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轉折點——2008北京奧運會,合縱連橫

,此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8年註定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第一次作為承辦國在北京成功舉辦第28屆夏季奧運會。而在為奧運做準備的過程中,運營商的選擇是國際奧委會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由於在北京地區,固話業務發展最好的是中國網通,因此奧組委與中國網通簽訂了固話業務的服務合約,而把移動通信的服務交給了中國移動。因此,雖然在08年前後,國際上的3G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化,但由於中國當時要守信於奧組委,不能輕易對運營商進行調整,所以,我們國家的3G進程是被壓制著的,整個3G技術的發展是落後於世界的。

但在奧運會一結束後,國家便開始著手於調整通信運營商的布局。前面提到過國家只能提供三張通信經營牌照,但是目前有六家大型國有運營商企業(電信、聯通、網通、鐵通、衛通和移動),所以勢必要將六家企業合併為三家才可以。這裡我們必須有一個概念,在1995年到2008年這十多年間,各大運營商的發展情況是什麼樣的。

首先,中國移動作為移動通信業務的服務商,經歷了它的發展史上的黃金十年,因為在二十一世紀初葉,移動通信越來越被廣大人民群眾所需要,因此中國移動的實力是最強的,而新電信由於主營地區在經濟較發達的南方及沿海地區,因此它的規模也是比較龐大,收益也非常可觀。而聯通由於既發展固話業務也發展移動通信業務,整體實力也較強。中國網通以固定電話業務為主營業務,在北方地區發展較好,整體實力一般,但由於其網路接入服務做得相對成熟,因此也不容小覷。而中國鐵通不僅只發展固話業務,並且該業務必須以鐵路幹線為依託,因此其固話業務的民營方面與其他運營商相比也並不夠普及。在此背景下,國家開始著手整改通信行業。

首先中國衛通將其基礎通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而其衛星通訊業務也併入中國航天集團,整個衛通公司已相當於退出通信市場的競爭。而剩下的五家中,把最弱的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動中。2008年5月23日,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併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保持相對獨立運營。2009年12月15日,鐵通公司將鐵路通信業務、人員移交鐵道部。再然後,保留中國電信的完整性,使其繼續發展移動通信業務。那麼,只剩下一個可以得到經營牌照的名額,而網通由於其網路接入業務發展較好,也得以拿到最後一個牌照,能夠保留下來。因此,中國聯通面臨著又一次拆分,國家按照網路進行拆分,將它的2G技術即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網路全盤分到中國網通,進一步講,就是在2009年1月6日,原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與原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重組合併,新公司更名為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為與合併前的中國聯通相區分,業界常以「新聯通」進行稱呼。而原中國聯通的2.5G技術,即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碼分多址技術)網路業務被賣給中國電信(這樣的分配方法是因為電信資產雄厚,而網通較為弱勢,因此為了保持平衡,進行了這樣的拆分)。自此,原有的六大通信企業正式變為三大運營商(新電信、新聯通以及中國移動),通信行業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

四、3G時代:在夾縫中生存——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

從前面我們可以知道,世界上最先進的通信技術基本由歐美國家壟斷,而通信作為國家命脈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想在世界範圍上拿到通信方面的話語權,必須發展我國的獨有技術。因此,國家在發展3G時將重點支持的技術瞄準向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技術)技術。該技術是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簡稱「國際電聯」)批准的三個3G標準中的一個,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準。是我國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那麼又該由哪個運營商承擔國之大任呢?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移動是當時資本最雄厚,用戶數量最多的運行商(中國移動曾一度是除中國石油外盈利最大的央企),所以,此項大任,非中國移動不可承。而中國移動也為了研發國家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做出相當大的犧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這裡,我們要來簡單分析一下另外兩家運營商使用的3G技術。中國聯通使用的是基於歐洲標準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寬頻碼分多址技術)技術,是一種3G蜂窩網路。而中國電信支持的是CDMA2000的3G通訊標準,是由北美高通公司主導的標準,使用範圍比WCDMA要小,且與WCDMA不兼容。

了解了三大運營商各自支持的3G標準,這裡我們來比較一下三種標準的優劣。其中,無可爭議的發展前景最好的技術為中國聯通所支持的WCDMA標準,接下來是中國電信支持的CDMA2000技術,但它的前景已經比較暗淡。但是,其中發展最緩慢,優勢最不明顯的是中國移動鼎立的推進TD—SCDMA標準。

因此,國家為了支持國家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發展,採取了這樣的措施:將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的3G牌照壓後再發。早在2008年4月1日,中國移動就已啟動TD—SCDMA社會化測試和試商用工作。而在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此舉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3G時代,其中中國電信獲CDMA2000牌照,中國聯通增加基於WCDMA技術制式的3G牌照。並且直到2009年9月28日,中國聯通才召開以「3G精彩,精彩在沃」為主題的沃3G業務正式商用新聞發布會,宣布10月1日起在全國285個城市同步實現沃3G業務的正式商用。

即使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的3G經營開始時間比中國移動要晚一年左右,但由於後兩者擁有成熟可靠的技術,他們仍從中國移動那裡搶佔了大量客戶資源,因此,在2009年左右中國移動流失了大量客戶,銳氣大減。

中國移動會甘心落於人後,跌下神壇嗎?答案當然是不願意。但是移動的3G技術確實有不可避免的弱勢,所以,為了挽回頹勢,它勢必得另闢蹊徑,找到一條新思路來發展自身。那麼,這條揚長避短的路又是什麼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