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稳健著称的禹洲地产股份有限公司(01628.HK,以下简称“禹洲地产”)日前交出了2018年的业绩答卷。

  截至2018年底,禹洲地产累积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560.03亿元,按年上升38.94%。年内累计合约销售面积为370.27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51万元。

  具体来看,长三角区域、海西经济区、环渤海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占比约为60.0%、18.8%、12.1%、8.3%、0.1%及0.6%。其中,作为禹洲地产总部所在地,2018年内,上海贡献的合约销售金额达人民币63.48亿元,占总合约销售金额的11.34%。

  禹洲地产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太平绅士表示,禹洲地产还是朝着2020年千亿目标在前进。“我相信我们能够完成,这是公司一直的目标。”

  夯实六大区域板块

  据了解,2018年,禹洲地产战略性进入28个一二线核心城市和强三线城市,进一步夯实及深耕六大区域板块的布局,面对多变的市场,集团谨慎控制投资方向,采取灵活多元化的拿地方法,一年内共纳入30个优质地块。

  截止到2018年年底,禹洲地产共有123个项目,土地储备约1738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占40%,环渤海占24%,海西占22%。2018年,禹洲地产首进重庆开拓西南,并且加码布局大湾区,新进佛山和中山,集团方面表示,未来长三角、环渤海、大湾区将是集团重点布局的都市圈。

  业绩方面,禹洲地产的合约销售额不断刷新过往的历史记录,2016~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5.4%,合约销售进入增长快车道。损益表方面,据介绍,2018年禹州地产确认收入243.06亿元,按年升12%左右,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年内交付面积增加和单价的增加。年度利润及核心利润分别按年升19%和17%。

  林龙安表示:“2018年禹洲地产在重庆、扬州、蚌埠、新乡、福州等地的多个新盘迎来上市,合约销售贡献来自24个城市,更加多元化,除了禹洲地产的摇篮厦门、总部上海之外,集团还提前布局了合肥、南京、苏州、杭州等核心城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我们对六大都市圈的深耕布局,策略已经取得了成效。”

  按区域划分,长三角都市圈贡献336亿元,约占总合约销售的60%,共有36个在售项目,表现亮点众多,继续巩固禹洲在长三角区域的品牌影响力。

  在回答关于公司未来在长三角区域布局战略时,林龙安表示:“长三角一直是禹洲地产重要的战略布局区域,未来还会加强。所以我们非常关注每一个销售的达标,还有项目的布局。”

  而谈及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林龙安表示:“从布局方面,我非常看好上海,上海无论产业落地、产业转型、金融体系板块的落地,都走在内地的前端。禹洲地产现在总部也在上海,所以上海是禹洲地产的根据地。”

  对于禹洲地产的区域布局策略,摩根大通研究分析认为,禹洲地产眼光独到,精准把握拿地节奏,在土地市场回温之前积极拿地。禹洲于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可售货值亮眼,随着更多高利润率的新增优质项目披露,将进一步支持公司增长。另外,鉴于超过80%的项目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禹洲将会成为未来政策放宽的主要受益者。

  另据申万宏源计算,六个主要核心城市,包括合肥、厦门、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计可以为禹州地产贡献至少六成销售额,而这些区域市场在经历了超过两年严格政策打压后,于今年开始初步显现见底回升的态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结构上来讲,这是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布局模式,“其不会盲目进入非核心的城市,核心城市里面也不一定是大城市,而是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福建、闽南等地区的布局。这样的布局具有较好的市场导向,也体现了当前整个市场较好发展态势。

  财务稳健多元并进

  据悉,禹洲地产的收入主要来自包括物业销售、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物业管理收入及酒店运营业务在内的四大业务范畴,为公司带来了多元化的收入。2018年,禹洲地产的收入为人民币243.59亿元,按年上升12.01%。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由于期内交付物业建筑面积的增加及销售单价的上升。

  其中,物业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36.26亿元,按年上升11.37%,占整体收入的97.20%;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人民币2.45亿元,物业管理费收入约为人民币4.17亿元,酒店运营收入约为人民币1820万元。

  资产负债表方面,禹洲地产财务总监黄展鸿表示,2018年禹洲地产总权益达到214亿元,按年升23%,手头现金约29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67%。2018年,禹洲地产融资平均成本为7.23%,较2017年上升1.2个百分点,净负债比率为66.97%,较2017年上升约9个百分点,不过仍处于行业同等可比房企的较低水平。

  “禹洲地产的境内融资成本为7.42%,境外融资成本为6.99%。据我所知,在同级别同规模的房企中我们是最低的。”黄展鸿说道。

  林龙安强调:“自2009年上市以来,禹洲地产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2018年接近31%,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和核心利润依然保持在行业的较高水平。2018年禹洲地产更加追求利润、规模与风险控制,三驾马车平衡发展,我们认为只有行稳才可以致远,稳健经营才可以获得有质量的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品牌价值和产品等多方面的提升,均衡发展才能赢得客户口碑和资本市场的认可,才能从容应对供给侧改革下的深度变革的中国市场的波动。”

  摩根大通认为,受益于良好的成本控制,禹洲地产2018财年核心净利润率为14.1%,稳居房地产行业高水平之列。事实上,禹洲的净利润率一直优于同业,这与良好的净负债率相结合,表明了禹洲在小盘股中属于管控最有效率的地产开发商。

  从业务结构的角度来看,严跃进指出,目前禹州地产业务结构合理,如果能够协调好,后续业绩增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一个成熟的开发性企业,应该具有一定的归合能力,要以开发为主,物业租金、物业管理和酒店运营支持它的物业销售业务。”亿翰智库首席分析师张化东表示。

  展望未来,林龙安表示:“预计房地产因城施策的微调会陆续加大,但‘房住不炒’的基调不会改变。持续收紧的流动性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土地市场进一步趋向合理,并将使并购市场出现较好机会,进一步促进行业整合。2019年,禹洲地产将更加注重规模效应带动经济效益,采用更灵活的拿地策略,主动出击的同时,平衡规模、利润和风险;同时,继续为市场不断输出高品质的标杆性产品,为股东及其他投资者价值最大化竭诚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