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前不久,馬化騰登上首富之位,引起關注。

小馬哥是一名「非典型」的潮汕商人,又擁有一些潮汕人的特質。在此之前,潮汕曾出過一個又一個傳奇鉅富。

潮汕發家早,這是天時;又臨海,近港澳,這是地利;海外僑胞眾多,人多團結,勇敢,這是人和。

談起潮汕,人們談論美食、談論功夫茶、談論一個個鉅富、談論宗族,但總有意無意地避開了一個問題:

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佔盡的潮汕地區,為什麼就是發展不起來?

01

1991年,一個巨大的難題拋給了汕頭。

這一年,潮汕還不是今天的潮汕,也沒有分成三個市。整片潮汕地區由汕頭帶頭,下面一共八個縣城,一個市。

這八個縣城,包括:揭陽縣、饒平縣、澄海縣、南澳縣、潮陽縣、普寧縣、惠來縣、揭西縣。

另外一個市,就是潮州市。

八縣一市,在汕頭的領導下,同宗同祖,同心同德,空前團結,從這裡孕育出來了大量潮商、知識分子和政客,被譽為華商第一族。

這裡人才輩出,當地人多是海洋性格,喜歡冒險,雄心勃勃;而潮汕近海,靠近澳港,地理優越;海內外潮汕商幫眾多,家鄉有什麼項目,富賈鉅賈都會應援。

總之,憑藉各種優勢,潮汕地區怎麼都不應該輸給珠三角。

1980年,深圳特區設立,彼時它還是個小漁村,由於貧窮,還爆發過大規模的逃港潮,很快它憑藉著經濟特區的身份,迅速崛起,多年後甚至壓廣州一頭。

汕頭呢?

此時的汕頭苦惱極了,它面對一個送命題。

當時四個特區中,深圳、珠海和廈門都比汕頭特區大,汕頭必須要擴圍,但擴圍之後,汕頭只能帶一個縣城。

一個縣城?

上面說了,汕頭一共帶了八個縣城,一個市。如果它只帶一個,那其他七個呢?

能同時帶八個嗎?不行。

那問題就來了,丟給汕頭的,是一個兩難境地:

如果不擴圍,汕頭會面臨著更複雜的體制,和更小的特區面積,經濟跟不上其他特區。

如果擴圍,那麼汕頭要帶哪些縣?沒有被帶上的七個縣城,又應該何去何從?

市委書記林興勝睡不著了。

02

林興勝睡不著的當兒,莊世平卻揮手幹成了一件大事。

年輕一代可能沒聽過莊世平,但別小看他,他可不簡單。

此人是普寧人,創辦了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及澳門南通銀行,他是香港一流的大人物,地位很高。

當時他還有一個身份,即汕大籌委會副主任。

辦一所大學,是潮汕人的夙願,但努力數十年,卻一直沒落成。潮汕有兩所很牛逼的高中,即金山中學、聿懷中學,兩所學校都曾想改成大學,但政局動蕩,計劃都泡湯了。

到1991年,汕大終於有了苗頭。

莊世平一出手就非同凡響,他找到了一個關鍵人物,這個關鍵人物大手一揮,捐了一筆天文數字,短短几年,這所學校就風風火火地搞起來了。

這個關鍵人物,就是李嘉誠。

彼時的潮汕,風起雲湧,能人輩出。而眾多明星中,傳奇人物李嘉誠只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我就是聽他故事長大的。

1991年,怎麼描繪各地潮商?

這一年,香港四大富豪之一的劉鑾雄,拿下了香港小姐季軍蔡少芬。劉鑾雄來自潮州,風流成性,在香港里名聲極大,是個傳奇。

另一名傳奇叫林百欣,此人用13塊錢起家,到去世時身家過百億,甚至有行星以他命名,極富傳奇性。如今走在汕頭的路上,或許還能看到林百欣中學。

這都只是香港的潮汕人中,冰山一角。

事實上,建國前,浙江那邊的人,大批赴港,佔據了香港。建國後,潮汕的人大批赴港,後期勢力很大,發展成香港政商屆中,不可忽視的部分(黑幫「潮州幫」也是香港大幫)。

這一年,泰國曾經的首富陳弼臣已經去世了三年。

後來,泰國首富換成了謝國民,此人鉅富,被稱為「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再後來,蘇旭明超越謝國民,成為泰國首富。排在泰國第三的,是侯業順。

而以上泰國三大鉅富,都是潮汕人。

彼時,潮汕人遍佈五大洲。

從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越南,到柬埔寨、寮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等,都能看到潮汕人。

而潮汕人不僅數量多,還爭氣,從篳路藍縷,白手起家,到成為歐洲、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地華人首富,誕生了很多傳奇。

其中泰國最甚,泰國前十名富豪,一度有八名是潮汕人。

而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潮汕人非常眷念家鄉,發達了也不會忘了回來拉家鄉一把。

所以李嘉誠對莊世平說,這事我來開頭,潮汕人遍佈世界,豪商巨賈眾多,汕大一定能辦起來。

果然,汕大從此成了潮汕人民的驕傲。

有這些能人賢士,汕頭還愁發展不成?哎,你別說,汕頭還真的愁發展。

03

1991年的潮汕,面臨著兩個巨大的難題。一個是颱風,另一個是潮汕能不能不拆?

建國後,汕頭在1991年迎來了一場空前的颱風,代號「艾美」,損失慘重。

颱風過後,決定下來了:要拆,一拆為三。

這是大勢所趨,改不了的,於是這時候又有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了潮汕人面前:怎麼拆?

這一拆,為潮汕埋下了不少爭端,以揭陽潮汕機場那隻鳳為例子,鳳頭到底要朝向哪裡,愣是爭執不下。

04

在當年拆分之前,汕頭領導下的潮汕,可謂形式一片大好。

新華社記者王志剛去了潮汕採訪二十天,後來他回憶起來,說那年的潮汕,「繁榮得可怕,人們揮金如土,夜夜笙歌」。

恩格斯甚至說,「汕頭是中國唯一具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

恩格斯就是課本上,經常和馬克思呆在一塊的那個恩格斯。

當年,在外貿出口總額上,汕頭排全國第六,也就是說,汕頭前面,只有北上廣深,和一個天津。

作為經濟特區,汕頭被無數人看好。

當年汕頭舉辦一個聯歡晚會,赴宴者如雲,非同凡響。

且不說來的人都是風雲人物,光是到場的媒體,就有一社(新華社)一報(人民日報)一臺(中央電視臺),最牛逼的媒體全都雲集而來,盛況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

絕後,指的是潮汕一拆為三後,各自為政,再搞不起這樣的盛會了。

此外,這一年,潮汕人民還舉辦了第五屆迎春聯歡節,這場節目,不僅僅在於做「鬧熱」,還有經濟技術交流,振興潮汕的作用。

陣容龐大,節目豐富。潮劇、潮樂、雜技、潮汕大鑼鼓等等,應有盡有,規模空前盛大。最值得一提的是,日後的第一夫人還演繹了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潮汕人民驕傲啊,整片地區生機勃勃,喜氣洋洋,未來可期。

那時的人們當然不會知道,此後就再沒有這樣的盛宴了。

與亢奮的本地人民相比,那些日後將迸發出耀眼光芒的潮汕人,還散落在各個角落裡,沉寂著。

這一年,潮陽人黃光裕正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學習,還沒搞出大名堂;另一個潮陽人叫馬化騰,剛上大二,正在深圳大學讀計算機專業;而姚振華,第二年才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

誰能知道,多年後,黃光裕和小馬哥,輪流當上了中國首富。而姚振華,成為「最神祕潮汕大佬」,攪動風雲。

05

方案下來了,潮汕地區必須一拆為三,巨大的爭議來了。

要拆成三個地級市,那可以。但是,目前潮汕地區有兩個市,八個縣,這三個市的名額要怎麼分?

我們來看一下。

潮汕地區裏,第一個城市肯定屬汕頭,而當時汕頭是母體,又最發達,毫無懸念地領走一個名額。

第二個城市,是潮州。那時潮州已經是非地級市,直屬廣東省,於是又領走了一個名額。

剩下最後一個名額,拋給了剩下八個縣。一旦能設市,對於該地的經濟、地位都是大幅的提升,八挑一,這競爭就大咯。

這名額,誰不想要?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八個縣,誰有資格拿到?

首先,排除饒平、澄海、南澳、惠來和揭西,在當時,這幾個縣實力還不足以設市。

那就剩下三個:揭陽、潮陽和普寧。

這三個城市,難選啊,在很多方面上都勢均力敵,不到最後,誰都可能中彩。

1991年10月13日,林興勝開始了三個縣的探察,他要判斷哪個縣是最佳人選。

一場無聲的硝煙開始了。

揭陽認為,我比你普寧歷史長,且能直通汕頭港,面積又比你大,經濟各方面比你好,我有資格。

普寧認為,我有頗具規模的商品市場,而且商品流通也快速,而且地處中心,潛力大,完全沒問題。

潮陽人口最多,生產總值也最多,而且也有大港口,最牛逼的是,潮陽籍華僑最多牛人,其中陳世賢直接跑中央遊說去了。

其中,普寧和潮陽之爭,最是激烈,勢同水火。

正當雙邊爭得不可開交,結果出來了:揭陽設市,普寧歸揭陽代管,潮陽歸汕頭。

自此,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分潮汕天下,直至今日。

06

2018年5月10日,也就是一年前,李嘉誠退休,1500名股東出席,見證了這名最具代表性的傳奇潮商離場。

但關於潮商的故事,遠遠還沒停。

就在李嘉誠宣佈退休的一個月前,另一名年輕到讓人詫異的潮商,以2950億成為全球華人首富。

此人就是馬化騰。

小馬哥有潮商的基因,是個不怎麼表達自己的人,王健林喊出一個億的小目標,其子王思聰成為娛樂圈紀檢委,馬雲作為「鄉村教師」四處演講,但小馬哥一直都不怎麼出現在公眾視野。

他一直很低調,但實力不允許啊。

另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叫姚振華,他和兄弟姚建輝操盤下的寶能系,很少引起注意,在深圳一帶迅速崛起,是深圳地產圈中,最有實力的人物。

意外的是,這個神祕的大佬在後來的萬寶之戰中,用狠、猛、狂的作戰方式,讓無數人記住了這個「野蠻人」。

像這樣「有手段」的潮商,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還有一個。他目前還在監獄裡服刑,沒意外的話,再過兩年,他就可以出來了。

此人叫黃光裕。

人不在江湖,江湖卻有關於他的傳說,中國商業激蕩40年,能配上這句話的,只有黃光裕。

黃光裕行事霸道,不可捉摸,他的企業被批為黑社會老大式的企業文化,別人叫他教父,叫他屠夫,他內心毫無波瀾,甚至剃了個光頭。

04年,05年,08年,首富都是他。

隨後,他被判刑入獄,陳曉掌權,要把黃光裕的影子拔了。黃光裕打起來的江山,怎肯讓人。

他在獄中,運籌帷幄,通過指揮自己的妻子杜鵑,去遊說資本,最終擊敗對手,決勝千里。

太傳奇了。

但他入獄多年,終究有所限制,多年後,電商已經是淘寶、拼多多和京東的天下了,黃光裕出獄後,還能東山再起嗎?很難說。

但能確定的事,屬於潮商的時代還遠沒過去。

時至今日,潮商依然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動輒翻江倒海,不可小覷。

07

潮商南征北戰,留下一個又一個的傳說,可以說,外人對於潮汕人的認知,多是這幫人留下的。

冒險,投機,愛拼,敢闖,以及賊有錢。

與此同時,潮汕本地三市的經濟,卻是長期萎靡不振。

鏡頭回到潮汕三分這一年,當年汕頭是令人羨慕的經濟特區,又有著十年的沉澱,三分潮汕之後,特區進一步擴圍。

那時候,人們不能不相信,潮汕地區一分為三後,將進入經濟飛躍的黃金時代。

汕頭工商貿,揭陽重工業,潮州搞旅遊,分工明確,共創輝煌。

意外的是,十年後,汕頭卻進入了負增長,而揭陽、潮州也是難兄難弟,完全被珠三角拋下,陷入了非常萎靡的尷尬境地。

以潮汕地區的老大哥——汕頭來說。

2000年,汕頭排全省第六;五年後,掉到了第十名,隨後繼續掉到十一名,第十二名。

而潮州和揭陽更是一言難盡,經常徘徊在廣東尾部,偶爾上來,又下去了,和外人「你們潮汕一個個都是有錢人」的想像,完全不符。

更別說和廈門、深圳這樣的經濟地區相比較了。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關於汕頭,有一段歷史非常複雜,我爺爺曾給我講過好幾次,我小時候不懂事,一直沒有理明白。

現在想來,汕頭經濟的徹底崩壞,大概和2000年汕頭迎賓館2號樓的那把火有關係。

後來民間稱之為「大火燒欽差」。

08

當年汕頭「騙稅」案大規模爆發,朱總理派人下來調查,人就住迎賓館裡。這裡面很複雜,不方便說太深入,但很快,徹底轟動中外的一件大事,發生了。

迎賓館被燒了!

這可不是普通的火災,要看看這燒的是什麼人。

事情發生後,一時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了過來,各種傳言不絕於耳,越傳越玄,黑社會?利益集團?

事件太複雜,年代太久遠,這裡不討論。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國家派出的13個部門,組成「807」工作組,在潮汕地區掀起了一場震驚全國的打擊犯罪活動,新中國成立後,規模最大。

再後來,建國以來,金額最大、作案最瘋狂、涉及人員最多的世紀稅案,破獲了,史稱「共和國第一稅案」。

汕頭,從此蒙上一層陰影,經濟停滯。

我爺爺說,此後的汕頭,整個城市冷冷清清的,一度像座「鬼城」。

四年後,小崔在《實話實說》裏調侃道:「我最近在學夸人,誇姑娘我就說漂亮,誇汕頭人就說你真不像是汕頭人。」

那把火,實在太烈了,到底是不是它把汕頭燒壞了,誰也不敢說,很多年後大家也不再問起。

但現實卻不得不引起潮汕人的重視:

一方面,是中國唯一沒有斷代的潮商,至今影響力巨大,續寫著潮汕人的傳奇。

另一方面,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潮汕地區,卻怎麼也發展不起來。

於是,很多外人開始感到困惑,印象中潮汕人這麼有錢,怎麼翻開GDP一看,差別這麼大?

認知與現實中間,訇然裂開一條巨大溝壑。

明明是一塊產生過無數鉅富神話的靈地,此時卻像是泥菩薩過河一樣——

困頓而掙扎。

於是,每當有關於潮汕人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的時候,永遠都停留在「有錢,團結,膠己人」的刻板印象中。

卻刻意避開了某些更深刻的命題。

遺憾的是,在剛過去不久的2018年中,汕頭的經濟依然排不進全省前十。

我們當然可以說,李嘉誠是潮汕的,馬化騰是潮汕的,黃光裕是潮汕的,姚振華是潮汕的......

但,那又怎麼樣?

即使再多出十個、一百個李嘉誠,也依然掩飾不了潮汕虛弱無力的經濟現狀。

09

時間回到1930年,那一年汕頭正式設市,是中國首批設市的城市之一。

彼時,汕頭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邊的紅亭、南側的「汕頭港」,非常繁華。其中汕頭港貨運量佔了全國的8.76%,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上海、廣州。

那時候的汕頭埠,萬商雲集,舉世矚目。

廣州淪陷以後,汕頭埠更是華南地區最後一個對外口岸,中流砥柱,真是輝煌的過去啊。

一場颱風,一把火。

時也命也。

而躲在這場颱風、這把火背後的故事,更值得深思,關於文化、思想和傳統。

去年,我和幾個汕頭朋友關注颱風「天竹」,這場颱風差點淹了汕頭,颱風過後,我認識的潮州、揭陽那邊的人,紛紛伸出援手,趕去汕頭救援。

這又讓我想起了1991年,那場建國以來最大的颱風,它席捲了整個潮汕大地後,潮汕三分。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當然,年輕一代已經很少在意,這三個市還會不會合起來,並成一個大潮汕了。

因為時至今日,潮汕團結的精氣神,依然沒有變化,身在外面你依然能強烈地感受到:能說潮汕話,便是「膠己人」。

潮汕人的凝聚力,並沒有因為三分潮汕而減弱,這在「廣州十三行事件」中,就可見一斑。

真正重要的命題是:在撇開潮商們輝煌的光芒後,這個被珠三角甩開的地區,還能不能重現當年的輝煌?

挺值得思考。

這兩年,我從汕頭的方特,跑到潮州的廣濟門,又走過揭陽的榕城,我意識到,這個沿海地區依然是有朝氣的,向上的。

但她還能長成巨人嗎?

——END——

附部分潮商合圖,C位是李嘉誠,馬化騰在李嘉誠右手第三位,封面圖和後面一張,都是黃光裕。

參考資料:

1) 維百,廣東各地級市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2) 李宏新,潮汕分市紀事

3) 財經網,汕頭為什麼總是發展不起來?

4) 贏週刊,王志剛,潮汕經濟為什麼長不大?

5) 紀碩鳴,香港中共地下黨原領導:莊世平偉大的人生

6) 新京報,張泉薇,「低調求財」的潮汕商人:富豪榜36位出自潮汕

7)瞭望東方週刊,汕頭迎賓館的神祕大火

本打算在文後推薦一下自己的公號 ,但想到知乎用戶還是比較抵觸這些,還是算了,嘿嘿,認真做好內容早晚會被發現的喲,原創不容易,看完點個贊就可以啦,感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