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曹操獨據北方,傲視羣雄,帳下謀士武將眾多,地廣兵精。這一切一切,如果只有曹操一人,我想應該無法達到如此高的境界。這要感謝他的軍師——荀彧。

荀彧字文若,東漢名士。自小被稱為「王佐之才」。

189年,舉孝廉,任守宮令。這年九月,董卓造反,荀彧棄官歸家。後來荀彧到冀州頭袁紹,但見袁紹「終不能成大事」,便在191年去投了曹操。曹操見荀彧,稱荀彧「吾之子房也」,可見荀彧給曹操的第一印象是何其的好。後來曹操每次出兵都會問荀彧,荀彧的建議曹操也都接納。魏國的基礎,我想應該說成「曹操與荀彧所打下來的」。

但是曹操虛為扶漢實為漢賊,荀彧為何會輔佐曹操?難道荀彧也跟曹操「臭氣相投」嗎?我想應該否定掉荀彧的「漢賊」之面。 荀彧是忠漢的。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時,荀彧給的建議卻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兩者差距甚大。曹操實有造反之意,而荀彧則無此想法。但曹操沒有接納荀彧的意見,這是其一。荀彧跟隨曹操之時,曹操是大漢的丞相,且刺殺過實名的漢賊董卓,他或許覺得曹操纔是他所要跟從的人,纔去效力的吧。但曹操的野心到後來還是顯現出來了,挾天子令諸侯,開始萌動的篡漢之心被荀彧發現,荀彧也開始冷淡曹操,晚期的荀彧也很少有表現,因為和曹操有了隔膜。這應該就是荀彧發現曹操纔是「掛羊頭賣狗肉」漢賊,所以開始疏遠他吧。

最後荀彧的一次進諫,損害到了曹操的利益,曹操便記恨在心,最後害死了荀彧。關於荀彧的死,有很多種說法,但每種說法都脫離不了曹操的幹係,所以荀彧的死,是死與對曹操的太直白和對漢朝的太忠心吧。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荀彧都是個忠實的漢臣。當年投靠曹操,是因為曹操刺董卓,後來曹操做了丞相,荀彧認為曹操在「保護皇帝」,所以纔去效力曹操,為他立了很多功勛。這好比如諸葛亮的目標是興復漢室而為劉備效力,但赤壁之戰後劉備有了自立的想法後,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也開始淡化了。最後劉備入川和伐吳都沒有採納諸葛亮的意見,直到最後的白帝城託孤。況且曹操一開始打的是「復興漢室」的旗號,北方的百姓都相信曹操是忠臣,這也跟為什麼有那麼多名士去投靠曹操有關吧。


所以說,我認為荀彧是名副其實的漢臣,為的是助漢伐賊,但他也有錯誤的時候,錯誤的就是去投靠了野心最大的曹操。 還是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吧。理想與事實,往往是對立的。荀彧雖有扶漢之心,但看錯了人,雖然理想覆滅了,卻沒有給他留下惡名。荀彧,真忠臣也。

各位對此回答有何見解,歡迎評論點評!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荀彧向漢?但凡被老曹看出端倪那就是個立斃的下場,荀彧一輩子都是向曹,只不過在魏公加九錫這件事上荀彧覺得老曹太急了,完全不是時候,難堵悠悠眾口,會無形之中喪失一部分凝聚力量。荀彧這種完美主義者的意思就是最好先統一,至於稱帝,曹操自己估計也明白,也有打算,不稱帝。

請注意,把天子迎到許昌可是荀彧的主意,當時的天子即便不做曹操的傀儡也會是其他諸侯的傀儡,荀彧迎回天子的目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從來沒提過要恢復王權,老曹都放第二位,這件事情上,荀彧是早就做好打算的。荀彧一輩子都只把曹操放眼裡,至於天子,那就是個牌子,以荀彧的智商這一層早就考慮清楚了,荀彧這一輩子也沒有給天子出過什麼計謀,也沒給過天子任何好處。

甚至曹操自己都未必有篡位自立的意思,但是荀彧可有,我現在援引兩段大家看看

「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  

建安元年勸曹操迎漢獻帝時說:「昔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

天下歸心,歸心於誰呀,自然是曹操可不是漢獻帝呀同志們,他直接了當的用劉邦、劉秀等開國帝王來激勵曹操,這是明明白白地以輔佐開國之君的架勢在為曹操服務。董昭向荀彧談及準備進爵曹操為公及加九錫時,說實話這反倒是荀彧最大的夙願,荀彧本人也非常期盼,別說進爵了,曹操當皇帝纔好,因為荀彧本人也是以開國輔臣的姿態自居的,為什麼不同意,無外乎時機不對,這種名義上的事荀彧認為是小事,並不需要這麼著急,太著急了有副作用,和滅蜀吳相比這事啥都不是,達成統一大業後安安穩穩風風光光的上位多好。

但如此一來荀彧便遭到了老曹的懷疑,老曹是越老越疑心,他的目的很簡單,位高權重留餘蔭,當時差不多60了吧曹操,沒直接篡位就不錯了,即便篡位荀彧也只會在時機上不支持,本心肯定是贊同的。他只是要求曹操喫相不要太難看,別那麼明顯的擺出一副要篡位的樣子,也別提曹操到底是否認同這種想法,最後荀彧倒黴完全是因為曹操的猜忌,至少荀彧死的時間上比較吻合吧,剛勾起老曹疑心不久就倒黴了。



這就要細細看來,歷史沒有電視劇那樣明顯和簡單。

曹操早期對待漢獻帝的態度是不可能像影視作品那樣那麼囂張跋扈的,那時候羣雄割據,曹操自己都沒法保證自己能不能活到下個月,他還要利用皇帝的大旗來做些事情。當時人心不穩,過於囂張比如像董卓那樣,不光諸侯們會羣起而攻之,就連士族都不會支持他,那不是引火燒身嗎。所以作為士族代表的荀彧在曹操支撐皇室的前提下會幫助他。

再說劉備,劉備自己把自己當皇叔,不代表荀彧也把他當皇叔,視他為正宗。劉備作為流竄諸侯,對於國家而言,依然是不利於統一,比起劉備皇叔的身份,他或許更看重的是他諸侯的身份,為了國家的統一當然要滅掉劉備。荀彧再聰明也沒開上帝視角,他也無法明白皇帝對待劉備到底是客氣還是利用(利用劉備剷除曹操),也不一定知道曹操一些陰暗的勾當。政治家最近本的功課就是掩飾自己的意圖。

忠於曹操的前提就是曹操忠於漢室,這一點是確鑿無疑,隨著曹操北方的穩定,他享受的爵位也越來越高,舉止也越來越不受控制,這就是要篡權的標誌在荀彧看來,因此極力反對,王佐之才就此退出歷史舞臺,自殺是他的歸宿。

(影視劇照,圖片來自網路,僅為描述和評論)


荀彧認為,只有曹操才能結束漢末軍閥割據的局面。所以,他輔佐曹操征伐四方。

劉備只是眾多割據勢力中的一個。例如,劉表劉璋,也都是漢室劉氏集團的宗親,但是,走的都是割據道路。劉備也一樣,他能收留呂布,給兒子起名「封禪永理」,漢獻帝沒死,他也封王了,就證明他也是想割據的。所以,荀彧輔佐曹操打劉備是沒問題的。

荀彧從根本上是向漢的。曹操雖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當時曹操只是天子的大臣。他用的還是漢獻帝的名義。而荀彧,就是漢臣,在曹操手下,地位比曹操低,肯定要輔佐曹操。

而且,荀彧是反對曹操僭越禮制的。曹操稱公,加九錫不久,荀彧就死了。一說是鬱鬱而終,一說是曹操賜他「空食」,自殺而死。這證明荀彧是不認可曹操對天子不恭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個人認為荀彧是忠心於漢朝的。

他幫助曹操,也是希望曹操能夠維護漢朝皇帝的權威。

年輕時候的曹操也是忠心於漢室的。他打擊宦官、豪強勢力,盡心儘力的討伐董卓,表現的毫無私心。而袁紹、袁術等人,都是明顯為自己打算,要篡奪漢朝的。年輕時候的曹操也是忠臣,所以荀彧和他能夠走到一起。

但是隨著曹操勢力的擴大,他的野心也逐漸增大,從忠臣變成了權臣,甚至有了篡權的野心。荀彧跟他的矛盾也逐漸增大。

剛開始時,曹操心有忌憚,還是尊重荀彧的,不敢太過分。到後來,他不能再容忍荀彧的制約了,最終對荀彧下了殺手。

荀彧也是悲劇。他忠心於漢室,但是漢室已經失去人心,支持者很少了。光憑荀彧一人之力,他無力挽救漢朝,所以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曹操身上。但是曹操後來的野心太大了,荀彧無法制約他。

荀彧大概希望曹操能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既建立霸權,又能尊重王室。但時代已經變了。


荀彧,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是曹操的首席謀臣,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和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並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那麼這樣以為王佐之才到底是向曹還是向漢呢?

荀彧其實一直都是心向曹操的,荀彧作為曹操的謀臣,自歸隨曹操以來,為曹操進獻過不少策略,助曹操一統北方。還有曹操出征在外,多次將守衛後方的重任交與荀彧,如果荀彧一心向漢,以他的謀略,守衛後方的時候肯定會為漢獻帝出謀劃策重奪政權的,可是他從來沒有那樣做。在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的時候,荀彧可能只是覺得曹操的方法有點不妥,太心急只能招來罵名,他認為應該用更高明的方法來成就大業,可是有疑心病的曹操不理解荀彧的做法,賜死了他。


更大的可能性是向漢的,荀彧之所以棄袁紹而投曹操,原因之一就是袁紹剛組織義軍,想的就是怎麼擁兵自重,而對於誅卓大業則能拖就能,一度還引起曹操的不滿,導致曹操一怒之下,就自己和張邈領著新兵蛋子去討伐董卓,這樣一來肯定讓荀彧另眼相看。這樣赤果果的赤膽忠心,再加上曹操本身的能力,更讓荀彧死心塌地的跟隨。其實在荀彧的心裡更希望曹操做晉文公,也就是尊王攘夷,所以荀彧在建議曹操迎回漢獻帝的時候說:「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曹操想做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就導致前期曹操實力不強的時候,荀彧和曹操的分歧不大,都是幫助曹操壯大,但是曹操隨著實力越來越強,染指皇位的野心逐漸暴露出來了,荀彧越來越不滿曹操的所作所為,最終導致荀彧的死,而荀彧一死,曹操立馬就封為魏公,令人唏噓不已


荀彧向漢還是向曹?

荀彧是漢臣,並且對漢室忠心耿耿,所以說荀彧內心向漢。

為什麼荀彧要幫曹操?

當時漢室無力扭轉各地林立的局面,荀彧為了更好的讓漢室恢復到以前,便選擇了曹操。其實他只是想利用曹操來剷除其他的叛軍,藉以恢復漢室盛況,所以才會義無反顧的幫助曹操,給曹操出了很多的計謀。

為什麼荀彧反對曹操稱帝?

荀彧反對曹操稱帝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荀彧是漢臣,他的心裡只有漢室,他是不可能讓曹操稱帝的。他當時只是讓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可是曹操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完全不符合荀彧最初的想法了,所以才會極力反對。


更多歷史趣聞,歡迎關註:政說歷史那些事兒


因為整個天下沒有一個諸侯是向漢的。曹操起碼還做到了收留皇帝,給了皇帝最後一點點尊嚴。否則餓死在洛陽的時候,連個收屍的都沒有,至於劉備之流的連給皇帝那一點點尊嚴都做不到。荀彧是一個懷古的人。這樣的人能接受溫水煮青蛙,但接受不了快刀斬亂麻。所以幫助曹操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至於反對曹操稱帝那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大漢皇帝那一點點的尊嚴曹操都要剝奪了。荀彧又如何能接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