了完善的培訓體系。

加速本土高潛質人才培養

沃爾瑪80%以上的總經理是從員工或一線經理晉陞的。這得益於一個清晰的人才發展通道機制——「People Pipeline」,它讓員工進入公司後就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

對於有望承擔更高職位的高潛質人才,沃爾瑪專門設有「人才加速發展計劃」,並讓其定期和主管回顧自身的個人發展計劃實施情況,人力資源部則為其提供所需的發展資源。

打造本土人才的國際化視野

為發展具備全球化視野的本土人才,沃爾瑪還為這些「明日之星」設立全球人才計劃,使其既能洞察中國的零售市場,又能具備全球市場的前瞻性視野。

這個全球人才計劃是在不同的海外市場進行的,持續時間為6~8周。期間,會有密集的培訓,並要求其親臨當地市場瞭解當地同事的做法。

基於UCM的員工培訓體系

在沃爾瑪全球勝任力模型(UCM)框架下,無論是商場副總,中、高管理層,還是在門店專門為顧客挑選鮮肉的員工,都能獲得培訓、輪崗、進修等各種機會。

沃爾瑪所有培訓項目、課程的開發與設計都是以UCM為出發點,完善的培訓體系被分為課堂學習(Education)、經驗交流(Exposure)、實踐(Experience)三類,確保了員工個人能力發展與公司戰略規劃的融合。

延伸閱讀>>>

獨家案例 | 沃爾瑪如何用本土人才觀培養10萬中國員工

4、 GE:以文化驅動學習

1956年,通用電氣公司(以下簡稱GE)在紐約旁邊的哈得遜河谷購置了50英畝的山地,建立了一所名為克勞頓維爾(以下簡稱克勞頓)的大學,從而開啟了現代企業創辦企業大學的先河。在之後的60年中,克勞頓幫助GE完成了歷次大型企業變革,涉及公司戰略、企業文化和組織模式。

克勞頓的發展之路

從課堂變為人才發展的搖籃

從1981年開始,克勞頓在美國名揚天下,成為業界標杆,此時的GE董事長就是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韋爾奇時代的企業文化從「控制」轉為「素質」,而他為克勞頓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最典型的是三個方面:

第一,讓領導者教授領導者。

第二,發現人才,培養人才。

第三,通過這種互動,讓更多的人對克勞頓產生了嚮往。

頭腦風暴的首選地

在GE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認知——克勞頓代表文化和領導力,經歷了60年的薰陶和洗禮,當有人提出:「讓我們來討論戰略,分享一下在市場中發現了什麼?」大家都會來到克勞頓。

領導力哲學

在GE最重要的是講「原則(principle)」。13年前,GE第一次推出了「Leadership Philosophy(領導力哲學)」,認為領導力哲學是「從最好到更好」這個概念——希望通過GE的環境,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最好,從而GE作為一家公司還可以成為更好。

在此基礎上,當領導者要展示領導力時,有三件事較為關鍵:第一,講清楚你的期望;第二,幫助員工達成目標;第三,讓員工對結果負責。

延伸閱讀>>>

GE:轉型變革的今天,如何用文化驅動學習?

5、雀巢:保留人才的全新視野

雀巢的前任CEO之一赫爾穆特·茂赫(Helmut Maucher)曾反覆提及管理雀巢公司的首要原則,即「必須以人和產品為導向」。重視人,纔可留住人,無論「人」是指人才還是顧客。

雀巢對人才的認知是百年一貫的,從一開始就建立了基本的人才觀。高管們認同培訓的影響力,將培訓當作非常重要的公司運營工具,這是雀巢重視人才培養的基本因素。

在雀巢,培訓有7個目標:

  • 第一,傳播公司文化;
  • 第二,教授產品知識;
  • 第三,確保食品安全;
  • 第四,維護內部平等;
  • 第五,提升崗位能力;
  • 第六,培養管理與領導能力;
  • 第七,緊跟時代潮流。

雀巢的學習與發展團隊嘗試推廣任何一個項目時,都是「從上到下」執行。高層先要對項目有所瞭解,然後提供支持,甚至成為項目中的導師或學員。學習與發展部門需要讓高層感受到,這門課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隨後,將任務傳達給下一層級的領導者,讓他們發揮傳播作用。例如,參加過某個項目的管理者,可以分享自己的培訓體驗,給正在上課或即將上課的學員提些建議。

到了直線經理的層級,則需要成為員工的教練。公司安排的教練課程並不只針對學員,還有學員的直線上級——讓上級對下屬進行教練,這種行為才會有持續性。

延伸閱讀>>>

雀巢:150年,這麼留住人才!

6、海爾:互聯網時代的人才畫像

物聯網轉型變革需要人才的推動,海爾從自身出發,打造「「觸點網路轉型加速訓練營」」項目,精準找出培養對象的能力差距,將他們培養成為企業戰略轉型中堅力量。

提升相關能力,必須找準能力差距項,纔能有的放矢。為深入挖掘觸點網路建設的關鍵任務,拆解承接關鍵任務的人才所具備的核心能力,海爾採用五步提煉法探索組織及學員的能力需求。

同時,結合海爾大學物聯網時代非線性火焰動能理論,提煉出建設觸點網路所必須的自驅力、認知力、實踐力,同步輸出觸點建設關鍵人才需要提升的能力項,形成觸點網路建設關鍵人才的能力畫像。

觸點網路建設關鍵人才的能力畫像

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項目團隊藉助線上學習平臺,通過線上學習、場景學習、社羣生態圈等多種學習形式,開啟了定製化學習之旅。

當前,物聯網的發展為企業帶來了眾多商機,也帶來了人才培養的難題。「觸點網路轉型加速訓練營」作為物聯網關鍵人才培養的試水項目,雖然取得了一定業績,但也在迭代中不斷升級,從而真正做到定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實現「美好生活」的目的。

延伸閱讀>>>

物聯網時代的「關鍵人才」長啥樣?請參考海爾的「人才畫像」~

7 TCL:破局當下的全景管理模型

TCL在實踐工作中總結提煉出了「全景管理模式」,此模式由政治、經濟、文化三面、九個要素組成,九個要素之間相互影響和連接,猶如一顆堅固的鑽石一樣,用來解決經營和管理上的眾多難題。

「全景管理模式」的三方面、九要素:

  • 企業政治:治理結構、利益機制和權力分配;
  • 企業經濟:戰略、商業模式和流程;
  • 企業文化:企業的願景和使命、核心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2006年5月,TCL高管團隊在李東生的帶領下,運用全景管理模式的「鑽石模型」,對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以及三個維度之間的匹配度進行了分析評估,終於找到了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根源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延伸閱讀>>>

TCL鑽石管理模型 企業經營管理問題解決的突破口

8、中國銀聯:如火如荼的「以賽促培」

中國銀聯支付學院舉辦的「銀聯杯創新創業大賽」,提供了一個「項目化實施、團隊化運作、成果化展現」的平臺,切實幫助銀聯發現並點燃了創新人才。

大賽分別設立了商業創新、產品創新以及人工智慧建模三個賽道,並定製了符合各賽道實際的比賽標準。 並鼓勵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專業背景的員工一起組隊參賽,特別是產品創新賽道,技術部門員工與跨部門員工交叉組隊,才能真正實現技術與商業的有效碰撞。

對創新項目的評價,銀聯採用的是全球領先的評價標準——衡量方案的「用戶渴望度、落地可行性、商業盈利性」,同時,也十分關注項目與公司業務的契合度。

注重大賽產出能否推動公司業務發展的同時,支付學院也非常關注員工通過大賽獲得怎樣的成長。員工只有在大賽中動態地開闊視野、收穫知識、習得技能,才能學以致用,不斷地激發創造力,迭代出更棒的產品與方案。

根據「以賽代訓、賽訓結合」的培訓思路,支付學院在大賽的不同階段開展了「創新創業小課堂」「工作坊馬拉松」等培訓活動,幫助員工成長。

與此同時,支付學院會藉助舉辦成果孵育交流會、內部創業小平臺、活用外部資源等多種渠道促進項目落地。大賽中的獲獎項目,已有4個申請到了國家專利,一半以上的項目在陸續投產。

延伸閱讀>>>

一場比賽催生4個專利!「以賽促培」這樣做,還怕老闆不滿意?

9、長安汽車:走向成熟的內訓師隊伍

針對引進外部講師存在的不足,為快速建立起一支精英型內部培訓師隊伍,長安汽車開發出了一套操作性較強的內部培訓師培養體系,它包括內部培訓師速成「五步法」、分級管理法以及「四維度」評價考覈機制三部分。

速成「五步法」只是內部培訓師培養的開端。在內部培訓師培養體系中,重點和難點是後續工作,即如何對師資進行管理。

在對師資的管理方面,長安汽車採用了「分級管理法」:將內部培訓師由高到低分為四個層級,分別是資深培訓師、一級培訓師、二級培訓師和三級培訓師,每個級別規定了相應的勝任標準。

為了配合分級管理,長安大學還制定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考覈機制和激勵機制來支撐。

延伸閱讀>>>

長安汽車——內訓師隊伍從創建走向成熟

10、阿斯利康:加速新經理成長

為了讓新任的大區經理快速融入企業,適應崗位與角色的轉變,GRA部門(消化、呼吸、麻醉業務部)協同人力資源部、阿斯利康中國管理學院成立了專項小組,全面啟動了「贏在先鋒」培養項目。

項目伊始,小組成員針對在半年內新上任的大區經理(RSM),從三個不同維度進行了大規模調研,以瞭解他們在新崗位上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及最迫切的發展需求。

通過兩個月的調研走訪,項目組對收集到的反饋信息進行了分析整理,為新任大區經理設計了一套整體學習方案,以滿足他們的多重需求。

對困擾多數新任大區經理的共性問題,項目組採用了集中授課與區域工作坊探討的方式加以解決。

對其他層出不窮的個性化需求,項目組提出邀請資深大區經理作為導師,與新任經理結成「Buddy(夥伴)組合」,為新任大區經理提供一對一的輔導,幫助他們快速適應新的崗位。

延伸閱讀>>>

加速新經理成長,阿斯利康就這麼幹,就是要「贏」!

本文來源於《培訓》雜誌過刊及菁英獎參評資料。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更多關於「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精彩內容請點擊>>>知乎專欄:培訓指南

培訓師修鍊丨人才梯隊丨行動學習領導力發展丨人才測評丨企業大學學習好工具丨課程開發丨微課設計

《培訓》雜誌創刊於2005年,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專註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的實戰期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