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朋友在寫簡歷的時候都會很苦惱,到底什麼樣的簡歷才是一份好的簡歷,怎樣的簡歷才能讓HR青睞呢?其實,找工作寫簡歷就是一個綜合修鍊的過程,我們首先要從清晰的自我定位開始。

很簡單,先問一下自己兩個問題:你想幹什麼?你能幹什麼?

可是,對於很多同學來說,並不是很清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到底是什麼,那麼該怎麼辦呢?別著急,我們好好回想一下自己在學生時代做過的那些事,裡面是不是有一些事讓你很有成就感?

比如你一個月可以讀完十本書,或者你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曾經被大號轉載過。

在腦海里仔細回想一下,大學四年里,你參加過的所有活動,包括班級、學校組織、社團活動;和同學一起合作的經歷;去公司實習的經歷,這些回憶要盡量詳細。

經過一番梳理後,你是不是漸漸地清楚自己大部分時間花在什麼上面了,是不是也有些了解自己的興趣點和優勢所在,然後你就可以從中挑出分量最重、最能證明你實力的來寫。

自我定位好了以後,你就能去匹配相適應的崗位,然後去了解那個崗位需要做什麼,你可以通過查詢一些大公司對職位的要求和說明,這樣,你就能在心裡大致地了解這個崗位。

然後我們就需要把自己的過往經歷努力朝著目標崗位的方向靠攏

因為,你的目標崗位和你個人意向、興趣、能力、經驗的匹配度越高,你成功的希望越大,因為所有能匹配上的地方,都是你簡歷上的閃光點。

假如你應聘的職位是新媒體運營,那麼你過往微信微博公眾號運營的經驗就很重要,並且網感強,要善於追熱點;如果你應聘的職位是攝影師,那麼出彩的攝影作品就是你簡歷的亮點。

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去匹配出閃光點,那麼就要反覆看招聘要求,多看幾家,多看幾遍,你就會找出其中的規律和共同點。而且你要知道,招聘要求上的每句話都不是廢話,都有它的「潛台詞」,比如工作時間彈性制,那就說明加班會很多,文字功底強,意味著你要把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給他。

然後,你要做的就是用各種經歷去佐證給HR看,你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這時,我們不能像寫流水賬一樣,把過去做的所有事情,獲得的獎狀都羅列一遍,這樣的話,HR無法找到你的重點。

簡歷必須要層次分明,讓人HR一眼掃過去就能有東西抓住他的眼球,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STAR法則(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

Task:你是如何明確你的任務的;

Action: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 ;

Result: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麼。

簡而言之,STAR法則,就是一種講述自己故事的方式,可以表現出你分析闡述問題時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也就是「在什麼情況下,我的任務是什麼,我是如何完成任務的,最後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

比如我在大學裡和小夥伴們一起參加了兩天微電影大賽,主辦方指定電影類型,主人公名字,一種道具和一句台詞,然後在兩天時間內提交上一個微電影。那麼在完成這麼一個比賽的過程中,我的任務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完成腳本的撰寫,負責拍攝和後期剪輯。

那麼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我們的時間安排是第一天上午完成劇本,然後下午和第二天上午拍攝,第二天下午剪輯。我主要負責的是視頻的拍攝和後期剪輯,前期參與劇本的討論。

雖然這次比賽最後因為網路原因,視頻沒能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成功,但是通過這次這家比賽,我參與了一個微電影的製作,鍛煉了自己項目進展安排的能力,還提高了撰寫腳本、拍攝和剪輯的能力。

所以如果大家覺得簡歷上一無可寫時,其實可以想想自己參加過的活動和比賽,按照STAR法則來梳理。

最後,希望大家記住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讓HR覺得你最適合,因為適合比優秀更吸引人。我之前面試的時候有位HR就和我說過,我們並不會因為你有多優秀而把你留下,優秀的人那麼多,我們只會選擇最適合的人來做,因為同樣的工作,最後產出結果一樣,但是雇你需要更大的成本,何必呢?

反正很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工作,加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