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康莉(本书译者)

2014年六月,美国《时代杂志》以封面故事的规格〈跨性别者引爆流行〉,报导来自媒体角落的一千多个故事,宣称「跨性别运动」将是美国下一波公民权利运动最前线。同年,美国跨性别名人,曾获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的冠军凯特琳.詹纳(Caitlyn Jenner)接受美国ABC电视主播黛安.索耶(Diane Sawyer)的专访,畅谈她变性身为跨性别女性的心声;她并于2015年登上《浮华世界》封面,同年并接受美国《时代杂志》大篇幅报导。

 

时至今日,跨性别议题,尤其是如厕权的议题,不断引发全球激辩。到底跨性别意味什么?光鲜亮丽的名人样板台面下,谁是跨性别者?什么是跨性别者平凡呈现的日常生活的肌理?这是引发为纽约时报撰稿,长期关注性别议题的作家法露迪不带任何判断,所要探讨爬梳的主轴。

 

作者苏珊․法露迪(Susan Faludi)为曾获普立兹新闻奖的资深新闻记者,1991年曾出版《反挫:谁与女人为敌》(Backlash:The Undeclared War Against American Women)一书,探讨美国政治与媒体如何联手打压性别平权、阻绝女性进入职场,上市后即成为女性主义必读之作,法露迪也从此被誉为美国第二波妇女运动的战将。

 

她结合自身经历于2016年所新出版的《暗房里的男人》(In the Darkroom),不仅是一本探讨性别与国族等身分认同的著作,更是法露迪首度以父亲为书写对象的半传记故事,去除了报导文学抽离的客观叙事,更增添了文学与家族故事的迷人色彩。

 

《暗房里的男人》主题讲一位高龄跨性别者的故事,探索性别与身分千变万化的姿态。书中以鲜活贴近的角度接触了几位变性者的日常生活、访谈他们性别重置手术的过程、手术与药物的影响、手术后是否真以他们渴望的,被当成另一种性别对待?内心的挣扎、梦想与失落、他人的观感、以及包括工作权的现实挑战与难题。

 

作者法露迪成长与美国战后的时代,儿时与青少年时期居住于美国郊区,担任商业摄影师的匈牙利犹太裔父亲情绪暴躁又扑朔迷离,暴力的倾向造成对全家的伤害(对于家庭主妇的母亲意图上班时的暴怒),她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中成长,与父亲关系冷淡疏离,却因父亲高龄时令人出乎意外的变性举动,在父亲回归定居于祖国匈牙利后,意外与其展开一场深度的理解与和解之旅。在深入了解跨性别者父亲的故事之后,她发现父亲的性别转换,不只与性倾向、性别认同有关,似乎也与复杂的民族、国家认同息息相关,尤其关乎父亲所成长的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年代,犹太人在战时欧陆(匈牙利)的微妙处境。

 

父亲一生抗拒、伪装、掩盖其犹太人的身分,尤其是犹太男性身分,并长期伪装匈牙利右派男性,崇拜匈牙利民族英雄,回归匈牙利祖籍后并效忠于国家民族至上的右翼政党。她内心假设:父亲缺乏爱的童年与纳粹党卫军对犹太男童「脱裤检查」无所不在的阴影,以及匈牙利基督徒主流社会对于犹太男性排斥,因此对父亲造成一连串身分认同的影响。

 

身为女儿父亲在生命中长期缺席,面对父亲高龄时的巨变(性别转变、回归匈牙利的祖籍),作者不禁流露情绪,提出质问:父亲一生闪躲、伪装与改造的举动,实则逃避了曾造成的伤害、摆脱家庭劳务分工,与父亲一职所担负的责任?而更值得思辨的议题在于,人的身分(无论是性别还是民族国家认同),究竟是与生俱来不得不接受?还是自己选择的?

 

法露迪是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也是美国知名的女性主义者,曾出版多本探索性别政治的著作,记者长年的训练让法露迪的笔锋冷静自制,人物与场景描写力求简洁客观。接下父亲主动邀请其撰写传记的艰巨挑战,法露迪开始书写父亲的故事,深入挖掘父亲变性前后的历史,理解这位长年如陌生人般躲在镜头后的父亲所隐藏的真实性格,如剥洋葱般深入性别、性认同、犹太人身分与主流社会国家认同长年纠葛矛盾的复杂因素。

 

作者善于描述细节,一些场景精准的细致陈述、浓厚的文学象征与譬喻手法,让父亲的身世如迷幻动人的小说般开展;父亲回忆童年战争期间记忆与现实交错荒诞悲伤的情节,则如马奎斯笔下魔幻写实的故事,既不可思议又令人心碎。

 

书中铺陈了反犹太情结的历史成因,追溯至中世纪戏剧与文学中无所不在的犹太富商的恶劣形象,对于犹太人的集体恐惧以犹太人会谋杀农民的「血诽谤」为甚;进入十九世纪,民族主义崛起,相对于白种亚利安民族的阳刚气质,弱势的犹太男性成为女性化阴柔气质的代表:民间流传犹太男子有月经、行为举止娘娘腔、女性化、缺乏生殖能力等歧视性的刻板印象,而其被夸大的情色倾向又有败坏基督徒妇女的危险、贪财的倾向则可能毁损教会财库,如此般强势种族将所有恐惧投射于犹太男性。

 

法露迪援引童话、大众流行现象与文学中的意象,为父亲与匈牙利犹太人的命运提供注解。她将父亲追逐自我实现(或逃避既定身分脉络)------脱离匈牙利犹太男性饱受生命威胁、美国强调性别二分刻板无趣的郊区丈夫形象的双重桎梏,变性为备受礼遇的匈牙利基督徒女性,比拟为小红帽故事中「以蓬蓬裙扮装,实则不怀好意的大野狼」;为了成为人类,不惜「切断尾巴自我阉割的小美人鱼」;受造诞生但却「违抗主人,具有自我意志的怪物法兰根斯坦(科学怪人)」;或擅长从「既定身分的囚笼中逃脱的魔术大师胡迪尼」。而身为修图摄影师的父亲充满「闪避」、「掩盖」、「涂改」、「解体」、「改头换面」的生命史,一如一次世界大战后因「特里亚农」合约而四分五裂血迹斑斑的匈牙利国家史。

 

法露迪并旁征博引神话学、民族志、医药史,如侦探般抽丝剥茧,一路解开父亲试图掩盖一生的生命迷雾,并以记实报导的叙述方式进行家族寻根之旅,以书写纪念了影响后世甚钜的知名犹太学者与知识分子们被迫害的悲伤命运。

 

第一位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除名的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其研究机构于1933年被纳粹焚毁)、第一位为解决性别不安的问题,写作了变性者照护守则的哈利․本雅明、第一位执行变性手术的医学先驱史丹利․贝伯、以及曾在纳粹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并于大屠杀中生还的奥运摔角选手卡洛利․卡帕蒂,都是犹太人。

 

她并不时以《纽约时报》知性内敛的口吻,伴随跃然纸上的追忆情思,铺陈悬疑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几段战时家族回忆录的情节,读来不禁令人潸然泪下:父亲儿时伪装成纳粹亲卫队潜入黄星之屋拯救双亲的英勇行动;即将被遣送往集中营的犹太女孩在楼梯上来来回回朗诵著雪地上的诗句;逃亡者以逾越节饼欺瞒过守卫的监禁;犹太男孩在脱下裤子进行胯下检查时从容过关;父亲失智后住在疗养院无法区分现实的童年回忆逆袭;二十世纪初父亲成为国家摄影师在巴西的拍片历险⋯⋯。

 

在翻译过程中,父亲特有的匈牙利腔调、大量指涉的美国通俗文化、父亲收藏的骨董摄影器材与居家改造工具、与几种文体间的转换均对翻译者构成考验,后者包括:书信体、作者父亲模仿一位二十世纪初通俗作家的文风、如诗般的抒情日志、记实文学报导、刻意模仿失败的广告文体、总理口吻的官方信件(父亲的家族曾与共产党执政前的匈牙利总理交好,请其协助取回在布达佩斯被共产党征收的公寓财产)、以及由无止境的附加句型所构筑开展的魔幻小说情节……。

 

从美籍犹太男性转变成匈牙利籍基督徒女性后,身分改变后的父亲曾告诉作者:「长期以来,妳都在书写身为女人的种种缺点、遭受的不公;我却只感受到身为女人的种种好处。」随著情节的推展,父女关系从初始的疏离、对峙、冲突一触即发、一步步走向理解、和好。

 

至于曾是家庭独裁者的暴君父亲,最终是否回答了因儿时遭受威胁,内心愤懑的作者核心的最初提问:你转换性别与国籍的理由?你一直以来(包含施暴的过去)内在其实都是个女人吗?成为女人是你与生俱来的角色?还是你后天理智的选择?性别转换与犹太人身分之间的关联?这一连串性别、宗教、与民族、国家认同交织的大哉问;「身分」,这无所不在又无可逃脱的天罗地网,是这本书最精采可读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