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這句話道出了我們對所有爲國家和民族犧牲的烈士的心聲。而這句被人深深烙印在心裏的話,最初讓很多有心人印象深刻,則是在原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的追悼會上,現場兩個醒目的橫幅是對羅總最沉痛的悼念。

  羅陽去世至今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七年過去了,親人、同事們記住的,是怎樣的一個羅陽?

  跟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孩子一樣,羅陽對母親,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由於保密的原因,羅陽的母親在羅陽去世以後才得知,兒子參與了殲15艦載機的研製。這七年來,羅媽媽在媒體對羅陽的報道里,看到的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兒子。

  羅陽去世後,羅媽媽吳傳英蒐集了很多有關羅陽的報道,還有不少關於羅陽的書。在回憶羅陽事蹟的書中,這本《國家的兒子》,羅媽媽尤其喜歡。

  在流逝的時光裏,她一方面爲失去兒子而憂傷,同時也爲重新認識了兒子而欣慰。

  羅陽的媽媽 吳傳英(唸書):“羅陽的妻子在整理羅陽的遺物時,發現了本子上寫着這樣一段話:要多爲他人着想,要善於觀察他人的長處,要善於聽取他人的觀點,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不以批評的口氣和他人說話。儘可能地少發牢騷,更不要諷刺挖苦他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我的兒子真是成熟了,真了不起。

  羅陽是一個理科生,但他願意花心思琢磨管理的學問,這多少令羅媽媽有些意外。吳傳英覺得,羅陽性格內向,好鑽研業務,會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師,但沒想到他會成爲企業管理者。

  羅陽的媽媽 吳傳英(唸書):“我記得跟羅總一段時間後,發現他頭髮長得有點長了,就提醒他該理髮了,他一坐下,就對理髮師說,越快越好,沒過多會,就聽理髮師,哎呀一下,連說糟了糟了,我過去一看,羅總前額的頭髮被剪掉了一大塊,原來他睡着了,頭往下一垂,理髮師沒注意,一剪子就剪多了。”他剪完頭發回來,我說你現在頭髮怎麼這個樣,剪得有點怪短的。他說沒事,沒說是因爲睡覺,以及理髮師的事情,所以我看這個文章我就才知道。

  兒子每天工作那麼忙、那麼累,還每天堅持要回家看看,這是羅陽讓母親感受到的第二個意外。

  七年來,書裏記載的文字,讓吳傳英把平時跟兒子相處的點滴片段,串成了完整的回憶。

  羅陽的媽媽 吳傳英:就他要是廠裏的任務完成得好,他就心情愉快,就會吹口哨,當時我想這麼大了,他吹個口哨幹啥,後來我看他們回憶書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羅陽去世後的這幾年,吳傳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實。女兒羅明在鞍山工作,偶爾會回來看她。吳傳英今年84歲了,還在上老年大學。每週一和週四,她都會走兩公里路去上課。這些年她的學習從未間斷,上過的課程有文學、國學和十字繡。

  羅陽的媽媽 吳傳英:我(眼睛)不花。羅陽屬牛的,所以我想好吧,繡個五牛圖,他屬牛。很老實,很忠厚。

  忠誠本分、埋頭苦幹,羅媽媽記住的,是這樣一個屬牛的兒子。

  羅陽的媽媽 吳傳英:這個五牛圖,我就想掛在這裏。

  記者:您爲什麼要掛在牀頭呢?

  羅陽的媽媽 吳傳英:我天天還能看到他,一看到就想到他,所以就想掛在這裏,只要我一進來,我就想到他,我的兒子還陪在我的身旁。

  跟兒子的照片一起陪着羅媽媽的,還有這架殲15的模型機,這是羅陽半生爲之奮鬥的心血造就。

  這裏是沈飛的數字化車間,最近幾天,總裝廠副廠長王曉峯都在忙着跟各個車間對接零件的生產進度。

  航空工業沈飛總裝廠副廠長 王曉峯:一般都是提前一個月,我們把我們每架飛機所需的各種零件和成品都給催促到位。

  羅陽生前,幾乎每週都要到總裝廠房看望加班的同事,瞭解生產進度。

  航空工業沈飛總裝廠副廠長 王曉峯:他會給我們來解決問題,包括某架飛機的一些進度,停滯的地方和原因,他都會親自過問,親自去幫我們解決。

  近幾年,航空工業沈飛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裝備製造技術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產品研製的新突破。羅陽去世的2012年,沈飛的營業收入是123億元,到2018年底增長爲200億元。羅陽去世後,他的雕像,就矗立在總裝廠房對面。

  航空工業沈飛總裝廠副廠長 王曉峯:每年我們最後完成任務的時候,當飛機推出我們大門的時候,我們會隨着飛機行進的方向,默默地向羅總說,我們今年的任務完成了,您放心吧。

  沈飛航空博覽園 解說員:羅陽爺爺經常說,我們的工作是一手託着國家財產,一手託着戰友生命。所以飛機的質量是沈飛人的生命。

  如今,沈飛的航空博覽園專門設立了一個羅陽展區,航空愛好者們可以通過這些小解說員瞭解到羅陽的故事。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是航空工業成飛在殲10的研製過程中,用歲月打磨出來的航空精神。航空工業成立於1951年,戰火硝煙的的抗美援朝期間。一個戰機型號,通常要經歷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攻堅克難,千千萬萬個像羅陽這樣的人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他們習慣了“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如今,英雄已逝,浩氣長存。

  航空工業總經理 羅榮懷:對黨忠誠,對國家忠誠,羅陽同志體現得淋漓盡致,最終他把生命都獻給了國家,獻給了事業。我們要把羅陽的事蹟,他的精神做一種總結和傳承,來使得我們的事業持續不斷得獲得力量,來實現我們航空強國的理想。

  (央視記者 肖璞 崔霞 文爲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