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科技的成长著力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兴推动力,云计算已成为全世界的视线聚焦所在。本文系中桥国际调研咨询总经理、首席分析师王丛对云计算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创新的观察。

前言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化趋势,正在推动传统经济快速走向数字经济。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和创新能力成为其中的核心元素,使传统行业在行业格局、产业链和业务模式上面临颠覆性变革,并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面对全球数字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如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大势所趋。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优化经济结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并先后出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要文件,推动各行各业抓住新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快速构建中国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竞争优势。

为了研究云计算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的推动作用,中桥调研咨询公司推出了本系列文章,分别以「新经济、新业态」、「智能制造」、「创新」、「一带一路」为主题,每个主题4篇,共16篇。

在调研分析过程中,我们得到 AWS 的帮助,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案例和最佳实践。我们之所以选择 AWS,是因为 AWS 乃全球云计算的领导者,其客户比较早、覆盖面比较广、客户对云计算的应用比较深入。即便在中国,相当一批企业很早就使用 AWS 海外的服务、使用 AWS 在中国提供的有限预览服务,对云计算进行了深入的应用。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师对国家战略与新技术的解读,以及中桥最新的调研数据,结合 AWS 帮助全球企业客户转型升级的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有观点、有价值的参考。

专题一:新经济,新业态

第一篇 云成为新经济 IT 新常态

  • 新经济增强中国竞争力—新经济与数字化

数字时代,数字化和创新能力快速成为新经济的核心元素,带来行业格局、产业链和业务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ITIF)在《2017新经济指数报告》中,从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全球化、经济活力和知识型就业五大新经济要素,为美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经济决策参考依据[1]。在数字化和创新的推动下,以制造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快速向以新技术和创新为特点的新经济转型,这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共识和战略重点。

在新旧经济转型过程中,信息化和数字化作为新经济的核心业务支撑,加速了市场全球化进程。因此,快速构建新经济竞争优势,优化全球化市场服务和产品的含金量,决定著全球化的市场空间。麦肯锡报告[2]显示,数字化技术让各种规模的企业公司都能通过全球化获得快速发展空间。以往全球贸易曾一度局限在发达经济体和大型跨国企业,而今天,不仅大型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人创新服务都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提高全球化协作协同效率和服务覆盖能力。其中,80%的 「诞生」于这场全球数字化大潮的初创企业和个人群体,利用数字技术,成为新经济下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新经济成为中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被作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强调,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创新能力。《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过去5年,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这为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成为科技强国提供了技术储备。同时,该报告还指出,我国高铁网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 云成为新经济 IT 新常态

新经济下,产品面世周期、技术更新周期以及企业的迭代周期在大幅缩短。以全球企业500强公司为例,信息化使公司平均生存周期从上个世纪的平均60年降低到本世纪的10年。对于企业而言,面对高动态的新经济新格局,「墨守成规」将意味著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淘汰出局。只有有效利用新技术,创新公司才能够「以小博大」,以「速度」挑战「规模」 ,以「价值」颠覆传统格局,以创新能力和全球协作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在全球新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经济需要新 IT。新经济下,ICT 的使用效率、运营水平决定著业务创新能力和服务体验。传统以应用和系统为核心的 IT,不仅开支高、管理复杂,同时还形成大量数据孤岛,很难应对成百上千应用的快速部署,以及百万/千万级用户查询处理对 IT 资源动态配置和负载均衡的需求。传统 IT 部署已经成为业务全球化难以逾越的技术高墙。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慧为代表的新 IT,不仅加快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优化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还提高了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相对传统 IT,云计算让用户能够按需迅捷获得 IT 资源、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升级扩展,保证了高动态并发性能的同时,经济地实现业务连续性,并能够通过无缝技术升级满足业务扩展需求。在新经济下,云计算不再只局限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公司,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选择云计算作为核心 IT 资源。对于企业级用户而言,云计算不仅加速应用开发部署、简化升级运维、保证业务稳定,同时,云计算提升了业务创新能力、协作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相对于早期云计算主要侧重于 IaaS 降低开支,新经济环境下云计算更大的价值在于让用户快速将物联网、人工智慧、大数据转化为新经济的业务价值,以实现创新突破,从而提高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在新经济下,云计算已经成为 IT 新常态。

中桥调研显示,中国市场各行业的用户都在考虑通过云计算逐步实现 IT 转型升级,在提高 IT 使用管理效率的同时,满足云原生态新应用的需求。通过以下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未来两年,传统数据中心的比例在快速下降,从2018年21.6%下降到2019年的9.3%。2018年,有高达69.5%的企业会综合私有云、混合 IT(传统 IT 与任意一种云)、混合云或公有云实现传统 IT 转型。相对而言,2019年,这一数据比例有了进一步提升,高达78.3%。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云已经成为新经济下 IT 的新常态。

  • 中国云和欧美云的差异

中桥调研在过去7年针对中国市场的季度性大型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相比欧美市场具有起步晚、起点高、跳跃式发展的典型特点。

起步晚:欧美市场云计算技术相对成熟。2008年经济危机从某种维度推动了欧美市场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普及。云计算解决了经济疲软过程中,IT 开支紧缩前提下各种企业需要最大限度降低 IT 开支、提高资源使用管理效率的难题。目前,欧美市场云计算技术、跨云应用部署运维已经较为成熟,触发企业级向公有云迁移的大潮。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的公有云无论在建设还是使用,起步较晚。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成为中国云计算普及的助推器。中小企业对云计算的接受力度高于企业级用户。对于中国企业用户而言,公有云跨云迁移以及如何保证企业级得以验证的高可靠、高可用,如何确保云计算技术支撑未来新技术(IoT/AI)的业务升级能力,决定了企业级用户对公有云的接受速度。

起点高:自2015年起,互联网+加速了云计算在中国各行各业的普及。在增效提速、供给侧的推动下,云计算成为大型企业「大象学跳舞」的技术跳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协作平台。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慧快速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加速创新性国家建设的核心技术。在业务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用户对云服务的全球覆盖能力,综合 IaaS、PaaS 和 SaaS 保证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慧的全球创新增长,给云计算发展带来了高起点。

跳跃式发展:中国的 IT 无论在虚拟化成熟度还是云计算的普及上,都滞后于欧美市场。对于企业级用户而言,还有大量的核心应用运行在小型机、物理机环境。随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慧等新 IT 的迅速发展以及大量基于云原生态的新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企业级普遍出现跨传统 IT 和云计算跳跃式发展的需求。如何保证跨混合 IT、混合云和多云环境实现技术的平滑过渡、应用的双向迁移,决定著 IT 演进过程中企业的运营效率。

  • AWS 助力全球企业构建新经济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下,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企业 IT 应用的云化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并且能加快企业数字化的速度。Amazon Web Services(AWS)作为全球云计算的鼻祖,帮助几百万全球客户将新经济作为业务发展转型契机,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AWS 通过全球高覆盖计算、存储、资料库、分析、应用和部署服务,辅以丰富的服务经验、企业级服务水平,帮助企业降低 IT 总拥有成本,解除传统 IT 的禁锢,最大限度释放 IT 资源用于业务创新。针对企业用户云演进过程的典型需求和场景,AWS 提供了云原生服务、混合云服务,以及私有云托管服务。

原生云:AWS 云原生服务充分发挥云计算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优势,为企业用户提供微服务架构,加速云原生应用的开发部署效率,通过自主管理容器技术和清晰界定 API 介面,简化应用开发部署。

混合云:AWS 与 VMware、Intel、Microsoft、SAP 厂商合作,提供混合云方案和服务,简化企业从传统 IT 向云的演进和迁移过程,确保 IT 演进过程业务的稳定安全。

私有云托管:AWS 通过物理资源隔离来为某些用户提供私有云,让用户通过自定义虚拟网路来使用云资源,以满足行业或合规需求。

案例参考:企业级用户通过 AWS 实现云 IT

用户:

Enel 是欧洲第三大发电企业兼第一大可再生能源供应商。该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配电网路,为全球30多个国家的6200多万客户提供服务。在2017年《财富》杂志「全球50家改变世界的的企业」评选中,Enel 位列第20位。

需求:

传统 IT 成为 Enel 实现智能电力服务的瓶颈。随著电动汽车的普及,传统供电和蓄电方式成为业务创新瓶颈。数字时代,基于物联网服务的创新,要求 Enel 从 IT 架构管理迅速向 IT 服务转变,从而以全新模式服务于传统与新客户,降低开支并实现业务持续增长。

AWS 云化:

Enel 利用 AWS 云逐步取代已有数据中心,实现完全公有云运营。在这一过程中,近一万台伺服器迁移到 AWS 云。1700多项应用中,约80%的应用迁移到了 AWS 云。

效益:

在迁移到 AWS 之后,Enel 存储成本降低了60%,计算成本降低了20%,资源调配速度提高了10倍(4周到2天)。从2017年,Enel 开始测试通过 AWS 云来构建物联网,并通过 AWS 实现了基于 IoT 的智能电网服务。

用户: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虎360)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路安全企业之一,其安全产品如360安全卫士、360手机卫士等在国内拥有数亿用户。同时该公司还为上百万家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咨询、安全运维、安全培训等全方位安全服务。

需求:

在奇虎360的业务全球化过程中,传统 IT 基础设施的容量、可用性、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都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慧的蓬勃发展,更是迫使奇虎 360迅速进行 IT 变革以快速响应海外市场业务需求。

AWS 云化:

奇虎360基于 AWS 构建了整个国际平台。该平台使用 Amazon CloudFront 作为其内容交付网路,使用 Amazon EC2 和 Amazon EBS 满足公司的处理需求,并使用了 Amazon S3 进行数据存储。

效益:

在采用 AWS 云来支撑海外业务之后,奇虎 360大幅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投入市场的时间。例如,通过使用 Amazon CloudFront,奇虎360不仅改进了其海外客户的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 30% 的 CDN 成本。

在全球市场,云计算快速成为新经济发展下 IT 的新常态。混合云让企业在不改变传统 IT 管理流程的前提下,提高企业新技术创新能力。

[1].来源:www2.itif.org/2017-stat

[2].来源:《麦肯锡数字全球化:全球流动的新时代》,2016年3月

更多关于AWS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效率提升的案例,欢迎参加即将分别于上海和北京举办的AWS 技术峰会2018中国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